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信息產業的新特點

信息產業的新特點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以

下值得關註的九大新情況與新特點:

壹、電子投資類產品成為拉動全行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電子投資類產品生產自1998年超過電子消費類產品以來,生產始終保持快速

增長勢頭,今年1-5月生產增速繼續加快,增速為59.2%,比去年同期加快1

0個百分點,對全行業生產增長貢獻率繼續增強,已達69.3%,拉動全行業生產

增長22.7百分點。是全行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分產品看,程控交換機今年以來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高達98.7%。1-5

月完成4080萬線,同比增長139.2%,銷售3939萬線,增長136.8

%;特別是,自主開發的國產程控交換機已逐步了規模化生產,技術攻關能力進壹步

增強。隨著移動通信業的快速發展,產品結構不斷由局用程控交換機向移動交換機調

整。同時國產程控交換機還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壹些通信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

競爭,如中興、大唐、華為先後在國外承包系統工程建設。

移動通信手機今年產銷繼續強勁,國產手機進壹步攀升。根據信息產業部監測的

29戶手機生產企業情況看,1-5月完成手機2879萬部,同比增長70.5%

,銷售2658萬部,增長103.7%,產銷率為97.1%。其中出口882.

1萬部。主要特點:壹是,外資企業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生產進壹步增強,生產產量

前三家企業(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1-5月產量為1862.7萬部,占全

國手機總量64.7%,銷售1727萬部,占總量65%,出口749.7萬部,

占出口總量85.7%,二是,壹些大的跨國公司看好國內資源市場成本較低,將生

產基地已逐步轉移到我國,使我國成為主要生產加工大國。三是國產手機企業奮力拼

搏,進壹步尋找市場份額,今年10戶國產手機企業1-5月生產近267.7萬部

,占手機總量由去年的6.7%提高到9.3%,市場份額進壹步提高;四是,手機

市場競爭進壹步加劇,價格不斷走低。特別是國產手機目前尚未掌握核心技術,價格

缺乏優勢,在強勁的市場競爭中受到巨大壓力。

微型計算機生產大幅度增長,消費市場空間顯現。今年以來隨著不同類型、不同

層次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的建設、互聯網和計算機的普及(三網工程的啟動

)及教育工程的發展等,計算機市場保持平穩增長走勢,生產增幅明顯加快。1-5

月完成微機254萬臺,同比增長9.5%,銷售271萬臺,增長11.1%,產

銷率達97.7%,其中家用電腦占銷售量的38.4%,商用電腦占61.6%。

主要特點,壹是由於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各級院校對計算機的需求量明顯

增強。二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的發展,計算機網絡產品發展較快,特別是信息家電

產品正逐步邁進家庭。三是家用電腦目前已成為家庭教育、娛樂、信息交流的重要裝

備,因此網絡電腦、筆記本電腦市場發展看好,已成為今年消費熱點。四是由於掌上

電腦(PDA)技術不斷發展,功能進壹步增強,價格更加趨於合理,體積小巧,攜

帶方便,備受人們的青睞,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市場明顯看

好。五是計算機及壹些外設產品市場競爭加劇,價格不斷下降,利潤空間明顯壓縮,

雖然產銷大幅度增長,但實現利潤增幅不大。

彩色顯示器產銷同步增長,出口勢頭強勁。1-5月完成顯示器1342萬部,

同比增長47.6%,銷售1315萬部,增長45%,產銷率96.9%;主要特

點:壹是生產外向型進壹步提高,全行業顯示器產量已占世界產量42%,據信息產

業部監測的17戶顯示器生產企業1-4月出口468萬部,占銷售總量的43%。

二是生產集中度明顯增強,廣東東莞、江蘇蘇州、福建等地生產量占全國總量的80

%以上,已成為我國顯示器生產的主要三大產地,目前生產基地正在向北方移動。三

是顯示器進壹步向大屏幕和純平方向發展。四是LCD液晶平板顯示器開始形成新的

市場熱點。

二、元器件產品生產、銷售增幅略有下降。

由於去年電子元器件產品全球市場熱銷,致使我國元器件生產大幅度增長,但今

年世界經濟形勢有所變化,導致產品庫存上升,因此影響了全行業生產速度。今年1

-5月全行業生產增速21.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個百分點,對全行業生產

貢獻率22.5%,下降了5個百分點。今年元器件出口雖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

增幅略有下降。目前我國元器件行業存在壹些值得關註的問題:(1)當前我國元器

件行業還是“三代同堂”,主要以傳統和小型化產品為主,片式元器件無論數量還是

產品技術水平都不能滿足通信、計算機等整機產品發展的需要,主要依賴進口。(2

)雖然壹些高中檔元器件有外資生產企業生產,但這些企業的產品主要是出口。(3

)由於國內壹些整機企業嚴重拖欠貸款,壓低價格迫使元器件企業微利出口,減少內

銷,從而造成國內元器件中低產品出口,中高檔產品進口的局面。

三、電子消費類產品生產平穩趨緩。

今年以來電子消費類產品生產仍然趨緩,特別是彩電生產自去年全行業生產負增

長以來,今年仍未出現新的亮點,市場需求增長趨緩,進壹步影響電子消費類產品生

產增長。1-5月電子消費類產品生產增速僅為11.5%,對全行業經濟增長的拉

動逐漸下降。影響彩電增長的主要原因:壹是近幾年壹些彩電企業只註重企業規模,

對市場分析預測不夠,生產始終大於銷售,導致產品庫存不斷增加,因此壹睦企業今

年不得不減產壓庫。二是城市居民收入增長減緩,農民收入下降,消費市場啟動困難

。三是彩電雖處於壹個更新換代新品叠出的時代,但由於新品技術發展變化周期短,

壹些企業還跟不上技術發展的需要,缺少創新動力和創新機制,因此難於形成市場增

長新的熱點。今年彩電行業也出現了壹些新的特點,壹是由於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許

多企業加大開發國際市場力度,使彩電出口快速增長,1-4月彩電出口358萬臺

,增長27%。二是彩電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不斷開發新品參與市場競爭。

四、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競爭能力。

近幾年來各企業註重控制總量、結構調整和加大新品研發力度培育壹批適應國內

外市場需求的、高技術含量的、規模化的電子產品,形成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到目

前為止壹些新品產業化目標正加快實施同時效益顯現。如軟件產業、系統集成和網絡

產品。目前新品發展的主要方向是:(1)整機產業群向新品產業化發展。如38英

寸大屏幕彩電、53英寸背投彩電、可換多媒體卡和有內置MP3的手機等產品均已

形成批量。(2)家電產品向節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3)傳統產品向數字化發展

,今年1-5月生產應用數字技術和新型彩電已達到總量的80%。

五、電子三資企業生產、效益繼續快速增長,對全行業經濟運行作用進壹步增強

1-5月三資企業生產增長44.5%,比去年同加快了15.8個百分點,高

於全行業平均水平12.4個百分點,比國有企業生產加快了26.5個百分點,繼

續呈快速增長態勢。1-4月三資企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299億元,同比增長3

2%,實現利潤總額81.5億元,同比增長11.9%,上繳國家稅金31.3億

元,同比增長34.3%。分別占全行業總量58.4%,69.6%,48.1%

。對電子信息產業生產和利稅增長的貢獻率是61%和82%,名列其他經濟類型之

首。由此可見三資企業對全行業生產發展和經濟效益增長的拉動作用進壹步增強。

六、優勢企業迅速發展,大公司戰略成績顯著。

近幾年信息產業部組織實施大公司戰略,目前壹些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

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開始形成,企業規模效益、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等方面都邁出

了實質性的步伐,資源、人才、市場份額進壹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壹些企業還采取國

際化經營的發展戰略並已逐步樹立起國際化品牌。今年1-4月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生

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實現銷售收入1475億元,增長29.3%,利潤總額52

.8億元,增長8.3%,分別占全行業的69.4%和53.9%。

七、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國務院18號文的推動下,我國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蓬勃向上,掀起建設微電

子生產基地熱潮,上海、北京、深圳、福建相繼提出建立微電子基地。據統計,到2

000年底,我國軟件企業已有2200多個,完成銷售額近300億元,年銷售額

超過1億元的軟件企業有24個。今年軟件產業發展依然強勁,軟件產品和系統工程

正迅速走出國門,壹些企業正積極參加國際招標投標進行系統工程承包(如西安大唐

、電子信息系統工程公司等企業在國外均承包了壹些通信系統工程),使軟件產品銷

售收入大幅度增長,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50%以上。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

亮點。

八、企業深化改革,探索國有經濟進退渠道。

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根據國務院深化企業改革的要求,各地區、各企業積極抓住

機遇,不斷加大企業改革力度,進行股份制改造資產優化重組和轉換企業機制。壹些

省市經過認真分析企業現狀,針對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進行實質性的改組、改制,使

本地區的國有企業全部轉換機制和調整。還有壹些省市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不同

企業分出層次,安排改制進度,限期完成改制,並提出三年內對本地區國有企業全部

改制完畢。經過各級政府的積極努力,全行業許多國有企業已先後完成了股份制改制

,實現了由單壹股東向多元股東的轉變。同時有些企業還積極創造條件爭取上市,使

企業擴大了融資渠道,同時進壹步增強了企業活力。

九、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繼續向沿海地區集中。

廣東、江蘇、上海、北京、山東、福建、天津、浙江等省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處

於領先地位,這八個省市今年1-5月份電子信息產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843億

元,實現利潤89.5億元,分別占全行業的83%和76.2%。

  • 上一篇:新疆天合國際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信息泄露有哪些原因?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