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信息系統的開發

信息系統的開發

信息系統的開發涉及到計算機技術基礎與運行環境:包括計算機硬件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

壹、計算機硬件技術

硬件基礎設施包括網絡平臺、計算機主機和外部設備。計算機硬件系統是信息系統的運行平臺。其中,網絡平臺是信息傳遞的載體和用戶接入的基礎。

二、計算機軟件技術

軟件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系統軟件是指為管理、控制和維護計算機及外設,以及提供計算機與用戶界面的軟件。各種語言和它們的匯編或解釋、編譯程序、計算機的監控管理程序(Monitor)、調試程序(Debug)、故障檢查和診斷程序、程序庫、數據庫管理程序、操作系統(OS)。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

計算機網絡是用通訊介質把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計算機、計算機系統和其他網絡設備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實現信息互通和網絡資源***享的系統。計算機網絡包括網絡介質、協議、節點、鏈路。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網絡的鏈路和節點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幾何結構,並用以表示網絡的整體結構外貌,同時也反映各個模塊之間的結構關系。按照通信系統的傳輸方式,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可分為點對點傳輸結構和廣播傳輸結構兩大類。計算機網絡根據通信距離可分為局域網和廣域網兩種。

四、數據庫技術

數據庫系統包括數據集合、硬件、軟件和用戶 層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網狀模型(Network Model)數據庫系統、關系型(Relation Model)數據庫系統。

實體聯系模型(E-R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壹種抽象,它抽取了客觀事物中人們所關心的信息,忽略了非本質的細節,並對這些信息進行了精確的描述。

數據庫設計的步驟包括用戶需求分析、數據庫邏輯設計、數據庫物理設計、數據庫的實施和維護四個階段。關系的規範化理論是數據庫設計過程中的有力工具。範式,是指關系滿足壹定的條件。 MIS的開發方式有自行開發、委托開發、聯合開發、購買現成軟件包進行二次開發幾種形式。壹般來說根據企業的技術力量、資源及外部環境而定。

完整實用的文檔資料是成功MIS的標致。科學的開發過程從可行性研究開始,經過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等主要階段。每壹個階段都應有文檔資料,並且在開發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充實。使用的開發方法有以下兩種:

1.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方法學)

結構分析、結構設計,結構程序設計(簡稱SA—SD—SP方法)用瀑布模型來模擬。各階段的工作自頂向下從抽象到具體順序進行。瀑布模型意味著在生命周期各階段間存在著嚴格的順序且相互依存。瀑布模型是早期MIS設計的主要手段。

2.快速原型法(面向對象方法)

快速原型法也稱為面向對象方法是針對(SA—SD—SP)的缺陷提出的設計新途徑,是適應當前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及對軟件需求的極大增長而出現的。是壹種快速、靈活、交互式的軟件開發方法學。其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來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大快的規格說明,用戶通過在計算機上實際運行和試用原型而向開發者提供真實的反饋意見。快速原型法的實現基礎之壹是可視化的第四代語言的出現。

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面向對象方法開發MIS時,工作重點在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階段。分析階段得到的各種對象模型也適用於設計階段和實現階段。實踐證明兩種方法的結合是壹種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 不可行的開發方法:組織結構法,機械的按照現有組織機構劃分系統,不考慮MIS的開發原則。

數據庫法,開發人員從數據庫設計開始對現有系統進行開發。

想象系統發,開發人員基於對現有系統進行想象為基礎進行開發。

可行的開發方法:自上而下(Top__Down),從企業管理的整體進行設計,逐漸從抽象到具體,從概要設計到詳細設計,體現結構化的設計思想。自下而上(Bottom__Up),設計系統的構件,采用搭積木的方式組成整個系統,缺點在於忽視系統部件的有機聯系。

兩者結合是實際開發過程中常用的方法。通過對系統進行分析得到系統的邏輯模型,進而從邏輯模型求得最優的物理模型。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的這種螺旋式循環優化的設計模式體現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結合的設計思想。

  • 上一篇:祥鵬航空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 誰會接手?
  • 下一篇:壹心堂藥店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