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新時代的招商引資工作?
1.軟環境是基礎
投資環境對客商來講是最大吸引力,對政府來講是最強的競爭力,環境的優劣,尤其是軟環境的好壞,直接關乎招商引資的成敗。
2.開拓創新的招商方式
對於壹些處於成長期的企業,知名度並不壹定很高,單純依靠政府招商,存在有效信息不足、調研深度廣度不足等弊端。社會化招商、委托中介機構招商,往往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3.產業鏈招商
壹是多視角掌握上述產業發展動態,細致研究相關產業鏈條構成,多方位研究把握企業投資需求,做好做足項目包裝推介等招商基礎性工作,提高招商項目的“對接率”。
1、優惠政策招商。基本內容是政府制定優惠政策,在稅收、土地價格等方面承諾給客商以優惠,通過政策的大力宣傳和推介,吸引客商特別是外商投資。這是招商引資在初級階段的壹個通行做法。
2、親情招商。即以親情為紐帶,或以故土、鄉情作引子,動員外商的親朋好友、父老鄉親進行穿針引線,牽線搭橋,從而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
3、會展招商。即通過舉辦投資說明會、投資研討會、項目推介會、項目發布會、特色節會(如大連服裝節、洛陽牡丹花會)或舉辦商品展銷會、交易會(如廈交會、廣交會、深圳高新技術交易會、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周)等進行招商洽談,吸引資金。這種方式是聲勢大,媒體宣傳密集,但有目標客商不確定,拉大網、碰運氣之弊。
4、組團式招商。即招商主體帶著項目,有選擇地組團大規模到境內外經濟發達地區,去參加壹些重要的經貿、招商活動進行招商。既走出去宣傳自己,又遊說客商進來考察。與會展招商等緊密相關,但增強了針對性。
5、媒體招商。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傳媒發布“軟”、“硬”廣告,做文章,造聲勢,向全社會、海內外廣為宣傳本地資源、優勢和政策,影響受眾的視聽,引起投資者註意,從而調動投資者考察的興趣。這是把功夫下在平時的作法,不可缺少,但功效也不可高估。
6、小分隊招商。這是招商主體組織若幹招商小分隊,肩負任務使命,主動出擊,有目的地到境內外對口地區和企業,進行“扣門”拜訪和遊說。目標明確,針對性很強,成功率也比較高。
7、政企聯合招商。即政府搭臺創造條件,企業為主推介和洽談項目,或政府牽頭組織、企業為主參與,政企***同推進的招商形式。
8、規格招商。即由地方政府壹定層面的領導牽頭,組團帶領本地企業家到發達地區或境外進行招商引資的活動。它的好處是有利於引起接待方的重視,便於政府與企業聯動。
9、代辦機構招商。即通過在境內外經濟活躍地區、技術資金密集地區設立招商聯絡處或代辦機構,作為窗口和橋梁,常年進行專業招商。如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設立辦事處。
10、定點招商。即把招引外資的主攻方向鎖定在國外壹定地區如歐美、日、韓、港臺等重點招商區域,或國際性大企業(如世界500強企業),把吸引內資的主攻方向瞄準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和國內的壹些大公司。
11、全員招商。即壹個單位或壹個地區把招商引資作為任務層層分解,最後落實到每壹個人身上,借以形成“人人關心招商,個個熱心引資”的局面。這種方式旨在強化招商服務意識,而真正招大商、引大資還要依靠專業招商機構。
產業配套招商法
利用壹個上規模主體生產企業的落戶,制定合理的優惠政策,吸引配套企業就近落戶生產配套產品,延伸產業鏈。利用零部件加工項目的集群化,吸引主機生產企業就近落戶,降低產品的商務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利用這個方法,可以引進如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等項目。
全方位對外開放,大規模招商引資是加快經濟發展,適應區域經濟壹體化的大勢所趨,是先進地區,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更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搶占先機,爭取主動,加快發展比的必由之路。
尋求新擴張空間的機遇,以及部分外商投資企業因政策優惠期,合作期期滿,耳機需向內地轉移的機遇,應勢而變,順勢而行,主動影響。
引導更多的生產要素向本地戶籍和流動,爭取更多的資金,更好的項目,更大的市場,更新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