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北航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整合全校AI資源,建設“新工科”典範

北航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整合全校AI資源,建設“新工科”典範

雷鋒網AI 科技 評論消息,近日北京航空航天舉行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會,這也是繼武漢大學在2019年11月22日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之後,又壹雙壹流高校具體落實人工智能工作布局。

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鄭誌明、黨委書記金蓉為研究院揭牌。從左到右依次為金蓉、徐惠彬、曹淑敏和鄭誌明。

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由鄭誌明院士擔任。鄭院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工作集中於空天信息安全與復雜信息系統等數學與信息交叉領域的研究。他創立了動力學密碼——基於代數和動力學融合的密碼分析原理和方法,突破空天信息安全高速、低耗、多模式等技術瓶頸,研制成功系列空天安全新裝備並列裝。

鄭誌明院士

據鄭誌明院士表示,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將以面向科學數據的精準智能理論為基礎,並由智能理論核心、智能技術平臺和智能應用系統組成建設路線和下壹步規劃設想。鄭誌明院士在發言表示:特別要指出的是,我校人工智能發展論證的結論,與當前很多國內外人工智能研究機構的研究特點有非常顯著的不同。我們是在原有的良好的理論、技術、應用基礎上開展的。今後人工智能的發展,無論理論、技術還是應用,都將會遷移到面向科學數據的精準智能理論之上,這個理論是我們學校多年發展起來的理論。從精準智能理論原始創新導出顛覆性的技術,到變革性的應用,不僅學術站位高,同時將推動我校航空航天和信息技術領域的重大創新,並產生系列重要成果。我們有信心在學校黨委領導下,走在理論最前沿,占領技術的新制高點,取得產業的新優勢。起點越高,難度越大,這將是壹個多學科深度交叉的難題,唯有發揚北航空天報國精神,堅持‘十年磨壹劍’的科學精神,同時不拘壹格,狠抓青年與傑出人才的引進、培養和國際高水平學術交流。

在北京航空航天官方網站中,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經成為和微電子學院、軟件學院等同級別的獨立學院,不過關於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官方網站尚在建設中,其中師資力量預計和招生規模等更詳細的信息尚未公布。根據之前北航人工智能專業招生信息,其教師隊伍或將以計算機學院教師為主體,部分師資會來自校內學科交叉單位以及來自國內領軍企業和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員。

北航官網:學院列表

北航的人工智能相關學科的評估表現非常優秀,其中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評級都是A類及A+類,在之前的人工智能專業招生中,北航計劃招收30名本科生,以計算機學院為承載學院,聯合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中心等單位實施專業交叉培養模式,註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學生的專業面向,增強學生的 社會 適應力和競爭力。北航是作為人工智能研究重點高校之壹,有著大量的創新成果,在理論研究領域李未院士、潘雲鶴院士、高文院士、陳純院士等壹批院士在國內率先發起人工智能重大專項論證。在2019年 科技 部“新壹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公示中,北航2個項目入選,分別是《基於互聯網的群智湧現機理與計算方法》和《面向群體行為的群智激發匯聚研究》,入選項目數量並列各高校第2。北航的人工智能核心課程體系設置具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數學比重高。除了數學分析、概率、代數外,人工智能專業還設置了最優化方法及智能計算中的數學。其次,知識面寬泛。必修課中包含了認知科學與控制科學相關課程。

教育部50家人工智能院所的小目標基本實現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為了“加強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據雷鋒網 AI 科技 評論了解,截止2020年1月14為止,我國各高校和科研單位已經相繼成立了近 50 所,基本完成《計劃》的目標。

以下附雷鋒網 AI 科技 評論不完全統計的中國46所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

1、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2、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

3. 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4.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5. 華中 科技 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6.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技術學院

7. 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8.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9. 東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10. 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1. 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2. 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3.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14. 北京 科技 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15. 蘇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17. 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院

18. 南京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19. 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0. 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1. 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

22. 湖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3. 北京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4. 湖南大學-機器人學院

25. 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學院

26. 山東 科技 大學&騰訊雲-人工智能學院

27. 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

28. 天津師範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9.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兩江人工智能學院

30. 杭州電子 科技 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31. 長春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32.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雲-人工智能學院

33. 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

34. 福州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35. 浙江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36. 同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37. 煙臺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38. 清華大學&南京市-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

39. 西南交通大學 - 人工智能研究院

40. 武漢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41. 電子 科技 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42. 西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43. 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44. 天津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45. 華北電力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4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人工智能研究院

(不完全統計,歡迎補充,排名不分先後)

  • 上一篇:如何成為網商貸款供應商?
  • 下一篇:惠州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