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調整:
上年損益調整科目核算本年發生的調整上年損益的事項,本年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與調整上年損益有關。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日之間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用本科目核算。
2.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會計處理:
(壹)企業調整以前年度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上年利潤或增加上年虧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因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而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等科目;因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而減少的所得稅費用應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3)上述調整後,本科目的余額應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果該科目為貸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例如,對借方余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3.該賬戶結轉後應無余額:
年初最好不要動,因為如果改了,新年的開始會和去年年底不壹致,這是壹般企業不願意面對的,因為會有很多麻煩。比如需要加註釋說明,或者向監管機構和稅務局說明,比較麻煩。
從會計或審計的角度來看,年初調整無可厚非,但在實際操作中,還要看其意義。如果金額不是很重大,涉及損益的金額可以在本年利潤表中反映,但如果太重大,就要調整年初,並加附註說明調整的原因。
年度損益調整處理方法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屬於會計差錯更正,我認為可以分為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和非未來事項兩種情況。各種情況下的賬務處理方法不同,必須具體分析。
(1)未來事項損益的調整
企業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為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即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日之間發生的事項,應當按照新《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第138條的相關規定進行調整。
會計程序如下:
①將應調整的損益金額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應增加利潤時(以前年度收入少,費用多)記為貸方,應減少利潤時(以前年度費用少,收入多)記為借方。
②調整所得稅。繳納所得稅時,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抵消多付的所得稅時做相反的分錄。
③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④調整盈余公積的計提。補充盈余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盈余公積”科目;抵消超額盈余公積時做相反的分錄。
⑤調整會計報表中相關項目的數字。包括:資產負債表日編制的會計報表相關項目數和年初編制的本期會計報表相關項目數。如提供比較會計報表,還應調整相關會計報表的以前年度數。
(二)非未來事項損益調整
企業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應當按照新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規定處理。新企業會計制度第133條將非未來事項分為重大會計差錯和非重大會計差錯兩類。重大會計差錯應“調整找出當期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應調整。”也就是說,根據重要性原則,將其作為未來事項處理,處理方法與未來事項相同。非重大會計差錯”應直接計入當期凈損益,其他相關項目也應調整為當期。
會計程序如下:
①將待調整的損益金額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調整方法與未來事項相同。
②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③相關納稅調整應與當期期末所得稅的計算同時進行;盈余公積的調整計入當期期末利潤分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年度損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