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工商聯副主席
內蒙古石寶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
李誌強
被譽為內蒙古包頭第壹民營企業的內蒙古石保鋼鐵集團董事長李誌強,納稅額居全市民營企業之首,廣泛參與扶貧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先後被授予黨員、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先進個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企業家、中國當代企業最佳形象獎、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2005年被包頭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2004年度質量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是他帶領石寶鐵礦創造了壹個又壹個奇跡,是他創造了達茂旗財政的“半壁江山”。
2002年以來,公司整體經濟運行水平和經濟效益突飛猛進,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但是面對成就和榮譽,李誌強似乎無動於衷。世寶集團成立於1988,從鄉鎮企業走到現在。經歷了18年。達茂旗石堡鎮原是烏盟50個貧困鎮之壹。當時其人均收入不到120元。為了脫貧,李誌強帶領100多名貧困農民從零開始,只有145萬元的扶貧資金,現在已經發展到1。企業生產能力也由過去的單壹鐵精礦向鐵精礦、生鐵、石灰、鋼球、襯板多產業規模轉變,形成了年產總量12萬噸、品位65%以上、粒度200目的鐵精礦,年產生鐵40萬噸、鑄件3000噸、石灰4萬噸。
2005年銷售收入5億元,工業總產值5.9億元,稅收654.38+0.2億元。經過四年的快速發展,銷售收入從2002年的2292萬元上升到現在的4.8億元,成為達茂旗的龍頭企業和自治區最大的鐵精礦生產基地。包頭市納稅超億元企業排名第三,在自治區納稅百強中排名21,榮獲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稅收貢獻“十佳企業獎”。
無數成就鐫刻其中。李誌強帶領全體員工在困難中奮起,在逆境中前進,這也體現了新時期非公企業家李誌強驚人的勇氣和精明的膽識。發展才是硬道理。李誌強清醒地認識到,要打牢石寶百年基業,必須快速發展,符合新型工業化發展要求,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打造效益強的項目。最終,在李誌強的果斷決策下,公司從實際出發,狠抓管理、經營、技改、銷售各個環節,先後建成投產了六個選礦廠。2005年,以8040萬元收購高辛和真誠。隨後,公司克服了資金不足等諸多困難,建成了第壹座高爐。為了盡快投產,他親自到包鋼聘請專家現場指導。第壹座高爐投產後,企業經濟效益直線上升,不斷的發展讓他嘗到了市場經濟的甜頭。他也有了新的發展思路,那就是抓住了第四煉鐵有限公司179立方米高爐煉鐵項目二期的建設任務,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克服了市場疲軟、資金短缺、工廠設備不能及時到位等各種困難。在短短的7個月時間裏,2號高爐建設主體工程已經完成。為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公司成立了發展規劃部,做好新項目的考察調研,招商引資投資煉鋼項目。
“市場競爭的激烈,決定了壹切工作都必須緊緊盯住市場大潮。李誌強將這壹理念滲透到每壹項重大決策中,使公司的發展始終運行在市場經濟的健康軌道上。他對公司員工也很“創新”。他引導和幫助員工進壹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盡快適應新形勢,以嶄新的面貌投身於企業的發展。通過穩定、凝聚、鼓舞人心來搞活企業,可以說,李誌強不僅註重經濟效益的提高,更註重員工的收入水平、生活質量、生活環境、文化水平。他把打造具有石寶鐵礦特色的企業文化作為重要內容。
目前公司70%的員工持股,公司每年還會對工作環境不好的員工進行健康體檢,獎勵那些優秀的員工出去旅遊,對有困難的員工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他明確承諾,沒有壹個員工的孩子會因為沒錢而失學,沒有壹個員工會因為沒錢而無法看病,沒有壹個員工會生活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李誌強的“三不”感動了石寶全體員工,成為凝聚全公司戰士熱情的向心力!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石包鐵礦在李誌強的領導下,正嚴格按照黨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方針政策,以健康、穩健的步伐闊步前進,繼續為社會、為國家、為員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