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幾年,國內很多企業都被報道在辦公場所安裝攝像頭監控員工,以此來規範員工行為,防止員工的偷懶和不忠誠。不可否認企業作為市場運營主體,有必要從維護自身財產安全、維持自身競爭優勢及保證生產績效等角度出發對員工在職業場所的行為實施監控。然而企業的攝像頭監控行為侵害了員工在工作期間的人權和個人尊嚴,尤其是員工的隱私權。本文將對企業監管權益與員工隱私權這壹沖突進行倫理分析,闡述作者自己的看法。
關鍵字:監管權益 員工隱私權攝像頭監控
正文:
“難怪上班的時候,壹舉壹動都逃不過老板的眼睛。”5月9日,長沙黎托街道天鳳食品有限公司廠房內,幾名工人在修理管道時,意外發現樓頂天花板上,竟然暗藏針孔攝像頭和竊聽器。因不滿企業管理層在車間安裝“電子眼”,部分憤怒的員工直接將攝像裝置摘除,卻遭到公司開除。此舉使得員工更加憤怒,激化了了員工和工廠的矛盾,同時也得到了社會的關註。隨後,記者在長沙多家電腦城走訪發現,攝像頭已成為許多公司辦公室裝修時的“標配”。此前國內關於公司在辦公室安裝電子監控設備的問題的相關報道也不少,由此可見,攝像頭監控已經不再僅限於銀行,超市,而是逐漸走進了中國普通雇員的辦公室。雇主和雇員面臨著新的倫理問題,壹方面是公司的監管權益,而另壹方面是員工的隱私權。
我們不能否認攝像頭監控作為壹種新的管理方式有其合理性合法性和必然性。首先,通過應用攝像頭監控設備,公司可以預防信息泄漏、維護競爭優勢。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加了人員的流動性,同時也降低了員工的忠誠度而市場經濟驅動下的逐利心理往往使許多員工鋌而走險,從自身私利的角度出發,盜竊企業商業秘密、技術信息並從中漁利。企業通過攝像頭監控可以掌握員工的動向從而有效的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其次這壹新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職工績效、保障經營收益。通過調查,員工在工作場所利用互聯網等進行賭博、聊天、觀看色情等與工作無關的事宜的發生幾率很高,從而使得公司遭受損失。公司通過監控設備,可以敦促員工提高工作績效保障企業正常經濟收益。最後,在辦公場所安裝使用監控設備並沒有違反我國現行的法律政策,辦公室本身是公***區域,公司安裝攝像頭,合法。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說,攝像頭監控手段似乎在壹定程度上符合公司和個人的利益的,事實則不然。
壹種新的方式的應用必定有壹定的風險而且會帶來壹些問題,最為主要的是企業和員工隱私權的沖突。攝像頭監控所帶來的好處都是在正確應用並得到員工支持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應用不當,不僅會損失安裝設備的費用,而且有可能使企業和員工的關系惡化,降低員工的積極性和忠誠度,從而最終傷害到企業的長期效益。此外,近年來,員工狀告企業侵犯其隱私權的訴訟日益增多,部分不良的企業管理者通過監控泄露員工的個人信息,而且嚴重限制員工的日常交往活動,雖然企業有其合理的監管權,但是員工也有職場隱私權,有權利在辦公場所保留必要的私人空間。在工作場所安裝攝像頭,特別是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必然會降低員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終影響他們的工作績效。
工作場所安裝攝像頭進行監控,這種方法有效地解決了雇主對雇員壹定的行為所負有的責任,另壹方面雇員的隱私權勢必在壹定程度上受到傷害。如何權衡兩者的關系非常重要,壹些法律比較完善的國家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處理這類問題,保護員工的隱私權。而我國對員工的隱私權加以相關說明和保護的法律很少,員工的權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那麽從倫理學的角度對這類問題進行補充是必要而且緊迫的。
基本權利原則是商業倫理判斷的壹個很重要的依據,強調每個人權力和自由的重要性。人們在做出某壹決策的時候必須基於對基本道德的考慮,即人的財產權,生命安全和言論自由等基本權利。壹個方案就算即使對大部分人有益,只要傷害到了任何人的基本權利,就是不道德的,不該采取。對在工作場所安裝攝像頭監控員工這壹行為的倫理分析,其實質就是判斷是否有人的基本權利因為攝像頭監控行為而受到損害。我們可以應用康德的絕對命令法則來判斷該行為是否是道德的。
康德的第壹絕對命令法則認為,當且盡當壹個人願意把自己在特定條件下從事某壹行為的理由作為每個人在相同條件下的行為理由,該行為就是道德的。企業的管理者在員工的辦公室安裝攝像頭的時候必須思考要是自己的上級也要在自己的辦公室安裝攝像頭,自己是否願意被時時刻刻監管。要是該管理者認為該行為是道德的,自己在全面的監督下能更好的工作,那麽這個行為就是道德的。。在當前提倡人權和自主的社會環境裏,每個人都是希望自己有充分的言論自由權和隱私權的,公司的管理者也不希望自己在工作環境中時時受到監督。
第二絕對命令法則認為,理性人應該永遠把人作為目的,而不能把人只看成實現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說,企業安裝攝像頭的行為必須得到員工的自願同意,員工的自由權利必須得到尊重。然而,絕大多數企業在安裝攝像頭的過程中只是告知員工,有些甚至是采取隱瞞的方式,也就是說員工壓根沒有選擇的權利。員工的隱私權受制於企業的監管權,這是由他們之間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所決定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企業在安裝攝像頭的時候,是把監控員工的行為作為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而沒有考慮員工的自尊和自由。
根據絕對命令法則,企業這壹行為程度上傷害了員工的言論自由和職場隱私權。除了基本權利原則,我們還可以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這壹行為是否道德。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員工工作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得到物質上的報酬,滿足生理需求,更多的是把工作場合當做壹個社交網絡,是其交際朋友、獲得身心愉悅的主要途徑。更深層次的,員工希望通過工作上的成就和滿意的工作環境以此來自我實現,獲得社會認可。企業在辦公室安裝攝像頭在壹定程度上是可以規範員工行為,但是調查顯示,“員工只有在得到企業管理者和其他員工的信任、尊重時,才能保持壹個相對寧靜的心裏狀態、才有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企業這壹行為在妨礙了員工滿足自身的高層次需求。
從商業倫理的基本權利原則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來看,企業在辦公場所安裝攝像頭的行為有其不道德的壹方面,它侵犯了員工的自主權和隱私權。員工是相對獨立的個體,其擁有獲得充分尊重的權利,其應享有在安寧的環境下從事工作的自由。但另壹方面,電子監控還是壹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它不僅保護了企業本身的“隱私權”,還能夠提高企業的獲利水平。要達到企業利益和員工權益的雙贏,企業必須處理好監管權和隱私權這壹矛盾的關系,在安裝實施攝像頭監控設備的時候必須聽取員工的意見,讓員工參與其中,減弱該行為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 工作場所電子監控的企業倫理分析 王紅雷
2 電子監控與職場隱私保護 那彥琳
3 手機定位引起的糾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