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以來,高校計算機專業初次就業率連年下降,成為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熱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計算機專業人才是短缺還是過剩?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是“失業”還是“無業”?本文對計算機專業的供需形勢和就業形勢做了簡要分析。
第壹,資訊科技人才短缺
(1)全球IT人才短缺,需求合理調整。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全球對IT人才的需求出現萎縮,這是產業發展中的正常調整。雖然部分IT企業大幅裁員,但IT人才短缺仍是世界性現象,許多發達國家的人才缺口已達20%。自2002年初以來,美國對IT人才的需求穩步回升。2003年從業人數比2002年增長了4.2%,2006年計算機專業人才缺口將達到67萬人。2005年歐洲IT專業人才缺口將達到654.38+70萬。發達國家計算機專業人才短缺,需要從中國、印度等國招聘。
(2)我國IT人才總量嚴重不足。
2007年,中國IT市場總值將達到519億美元,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將提高到8%。世界信息產業生產基地和跨國公司R&D中心正在中國陸續設立,新壹輪全球產業轉移正在推動中國從信息技術大國向信息技術強國轉變。據測算,我國要發展信息產業,每年至少需要1萬人才,其中專業人才40多萬,而我國每年只能培養20萬左右的人才,缺口很大。據悉,2005年,中國IT人才缺口為42.5萬人。
(3)嚴重缺乏3)集成電路人才、網絡存儲人才、電子商務人才、信息安全人才、遊戲技術人才。
2008年中國對集成電路工程師的需求將達到25萬人,目前只有4000人,集成電路人才嚴重短缺。2002年,中國存儲系統市場規模已達56億元,年增長率為10% ~ 20%。2004年,中國存儲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3萬多人,而中國具備存儲工程師資格的技術人員不足500人,網絡存儲人才匱乏。2006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可達1.2萬億美元,中國互聯網用戶正以每年1.000%的速度遞增,未來十年將需要約200萬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我國有4000多名信息安全專業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2004年,中國網絡遊戲用戶規模高達2633萬,市場收入24.7億元,而中國遊戲技術開發者不足3000人。到2006年,中國網絡遊戲市場規模將超過50億元,年均人才需求將超過2萬人。
(4)在軟件人才層次結構上,具有行業背景的高級系統分析師和項目策劃人員較少,也缺乏藍領軟件工作者。
中國軟件業的年銷售額和出口額將保持35%左右的增長,2005年銷售額將達到2500億元,出口額將達到50億美元。2002年,中國不合理的橄欖軟件人才結構中,博士、碩士有4.3萬人,占7%;本科生19.6萬人,占33%;大學生9.9萬人,占17%;其他人員29.4萬人,占43%。按照金字塔軟件人才的合理比例,到2005年中國需要高級軟件人才6萬人,中級軟件人才28萬人,初級軟件人才46萬人。
二是市場需求旺盛
(1)行業需求平穩變化。
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總需求穩步增長,畢業生的就業分布和崗位層次更加廣闊,需求主體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通信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集中在郵電院校的相關專業,吸納綜合性大學畢業生的能力明顯下降。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需求不斷,但競爭激烈。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行業廣泛應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人才需求穩步增長,但需求水平明顯提高。水利、能源、建築、醫療、新聞、出版、廣告、旅遊等行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總量沒有明顯變化。機械、化工、冶金、石油、電力、船舶、輕工、紡織、汽車、制藥、物流等行業信息化步伐加快,計算機專業需求持續增長。軍隊現代化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對計算機人才的迫切需求,逐漸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新熱點。據統計,稅務、工商、金融、公安、海關、外貿等系統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不足4%。未來三到五年,我國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的人才缺口將達到30萬人。高校計算機教師嚴重不足。在學術結構上,博士和碩士分別占2%和22%,遠低於高校教師的整體學術水平。高校教師迫切需要充實隊伍,提高知識水平。2010年底,我國計劃實現中小學網絡“校校通”,全部開設現代信息技術課程。2002年,全國約有7萬名專兼職計算機教師,中小學教育實現信息化。據估計,需要20萬名新教師。2004年,中國IT認證市場整體規模達到33.5億元,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培訓機構急需補充大量的優質師資。
(2)企業需求模式的形成
中國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方針,推動傳統產業和重點企業在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全國3000家大型企業中,只有3.7%進入信息化建設的成熟階段,國企吸引畢業生的潛力巨大。有數據顯示,我國企業信息化對網絡工程師的人才需求缺口高達60萬。高新技術企業以年產量增長20%以上、發展迅速、員工素質高等特點,成為吸納計算機專業的主要企業單位。在經濟發達地區,非公單位的需求已經超過了公單位的需求。不再是畢業生去任何所有制單位工作的主要障礙。隨著中國加入WTO和外國公司的湧入,需要大量招聘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和人才流動將更偏向於外資企業。
(3)區域需求差異顯著。
北京北方微電子產業基地投資跨越15年,投資300億美元。上海將建設“微電子產業基地”,“十五”計劃引進投資6543.8+00億美元。深圳還被譽為“全球新經濟公司最理想的五大根據地”之壹。中國已在大連、濟南、南京、杭州、廣州、珠海、長沙、成都和Xi安建立了軟件產業基地,軟件產業發展迅速。沿海發達地區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大力發展以信息產業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為計算機專業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中西部地區信息產業發展的相對滯後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