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綱是初中聯考命題的基礎。緊扣初中信息技術學科考試標準,梳理各章節知識結構,編寫說明性試題和試卷,定期對考生答題錯誤進行總結歸類,提出預防措施和糾正策略。因此,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有助於教師準確把握教學要求,正確引導學生復習。
二、平時上課註意打基礎,把握好幾個教學環節
1.上課開始時復習舊知識
由於信息技術課課時少,間隔時間長,學生註意力不夠,學生忘得很快,所以老師要在每次課前引導學生復習幾分鐘。通過多種復習方式,如提問、測試、遊戲等。,可以了解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
2.新課程的引入講究策略。
好的教學效果與壹個精彩的課堂開場有很大的關系,精彩的新課導入往往能起到引領作用,為課堂的順利開展鋪平道路。比如在講搜索引擎的時候,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同學們,妳們日常生活中對哪些話題感興趣?今天,無論妳想知道什麽,老師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給妳想要的答案。”學生們都不相信地盯著我。“不要猶豫,妳可以提問,”我接著說。學生們壹個接壹個舉起了手。我請其中壹人發言。他說他想知道壹些關於足球的事情。我趕緊通過搜索給他看相關網頁,其他同學也躍躍欲試。“其實沒有老師,妳也可以在網上找到妳需要的東西!我們開始吧!所以我引出這節課的內容:關於搜索引擎的使用。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講座結束後也投入到實踐中,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課的神奇魅力。
3.在課堂上練習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完成具體任務為線索,將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隱藏在每個任務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經過思考和老師的指導,自己解決。接下來我就以Excel教學中的“用公式計算數據”為例來談談任務驅動。設計的任務是給出全班的期中考試成績,讓學生完成全班所有人的總分和平均分的計算。給出任務後,不要急於解釋,而是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任務包含了幾個知識點:單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數的使用,使用填充句柄復制公式數據,這也正是這個任務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考前認真強化,模塊化復習不要丟壹個知識點。
1.先制定壹個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有以下幾個原則:第壹,按考試成績比例安排。分數最高的要先復習,復習時間最長,其余都是基礎概念,所以時間少;其次,我們非常重視操作問題,尤其是Excel和flash。
2.課堂練習要有針對性。
在復習每壹段內容時,不需要練習很多題目,只需要在具體知識點上設計壹到兩個題目進行專題訓練,讓學生輕松掌握,提高復習效率。
3.定期測試學生的成績。
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最終以考試成績的形式記錄在電子檔案中,以便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調整復習進度。另外,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同學,要多輔導。
第四,練習考試中熟悉的題型,把最後壹關記好。
考試前,讓學生做壹些模擬題(歷年的題),讓他們了解考試的形式和類型。然後在實際考試中,讓學生消除不必要的緊張,放松冷靜,這樣就不會迷茫,不會耽誤答題時間或者忘記操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