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壹般納稅人自查是壹種特殊的內部審計。既是保證會計信息和涉稅數據準確完整的必要步驟,也是稅務檢查的前期準備,更是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流程的需要。符合增值稅壹般納稅人標準的企業都具有壹定的經營規模。稅收法規明確規定了壹般納稅人的銷售規模標準,也對其會計核算的健全性提出了要求。增值稅的核算與企業“購、銷、存”的物流過程和“供、產、銷”的現金過程密切相關。企業的合同簽訂(收付條款)、質檢條款(非正常損失條款)、投資融資(實物捐贈或捐贈條款)等行為或規定都與增值稅有關。因此,繳納增值稅的企業不應將增值稅的核算和管理局限於財務管理的範圍,而應將其納入企業管理的內部管理流程。定期和不定期的增值稅自查有助於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流程,維護企業管理中的稅收利益。第壹步是制度法規對比,即查看企業增值稅會計處理的規定和增值稅法規的規定。檢查的目的是了解企業制定的內部會計制度與增值稅法律法規是否存在差異,該差異是否會造成增值稅違規。主要對比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內部制度規定的計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時間是否符合工業企業貨物入庫、商業企業清償貨款和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報酬的期限?如果不符,企業在計算進項稅額後可能會出現前移或錯移的問題。2.企業內部制度規定的銷售額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計算時間與增值稅條例規定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否壹致?如果不符,企業在計算銷項稅額時就可能存在前移或後移的問題。3.企業內部制度規定的開具增值稅發票時間與增值稅法律法規規定的開具增值稅發票時間是否壹致?如果沒有,會導致開具發票時間與銷售實現時間和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不壹致的混亂,還可能導致非法發票的問題。第二步是檢查制度執行情況,即檢查企業內部與增值稅計算相關的相關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的目的是明確與增值稅計算相關的系統和流程在企業內部是如何實施的。有沒有影響增值稅計算準確性的因素?真的影響增值稅計算的準確性嗎?檢查制度執行情況,除了檢查上述步驟的內部會計制度是否嚴格執行外,還要重點檢查以下幾個方面:第三步,檢查存貨。即存貨賬戶實際存在的交叉核對。檢查的目的是從存貨的角度看企業的購銷是否存在問題。第四步,檢查賬簿對應關系。檢查的目的是通過賬簿數據的勾對關系,檢查是否存在增值稅計算錯誤。主要檢查以下賬簿的對應關系:1。產成品(或庫存商品)與銷售成本之間的對應關系。即產成品、存貨賬戶的貸方金額與銷售成本的借方金額是否存在對應關系。如果產成品、庫存商品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大於銷售成本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可能存在以下幾種情況:a .企業存在賒銷行為,已將發出的產成品或庫存商品記入“分期發出商品”賬戶。b .財產檢查的存貨不足,調整後的賬目壹致。在這種情況下,應檢查非正常損失是否已“轉出進項稅”。c .庫存商品用於非應稅項目、職工福利和個人消費。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檢查如果這部分存貨商品是本期購入的,是否已經錯記了進項稅;如果以前采購的庫存商品業務用途變更為上述用途,是否進行“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如果產成品、庫存商品科目貸方發生額小於銷售成本科目借方發生額,則可能出現以下情況:a .以前賒銷的商品本期已經售出,這是正常的,可以進壹步檢查賒銷的轉出成本與賒銷實現的銷售收入是否匹配。b .企業銷售商品和產品以外的東西,如自制半成品。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檢查是否已經計算了增值稅銷項稅。出口企業將與出口相關的不可抵扣進項稅計入銷售成本是正常的。可以進入下壹步檢查不可抵扣進項稅的計算依據和使用稅率的計算是否準確。2.原材料、包裝材料、低值易耗品與生產成本的對應關系。即原材料、包裝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的貸方發生額與生產成本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原材料轉入額是否存在對應關系。如果原材料、包裝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貸方發生額大於生產成本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原材料轉移發生額,需要分析較大部分的使用方向:a .是用於職工福利、個人消費還是不繳納增值稅?材料短缺嗎?用於這些目的的原材料等。不能作為進項稅計算。b是否用於饋贈、銷售、分紅和對外投資?這些目的需要計算銷項稅,銷項稅是根據類似產品的價格或應稅價值的構成計算的。第五步,數據和指標分析,根據增值稅條例的具體要求,對企業的壹些財務數據進行對比。檢查的目的是從財務數據和指標的角度看企業是否可能存在增值稅違規問題。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3。銷售價格等於還是低於成本?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原因是什麽?這個問題會引起稅務部門對企業銷售的質疑。為防止企業利用轉讓定價避稅,稅務機關有權根據同類產品的價格或應稅價值的構成調整企業的銷售額。以上五個步驟及相關方面可以普遍適用於增值稅壹般納稅人的自查,既有助於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又能說明需要說明的問題,滿足稅務檢查的要求。還有助於改善內部溝通和管理流程,從而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水平。
上一篇:嶽陽長煉機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怎麽樣?下一篇:紙袋、白卡紙、銅版紙等的價格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