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版(1957-1973)
第壹版標誌是壹個放射16射線的太陽(不同於亞運會的標誌),象征美麗的電視轉播輻射全香港。
第二版(1973-1982)
logo就像壹個黃色的電視屏幕(長方形的四條邊不是直的,有弧度),中間寫著“RTV”(Rediffusion TV),說明這是壹個電視媒體。該徽標旨在與競爭對手無線電視的徽標競爭。
第三版(1982-1989)
邱德根將“李電視”更名為“亞洲電視”,並改為銅錢形式的新logo(與邱氏遠東集團logo相同)。“錢”這個標誌象征著財富。然而,“錢”的標誌被指責為老套。
第四版(1989-2007)
林百欣以兩億多元買下邱德根擁有的亞視全部股份,然後更換臺徽。臺徽起初設計成藍、綠、紅毛線的形狀,但這種毛線有“缺口”,有棱角,於是在1991中,由風水學家填充,改成了圓邊,看起來像風車,而且用心良苦,光滑,采用了藍、綠、紅三原色。它象征著亞視全體員工團結壹致,為亞視共同努力。logo中隱藏著三個重疊的英文字母“A”、“T”、“V”。
這個會徽還被指纏繞了三種顏色的絲帶。有風水師批了,亞視業績會糾結很多債務。這是亞視有史以來最長的logo,現在臺灣還在用。
第五版(2007年至今)
2007年6月8日,10000,亞視斥資超千萬元,改版推出設計師Sandy MacMillan設計的logo。標誌以橙紅色英文字母小寫“A”為主體,其造型由無限符號(∞)和“莫比烏斯帶”觸發,寓意其電視節目創意無限,而“A”則代表“亞洲”(asia)和A-level (the best)。橙紅色代表青春活力和積極向上的面孔(見概述,節日期間的特殊標誌見詞條底部的擴展專輯“亞視節日期間的特殊標誌”)。簡介:1969左右,李英生創辦了《再擴散快訊》。
雜誌:《立德電視周刊》創刊於1970年代;1982周刊更名為亞視周刊;直到1995。2001年6月再版,更名為亞視雙周刊,2001年6月和19年2月宣布將進程北移,亞視周刊再次停刊。(圖片來自李之聲、老蛋糕論壇、新浪微博、百度亞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