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註意的是,《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在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還在單獨章節對數字經濟的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計劃通過建立健全數據安全協調機制、建立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立數據治理與合規運營體系等壹系列措施,為數字經濟構築安全屏障。
對此,360(股票代碼:601360。SH,以下簡稱360)安全專家表示,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化已經滲透到國家經濟、社會、政府等方方面面,也使得安全風險遍布數字場景,不再局限於網絡安全。這就需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將網絡安全提升為數字安全,構建面向所有主要數字場景、應對復雜數字安全挑戰的數字安全體系,為數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各地積極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
當前,各地都在積極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攻堅經濟發展新高地。
其中,《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近日公開征求意見,擬將北京市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制度,在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治理、數字經濟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通過制度創新為數字經濟發展註入強勁動力,也為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供法律保障。
前不久,江蘇省出臺《關於全面提升江蘇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數字產業集群能級躍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5%左右。
此外,江西省近日出臺《構建包容環境進壹步推動數字經濟做優做強的若幹措施》,推出18具體措施,實施數字經濟領域市場主體“包容期”管理兩年,積極營造數字經濟發展壹流生態。
近日,雲南省正式出臺《關於大力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從支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應用、支持創新發展、支持數字人才培養和引進等六個方面提出23條政策措施,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新發布的《武漢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武漢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4%以上;力爭到2035年,建成中國數字經濟和技術的重要策源地和數字產業的聚集地,建設數字經濟壹線城市。
事實上,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顯示,2020年,13省份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即使在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中國的數字經濟仍然保持了9.7%的高增長率。
數據安全與數字經濟的差距360首推大數據安全能力框架。
然而,難以忽視的是,網絡攻擊已經成為中國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大風險之壹,網絡威脅也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最大威脅。
360安全專家表示,數字化的本質是軟件重新定義了整個世界。在數字經濟時代,整個社會的運行、治理和經濟都以軟件為基礎,安全風險也遍布關鍵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車聯網、能源互聯網、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重大場景,極易成為網絡攻擊的重要目標,引發重大安全隱患。
尤其是近年來,個人信息泄露、勒索攻擊、網絡戰、APT攻擊等網絡威脅層出不窮。數字安全威脅已經超越虛擬世界,延伸到現實世界,影響國家、國防、經濟、社會乃至人身安全。安全保護的對象正在從計算機安全和網絡安全升級到數字安全。360安全專家表示:“這需要我們以數字化思維重塑安全理念,推動各行業、各單位構建以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數字化安全體系,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保障。”
360不僅推出了系統化的數字安全能力框架,幫助國家、城市和企業構建以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數字安全體系,應對安全挑戰,還率先推出了數據安全防護領域的應對計劃,即大數據安全能力框架。
據360安全專家介紹,該框架是針對當前企業數據安全的關鍵痛點而構建的,也是《數據安全法》頒布以來,我國推出的首個創新型大數據安全能力框架。還帶來了針對不同場景的整體數據安全防護方案,可以匯聚全網的全維度安全大數據,建立全局視角,達到攻防兼備、內外兼修的效果,實現監管單位常態化、企業防護能力提升、城市數據安全管控統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