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雲南省綠色工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
我省在工業綠色發展的“十三五”時期取得了壹些成績。我省未來五年將如何開局?
全省工業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涵,是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要載體,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
“十三五”期間,我省聚焦工業綠色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結構調整、工業節能、低碳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用水效率提升、清潔生產、綠色制造。全省工業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我省產業結構由“壹煙獨大”轉變為煙草和能源兩大支柱產業,綠色能源成為全省第壹大產業,工業增長的動力發生了根本變化。截至2020年底,全省綠色能源裝機占比84%,綠色發電占比92%,清潔能源交易占比97%,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46%。四項指標均居全國第壹,達到世界壹流水平。綠鋁、綠矽等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全省綠色能源利用率明顯提高。
“十三五”期間,我省工業節能節水低碳環保成效顯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4%;2019年工業總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9.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33.1%。全省培育“雲南省合格清潔生產企業”66家,完成368家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提前超額完成單位GDP碳減排目標。
我省通過淘汰落後低端低效產能,為先進產能項目騰出了發展空間。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從2019年的1.230千克標準煤下降到2019年的1.400千克標準煤。五年來,我省退出煉鐵985.5萬噸、煉鋼965.438+萬噸、水泥熟料654.38+09.75萬噸、電解鋁24.4萬噸、平板玻璃832萬重量箱、焦炭394萬噸、黃磷654.38+0萬噸、鐵合金27萬噸、電石9萬噸、鉛冶煉2萬噸、鋅
我省建成安寧、東川、個舊、蘭坪等4個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全省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我省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渣、冶金渣、尾礦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為主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確定了193家固體廢物汙染防治資源綜合利用重點企業。
我省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十三五共創建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85家(其中國家級工廠52家)、綠色園區11家(其中國家級工廠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15家(其中國家級企業6家)、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64個、省級及以上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3家。成功申報並推進5個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建設,帶動項目總投資6.9億元。
但目前,我省工業發展依賴資源要素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我省工業綠色發展水平較低。還面臨環境容量有限、增長方式粗放、轉型升級滯後、科技創新支撐不足等嚴峻問題,制約了產業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工業綠色發展的八大任務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省將顯著改變工業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顯著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推進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全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我國主要采用以下指標衡量工業綠色發展水平,包括工業能源消耗增幅、單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降幅、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和環保產業產值。
到2025年,我省的目標是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60%,環保產業產值6543.8+000億元,其他約束性指標還有待國家下達。
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我省工業綠色發展的八項重點任務,包括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工業能效、推進工業低碳發展、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工業用水效率、穩步推進清潔生產、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加強綠色發展交流合作等。
在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方面,我省將推進煙草、有色、鋼鐵、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綠色轉型,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有色、煙草、先進制造業延伸鏈條、做強鏈條,實現工業基地重建;聚焦傳統行業賦能提效,大力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同時,我省將建設國家環保裝備產業基地,提升新能源裝備制造水平,培育氫能和儲能產業,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拓展綠色發展新動能。
在提高工業能效方面,我省將推進終端用能設備“電氣化”和“燃煤燃料替代”改造,繼續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低碳改造,提高工業節能信息化水平。
在推進工業低碳發展方面,我省將利用原材料替代、工藝減量和末端處理,推動煙草、鋼鐵、水泥、有色、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生產過程減少碳排放,在鋼鐵、水泥、有色、化工等重點碳排放行業推廣低碳新技術,開展綠色低碳工業園區試點示範。
在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我省將引導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赤泥等固體廢物利用,構建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鏈,壯大工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支持稀土、鉛、鋅、錫、磷、銅、銀等礦產資源的技術研究,推進錫、銅、鋁、鈦、鎳等礦產資源和稀有貴金屬的深度利用,開發高附加值產品。
在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方面,我省將推廣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技術、工藝和設備,淘汰耗水量大的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加強工業企業用水計量管理;推廣高效冷卻、洗滌、循環用水、廢水汙水循環利用、高耗水生產工藝替代等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推動有色金屬、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增加雨水收集。
在穩步推進清潔生產方面,我省將以有色、化工、印染等行業為重點,加大對清潔生產的支持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清潔生產技術升級改造,在鋼鐵、有色、化工等重點行業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引導和鼓勵鋼鐵、有色、水泥等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投資開發清潔生產技術和產品。
在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方面,我省將在矽、鋁、稀貴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等特色領域培育和創建綠色企業,擴大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低碳產業園區建設覆蓋面;推進工業產品綠色設計,擴大綠色產品覆蓋面。
金屬矽
工業綠色發展的工作方向
為加快全省工業綠色發展,我省提出了六大重點工程和兩大重點行動。
產業結構綠色升級、工業能效提升、資源綜合利用、工業用水效率提升、清潔生產推廣、綠色制造體系創建等六大重點工程。
關於產業結構綠色升級工程,我省將圍繞打造千億環保產業目標,建設國家環保裝備產業基地;根據區域發展模式,培育區域特色產業集群;推動有條件的園區積極申報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循環轉型園區、國家低碳工業園區、綠色園區等。
關於工業能效提升項目,我省將優化園區能源系統,推廣集中供熱和綜合能源服務模式;以110 kV配電網為基本單元,制定區域電力系統優化方案;對重點用能企業實施用能流程改造,完善能耗監控子系統;通過實施工業鍋爐和窯爐節能改造,推廣余熱余壓回收利用技術、高效節能變壓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關於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我省將擴大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覆蓋面,在煤矸石、粉煤灰、尾礦(伴生礦)、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等領域培育5家資源綜合利用骨幹企業;對傳統磷化工產業進行綠色轉型升級,攻克不產磷石膏的重大關鍵技術並盡快實現產業化,建設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工程;建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
關於提高工業用水效率項目,我省將制定《雲南省“十四五”推進工業節水工作實施方案》和《雲南省提高工業企業節水能力指南》,指導城市和企業建設節水能力。
清潔生產推進工程方面,我省將重點推進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紅河等滇中五個工業園區的清潔生產,加大對有色、化工、印染等行業為重點的清潔生產支持力度。
關於綠色制造體系創建工程,我省將圍繞工業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低碳、綠色制造等領域,培育壹批綠色制造服務機構,遴選壹批國家級和省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
兩大重點行動是指新壹輪綠色技術改造行動和工業低碳行動。
關於新壹輪綠色技術改造,我省將重點推進鋼鐵、水泥、焦化、有色、化工等領域的節能低碳轉型、循環轉型和環保升級,不斷提高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
在工業低碳行動方面,我省將開發新型低碳水泥,建設循環鋼鐵廠,推廣有色金屬冶煉技術,改進電石和石灰生產工藝,推動鋼鐵和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率先達到峰值,打造“零碳”綠色鋁和綠色矽的“碳中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