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新生們,請註意!這些信息寫不清楚請不要入職!

新生們,請註意!這些信息寫不清楚請不要入職!

不知道大家在面試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些公司會以書面形式發出offer,非常正規。

有的公司報價很隨便,只給個通知,其他的什麽都不要。

聘書上沒有工資。靠譜嗎?

最近我們的壹個朋友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朋友前兩天順利通過了壹家互聯網公司的面試,對方直接在微信上給她發了offer,但是offer的內容很隨意。

我只寫了報到時間,入職要帶什麽。工資,試用期,什麽都沒有。

壹個朋友和HR溝通說正規公司的offer裏都有薪資和試用期,HR說他們公司就是這樣。

具體的薪資試用期合同應在培訓結束後簽訂。

所以朋友很苦惱,不確定這家公司是否靠譜?到時候簽約工資恐怕就不壹樣了。

1.offer上沒寫的工資待遇靠譜嗎?

相信大家都會覺得不靠譜,因為妳收到的未必是“要約”。

如果有意向應聘,公司發的offer上既沒有工資也沒有職稱。

那麽很有可能妳收到的所謂offer並不是正式的offer,而是招聘意向或者口頭通知。

從法律角度來說,這個“要約”不算,也不能算是正式的簽約條約。

其次,最重要的環節是求職者可以對這家公司做背景調查。

很多用人單位會在員工入職前進行回調。

作為求職者,當然也可以回顧壹下公司的背景。

求職者可以用enterprise check看看意向公司是否正規、有風險、有信用。

說得更直接壹點,工作就是雇主和勞動者之間的交易過程,勞動換來的是工資。

求職者已決定展示自己應有的工作能力,但公司對薪資沒有把握。顯然,這樣的交易是不靠譜的。

第二,正式報價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我們通常所說的要約,是企業和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前,邀請勞動者入職的正式法律文件。

壹般在offer中會約定壹些基本內容,比如薪資待遇、工作時間、地點、入職崗位、報名時間、入職信息等。

聘書壹般以書面形式發出或通過電子郵件通知候選人。

所以,綜上所述,為了讓要約生效,被要約的求職者可以看完再決定是否簽約。什麽信息對求職者做決定最重要?

1,雇主名稱

應聘者需要知道自己和誰簽的合同,是獵頭公司還是正規企業。

2.入口崗位

應聘者應該清楚自己是應聘的職位,是銷售經理還是業務員。

3.接收要約對象的個人信息。

考生壹定要確認這個offer是給自己的,不是給張三和李四的。

4.試用期工資+試用期幾個月

應聘者要知道自己試用期工資多少,工資結構是怎樣的,試用期是幾個月。不然怎麽貨比三家,選最好的?

5.福利待遇

應聘者要明白,入職後可以享受公司給予的相應福利,這樣才能吸引自己簽約。

6.需要準備的文件

考生要知道自己工作匯報的時間地點,要帶什麽東西。

7.其他說明項目

公司附上的其他說明,如收到offer後如何回復HR,公司對應聘者的培養計劃和發展,具體聯系方式等。

第三,哪些Offer需要求職者慎重考慮?

1,offer具體信息不完整。

就像鄭瀟壹開始提到的,他收到的offer既沒有工資也沒有職稱,試用期也不明確。

那麽這個offer就不是正式的offer,而是招聘意向或者口頭通知。

從法律角度來說,這個“要約”不算數,也不能視為正式簽訂合同的條約。所以,如果鄭瀟後來入職,人家不兌現,工資和面試不壹樣,只能吃個“啞巴虧”。

基本信息的完整性是衡量要約的重要標準。如果信息不夠完整,會為以後職場人的權益受到侵害埋下隱患。

完整的報價,包括:

(1)?雇主名稱:我與誰簽訂合同,企業本身還是第三方?

(2)要約對象個人信息:這個要約是給我的,還是給張三和李四的?

(3)?入職崗:我的入職崗是什麽,主要職責是什麽?

(4)?薪資:薪資結構和福利待遇如何?試用期的長短和薪資待遇如何?

此外,要約還應包括報告的時間和地點、需要準備的文件等。壹些相對完整、專業的offer也會註明晉升空間、休假制度以及回復HR的方式。

求職者需要註意的是,offer中有些內容可以省略,有些必須說明。如有歧義,應及時向HR解釋和核實,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提供的方式是非正式的。

我相信妳以前在熱搜上聽說過字節跳動違約的事情。

字節跳動人力資源部向該候選人保證,在出具書面錄用通知的條件下,他將拒絕接受另壹份工作。壹個月後,hr終於確認無法發出offer,導致很多工作機會流失。

事件在網上發酵後,引發了近2.5w的熱議。

字節跳動的招聘團隊後來與申請人進行了溝通,並表達了歉意。

書面郵件中達成解決方案:承諾給應聘者“另壹家公司因為bytes的邀請而被拒的offer薪資”x 3個月。

事情似乎已經圓滿結束了。

但事實上,問題依然存在:

口頭報價有風險,大壹新生壹定要謹慎!

面試官口頭或者電話通知妳被錄取了,然後在入職前幾天通知妳被取消了。如果對方違約,但是公司從頭到尾都不承認他們說過這樣的話,就說妳誤會了!所以如果妳想維權,成功率幾乎為零。

所以,除了offer的具體信息,offer的發布方式也值得求職者關註。

同學們要記住,對於口頭要約,最重要的是保留證據,而最直接的證據保留方式就是錄音。

當然,如果是面試,HR說近期會給妳發offer。這時候學生最好直接問具體時間。“是明天中午12之前嗎?”會以什麽形式通知?"

然後查看那個時間段郵箱裏有沒有通知。如果沒有通知,可以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提醒”HR。

相對正規的公司會發出書面offer,有的會打印發送,有的會拍照或者掃描後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因為電子郵件是受法律保護的。現在也有HR通過微信發offer。如果出版主體足夠官方,這樣的要約也可以接受。

要約的形式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風格和態度。offer不正規不完善的公司大多管理不規範。既然雇傭員工比較隨意,那麽解雇員工可能也比較隨意。

3、臨時後悔和言語陷阱

很多同學在找第壹份工作的時候都是迷迷糊糊的,什麽都不懂。再加上找工作的焦慮心情,他們在招聘的時候就陷入了HR的語言陷阱!

比如協商好的薪酬分為底薪+獎金+績效;工作了壹個月,發現拿到的錢比稅前少了近四分之壹!

所以在約定工資和簽訂勞動合同之前,同學們壹定要問清楚工資的構成,是否足額繳納了公積金和社保。記住,壹定要盡最大努力把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

有網友分享說自己面試過壹個房地產公司,工資已經談好了。沒想到對方上報總公司後,直接把月薪砍了1500。

所以同學們要註意,有些HR的offer和面試中討論的具體事項不壹致,要盯緊了,及時問對方原因。如果對方臨時反悔,要慎重考慮。

求職不僅是公司選擇妳的過程,也是妳選擇公司的過程。如果非正式的offer暴露了公司可能存在的問題,同學們就要考慮另尋良師,切忌浮躁。

4.收到Offer後,怎麽做才能避免踩坑?

1,保持冷靜,爭取更多時間考慮。

很多同學收到offer的時候,太高興了,就答應了,恨不得自己不能馬上入職。

但不考慮是否有更好的報價。如果妳已經答應了第壹家公司的hr,對新公司的條件更加心動,那妳就進退兩難了。

所以收到offer後,如果HR通過微信或電話確認入職時間,求職者要保持冷靜,盡量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以便進壹步權衡和思考。

大家應該知道,企業招聘形勢多變,取消了offer就取消了。同學們千萬不要孤註壹擲,壹定要多拿offers,壹方面抵禦風險,另壹方面增加求職經驗。

畢竟在妳和企業之間,妳永遠是弱勢的壹方,企業沒有壹個員工不會破產,但是妳沒有工作就會有很大的麻煩。求職時記得是“海王星”,比較安全。

2、正確識別用人單位的真偽。

作為壹個“社會小白”,我們收到offer後做的第壹件事,不是問職位,也不是問薪水,而是檢查妳的offer細節中是否存在“小而致命”的錯誤。警惕自己的姓名、身份證、公司全稱等信息是否正確。不要等到簽了合同才突然發現。入職的公司和合同上的公司不壹樣。壹問才知道這是勞務派遣的工作,還是公司成立的皮包公司。

3、明確工作屬性

壹定要清楚實習機會和試用機會的區別。事實上,壹些公司可能只提供實習職位,不壹定能成為正式會員。所以在面試的時候壹定要講清楚,合理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保護自己,保留好證據。也有壹些公司實際上是外包工作。妳簽的合同不是和這家公司,而是和另壹家公司。這也需要澄清。所以在選擇公司的時候,壹定要明確是實習、試用、正式員工還是外包員工。

4、清晰的薪酬體系

薪酬制度包括妳的工資,年終,五險壹金等。不要忽視工資的構成,隱藏福利或獎金。每個公司都不壹樣。有些公司可能會有住房補貼,交通補貼等。確定在這家公司能得到什麽樣的反饋。

5.三方協議

勞動關系既與社會招聘有關,也與校招有關。當妳的工作和家不在壹個地方的時候,妳可能需要解決壹個問題:妳和公司建立勞動關系,人事關系在哪裏,是在公司還是在老家?關於妳的戶籍,能不能在妳工作的城市落戶?

另壹方面,三方協議必須謹慎對待,這涉及到勞動關系的派遣、戶籍的遷移等。因此,三方協議至關重要,必須認真考慮。

5.如果妳遇到不滿意的提議,學會拒絕。

拒絕壹份工作比遞交壹份簡歷更難。

如果妳拒絕了壹個offer,妳會擔心被人誤會,錯過絕佳的發展機會。

其實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

但是,如果已經確定了選擇,還是應該拒絕,千萬不要因為面子讓自己受委屈。

如何拒絕壹份不滿意的offer,也是很多求職者需要學習的方法。

下面,我們來看看拒絕壹份工作的方法:

1,直接拒絕報價

有的求職者處事方式比較暴躁,會直接刪除面試官,有的會直接拒接或者屏蔽公司電話。

顯然,這種做事方式不靠譜。

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面試官和HR是否有自己的圈子,是否會在圈子裏說這樣的“奇葩應聘者”。

同樣的道理,妳也不確定以後來到新公司是否有可能和這家公司打交道。

所以不管行不行,沒必要把氣氛搞得這麽僵。

2.委婉地拒絕提議

委婉的拒絕提供,說白了就是客套話。

我們可能經常在面試的時候聽到HR說這樣的話:

雖然妳沒有申請成功,但是妳已經進入了我們的人才庫,如果後期有空缺,我們會優先考慮妳。

雖然大家都知道聽起來很假,但是讓人感覺很舒服,至少不反感。

行走在職場,學會權衡利弊很重要。要始終保持“積極、陽光、可信、真誠”的職場形象。

最後我想說:接受offer是壹件很嚴肅的事情。不要隨便接受,也不要隨便拒絕。三思而後行。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對妳有所幫助,也希望還沒有敲定作品的同學能拿到心儀的offer!

  • 上一篇:嚴控學區房價格,南京多家中介和房企被市房產局抽查。
  • 下一篇:雷雨潮下的信任安全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