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怎樣做好工廠簡報?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怎樣做好工廠簡報?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簡報即簡明情況報告,它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組織用來匯報、反映、溝通情況和交流經驗的壹種文體。由於它不屬於正式公文,因此不能公開出版,只在內部發行。日常工作中所見的通訊、動態、情況反映、信息通報、內部參考都屬於簡報的範圍。

簡報的分類

簡報的形式多樣,內容繁多,按內容分:有動態簡報、情況簡報、會議簡報、典型經驗簡報;按編寫方法分:有綜合性簡報、專題性簡報;按刊出期限分:有定期與不定期簡報。常用的簡報有以下三種:

1、情況簡報

情況簡報也叫工作簡報,主要用於反映工作中的動態和壹般工作進展情況。壹般有兩種常見的形式:

1)綜合性情況簡報:是在明確的主題貫穿下,綜合反映工作情況和問題,這類簡報既有廣度,又有深度,不是有聞必錄,而是抓住主要問題,反映最有價值的情況。

2)專題性簡報:主要是將某壹項專門工作的動態、進展、問題向主管部門反映或向有關部門、下屬單位作通報,借以傳播信息,推動工作。

2、動態簡報

動態簡報就是迅速及時地、簡明扼要地反映新近發生的事情、情況的文體形式。這種簡報內容新、反映快、動態性和時效性強。動態簡報壹般也有兩種:工作動態簡報和思想動態簡報。

1)工作動態簡報主要反映本系統、本部門內部工作的正反兩方面的新情況和新動向。

2)思想動態簡報主要反映公眾對政府重大方針、政策的反應和認識,社會上的某種思潮或思想傾向,各行各業各階層的思想狀況等。這類簡報多見於單位編發的“內部參考“,這種動態簡報壹般都具有內部參考和保密性質。其流通、閱讀範圍有較嚴格的限定。

3、會議簡報

會議簡報主要是及時報道某種會議的概況,會上交流的情況、經驗、探討、研究等問題,反映會議形成的決議和基本精神。壹般會議簡報以報道會議內容為主,既可以綜合報道會議各階段的情況,也可以摘登大會發言或小組討論發言。在編發發言摘要時,要力求準確、全面、如實地反映出發言者的基本觀點和思想傾向,並且盡可能送交發言人或大會秘書處有關負責人審閱後再編發。

簡報的格式與結構

簡報由報頭、按語、標題、正文、報尾五個部分構成。

1、報頭

報頭設在始頁上方,約占1/3的篇幅,下邊用橫線與正文部分隔開,通常報頭有四方面的內容:壹是簡報名稱,用大號字寫在報頭正中部位:如“財經快訊”。二是期號,在簡報名稱下居中寫明期號,用括號括起來。三是主編單位,寫在期號之下,間隔橫線之上的左側。四是印發日期,寫在期號之下,間隔橫線之上的右側。五是密線程度,寫在簡報名稱的左上方標明。

2、按語

按語是簡報的編者針對簡報的內容所寫的說明性文字或評論性文字。壹般寫在標題之前。並在某些段文字的開頭處寫上“編者按”“按語”“按”等字樣。轉發式簡報壹般要加編者按語,其他重要簡報也要加編者按語。簡報的按語分兩類:壹是說明性按語,二是批示性按語。

3、標題

簡報的標題十分重要,好的標題能簡要、準確、生動地概括全文內容。壹般來說,簡報的標題可以采用正副標題的寫法,正標題提示全文的思想、意義,副標題寫出事件與範圍,起到補充說明作用。

4、正文

正文是簡報的中心部分,通常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構成。

簡報的開頭有三種方式:壹是敘述法,直接把要反映的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結果寫出來,使讀者壹目了然;二是結論式,先寫出事情的結果或因此而得出的結論,然後再作具體說明,或得出結論的理由;三是疑問式,即提出幾個重要問題,引起讀者的註意,然後再在主體部分做出具體回答。

主體是正文的中心部分,是簡報最主要的部分。因此應寫得詳實、充分、有力。主體部分通常采用以下幾種寫法:壹是按時間順序寫,即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結束的順序來寫,這種寫法比較適合報道壹個完整的事件,稱之為新聞式寫法;二是按空間變換的順序寫,這種寫法適合報道壹個事情幾個方面的情況;三是按邏輯方法分類、歸納,即把所有材料歸納為幾個部分,按序號或小標題歸納為幾個部分、幾個方面,按序號或小標題分別敘述;四是夾敘夾議法,即邊敘述、邊評述,這種方法適合反映某種帶有傾向性問題的簡報;五是對比法,即在對比中展開論述。

簡報的結尾有兩種,壹種是把主體敘述的情況,用壹句話或壹段話總結壹下,結束全文。另壹種是敘述完事實後,幹凈利落地結束全文。

5、報尾

報尾在簡報末頁的下方,也用橫線與正文隔開,在版尾左方寫清發送範圍,右方寫清印發的份數。

  • 上一篇:北京大學環境與能源研究所對外合作
  • 下一篇:招聘的含義參考文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