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時代工程造價管理的特點
1.1 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工程項目的規模擴大,工程造價管理的數據處理量也越來越多
以北京為例,奧運帶來的項目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就有1800億元人民幣,體育設施建設有170億元。其中奧運村項目占地80hm2,建築面積47萬m2,包括公寓、娛樂場所、餐廳、醫療等各種設施。如此龐大的項目,如此龐大的投入,無疑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戰,傳統的被動式管理已無法滿足日趨復雜的工程項目的需要。
1.2 工程造價信息對工程造價的確定和控制影響越來越大
工程造價形成的特性(如額大性、動態性、風險性等)決定了其在管理和控制上所受到的影響因素很是復雜,換言之,要想做好相應的管理和控制必然需要大量的信息作基礎,也只有在充分掌握和詳盡分析相關信息的前提下,實現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才有可能。同時,進入市場是工程造價形成的必然方向。現行的工程定額管理必然被量價分離的工程量清單報價法取代,也必然要建立起以市場競爭形成工程造價為主,以政府定額為指導的工程造價管理體制。壹旦該機制形成,除工程中少量的政府性投資項目仍沿用有關定額外,大多數的工程項目將不再受定額的限制,而是以市場為基礎形成更為合理的、準確的、動態的工程造價。誠然,原始的市場信息的人工采集的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的需求,而且現行的造價管理也必然要做相應的市場化、信息化的調整。
1.3 工程造價管理與有關的各方面政府主管部門間的信息傳遞日趨增加
如建設委員會、計劃委員會、稅務部門等與工程的立項、審批、核算等業務有直接聯系的政府機構在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市場化的基礎上必然也需要處理大量的不斷變化的數據,這也即意味著其在管理亦需作出相應的信息化調整。
2 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及其分析
由以上特點可以看出,工程造價的市場化形成和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其發展的必然,而饋望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其間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靜態的管理難以應對變動的市場
在我國,工程造價的管理仍是以靜態的定額為核心進行實施的,其鮮明地突現著計劃經濟的烙印。雖然,各地方政府也公布了材料的指導價、最高限價等較能反映市場行規的指令性價格,有的在定額中也提出了“市場價”、“競爭費率”等概念,但這些舉措在競爭激烈、變化迅猛的市場面前,不僅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主要表現有二:
2.1.1 靜態定額
定額的編制壹般要2~3年,其參考價格有壹定的時間限制,很難充分反映市場的變動。於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嚴重的滯後性,同時在壹定程度上也抹去了其準確性、科學性和可參考性。而就目前的現實狀況而言,絕大部分的企業仍采用的是統壹標準的、僵硬的定額,很難突出企業間的差異,也很難表現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實施成本的動態控制,也只能停留在“贏得值原理”等諸多理論層次,其所上呈的“控制”也只不過是工程過程的記錄而已。
2.1.2 解決方案和途徑的缺乏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仍缺乏必要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途徑。《招標投標法》中已經提出“最低價中標”的概念,而大多數的施工企業在競標時仍無什麽實質性的差異,而同時,有的企業為了某種需要,以極低價中標,但由於沒有足夠的實力,便出現了諸多的偷工減料、推委、扯皮等現象,也給工程的質量留下了隱患。日趨現代化的建築規模,必然需要復雜的社會分工與協作,也必然需要更高水準的組織、管理和協調水平,這無疑給負擔著具體生產管理的各項目部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實現工程的成本、進度和質量控制?如何實現每壹個具體的目標?如何做好整體工程的協調管理?除了必須的先進的管理思想外,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也是必須的。
2.2 滯後的數據收集與管理阻礙著工程造價動態控制進程
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離不開的是否能及時、準確、充分反映市場變動的數據,同時,控制過程中少不了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和總結。這就需要有統壹格式的可通性較強的數據傳遞網,而目前,雖有很多企業已使用了計算機,有的也建立了局域網,但數據的收集與管理仍不能滿足造價動態控制的需要。
2.2.1 收集的數據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在很多施工企業,壹些歷史性經驗資料只存貯在個人的私密空間,而不能在整個企業中得到相應傳播和利用;有些資料,雖然做了相應的收集工作,而跟不上的管理同樣也致使這些數據只能成為“資料”,成為檔案室的裝飾品,缺乏統壹的歸類和計算機化,也就談不上及時、充分的利用。
2.2.2 數據缺乏通用性
企業的很多數據、報表只是為了應對上級主管部門、監理和業主應用,缺乏同壹的格式,其中諸多表格的產生軟件的不兼容性是其病因;而為了應付而做出的數據的可信度也自然降低了。
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主觀方面的因素是較突出的:壹是施工企業的計算機利用率、普及率較低,有些小企業莫說單個項目,就連整個企業也沒幾臺計算機;有的企業有計算機,也只充當了打字機的功能,其效率可想而知;二是沒有統壹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具體實施方案。諸多軟件不兼容,缺乏數據傳播途徑,缺乏管理,也就更無法實現協同工作,更不用說造價的動態控制。可喜的是,近年來Internet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解決以上問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和希望。
3 Internet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設想
無論是工程造價的控制,還是其他諸多方面的控制,歸根到底還是管理的問題。互聯網的出現和應用方便了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突破了傳統的數據收集方式的藩籬,使得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充分性得到了保證,同時,作為“中介人”,促使施工企業與相關部門的多層次、多角度的密切合作。
工程造價的管理與互聯網整合無疑將給工程造價的管理帶來質的飛躍和發展。傳統的計劃式的管理模式將被變動的市場的新型模式所取代,實現工程造價的協同控制也將成為必然。固然,在此之前,我們還要做出以下的努力。
3.1 相應網站的建立與壯大
3.1.1 工程造價信息網
工程造價信息具體指的是與工程造價相關的法律、法規、價格調動文件、造價報表、指標等影響工程造價的信息。目前,已有很多的地方政府建立了價格信息網,但其現狀不太理想。突出表現有二:壹是網頁上的數據大多數是整張的固定數據卡片,沒有可變性,只不過是把紙式文件放在了網上,並沒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庫,也沒能起到快速查詢、協助分析的功能;二是各地政府各自為政,沒有統壹的信息的分類格式,缺乏統壹口徑,使用者很難通過互聯網直接引用多家網站指標,更難進行比較分析。建立起統壹的造價信息網,不但有利於使用者查詢、分析和決策,更有利於國家主管部門實行統壹的管理與協調,使得工程造價管理統壹化、規模化、有序化。
3.1.2 材料價格信息網
材料價格的變動將直接影響著工程的預算和決算,對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現在的許多材料價格信息網大多數只是提供材料的名稱、規格等大致情況,缺少價格和相應的可比較的參數,更談不上材料質量等更詳細的信息。
3.2 信息網、軟件間的相互整合
3.2.1 信息網與造價軟件
當前市場上的造價軟件中所需的材料價格大多采用人工錄入價格的形式。有的是整體的引入,有的則是壹個個輸入,大大影響了快速報價的進程,同時也不能及時與市場接軌,無形間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信息網與造價軟件的整合將消除這壹矛盾,在造價軟件中直接點擊相應引入按鈕,輸入要引入信息所在地點的詳細資料,即可隨時得到相應材料的價格,若所引入的材料價格有所變動,軟件中的預警系統將自動提醒操作者更新價格。這不但縮短了錄入材料價格的時間,還達到了隨時更新的目的。
3.2.2 信息網與進度控制軟件
大家知道,工程控制的壹個重要目標是成本控制,而成本控制在無形中又影響著進度和質量的控制,同時市場的變動將直接影響著投入的成本和資源的分配,而這必將導致工程進度的變動。所以,工程項目現場的進度控制也應通過成本控制時刻反映著市場的變動。信息網與進度控制的整合也將成為必然。
固然,軟件與信息網的整合比起信息網的建立有更大的難度,但這確是建築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必將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
3.3 企業各級信息網的建立
施工企業內部的溝通與交流是很繁瑣和必須的,而目前的會議、文件、電話等傳統的方式很難達到隨時互通的目的,建立相應的企業網站已迫在眉睫。首先企業要建立自己的局域網,構築起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統,做到人、財、物等各方面的計算機控制,其次,若有條件,則建立各項目的局域網,做到工程進度控制的信息化,同時與企業網站***同構築溝通平臺。只有如此,才能讓企業先進的管理思想與理念得以順利實施,同時也為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鋪平道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