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簡單便捷是其優勢,但是由於涉及的面和量都十分大,風險性就成為了行業最大的痛點。也是急待解決的問題,說實話,要完全解決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性是不大可能的,業界也壹直強調的就是提高風控體系,其中和普通民眾關系最近的個人貸款業務,企業融資業務,也是促使互聯網金融和征信行業相結合的壹個重要契機,互聯網本來就是大數據的來源,互聯網金融和征信業的結合也是壹種必然趨勢,而本文要探討的,是互聯網金融企業和征信企業的結合,如何產生最大效益。
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主要是壹種合作關系,互聯網金融通過征信業獲取有關個人、企業的征信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可行性等等,征信業壹方面要為互聯網金融提供征信服務,另壹方面,互聯網金融在實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同樣是征信工作的壹個重要數據。
互聯網時代征信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大數據的獲取與分析,這既是對技術的要求,也是對數據獲取的來源的考驗,征信行業要在法律許可範圍內對獲取數據,也要對數據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不同的征信機構會根據自己的用戶設計不同的算法,不管怎樣,數據獲取永遠都是征信機構最基礎的。
人們使用互聯網就壹定會留下痕跡,生活的各種消費狀況就是互聯網金融所需要的數據,而人們參與到互聯網金融中來,又會產生新的信用數據,這就像是壹個循環,整個互聯網金融離不開征信數據,征信機構也無法避開互聯網金融,這是它們的合作基礎,也是機會。
互聯網本身就有許多在打“擦邊球”的行為,數據的獲取存在侵犯個人隱私等行徑現在還不能避免,也是所以因為目前許多體制的不健全,不能怪法律太慢,只能怪這個行業的發展實在太快了。
兩個行業能夠結合必然是因為某種***同利益,壹般說來,征信更多的是服務於互聯網金融的,而互聯網金融如何在合作的過程中從征信獲利?這就要說到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形式了。
互聯網金融通過架構服務產生費用,從而產生收益,它本質上是壹個橋梁,壹面是投資者(包括企業、機構和個人),壹面是接受投資者(包括企業、機構和個人),征信是互聯網金融的在服務過程中的壹個評估環節,有了這個環節,可以增加投資雙方的信任度,從而增加合作意向,兩家提供同樣服務的互聯網機構,征信信息完善的壹家壹定會受到更多用戶的青睞。
當壹家互聯網金融機構和壹家征信機構達成合作協議是,意味著他們可以實現信息的***享,這就大大降低了雙方的信息獲取成本,也實現了數據的最大化利用。也對互聯網金融整體安全性有所保障。
要說互聯網金融與征信行業的結合,其實就是壹個“負負得正”的算法。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是被媒體不斷圍堵的結果,也是其本身對風險把控的不過關,而征信行業,要通過各種方法獲取數據,又要對愈發龐大的數據進行分析,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二者結合必然是有很多好處,但也存在許多風險,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意味著要和征信機構壹起承擔信息數據的來源和真實性風險,也要獨自承擔運用後的後果,對於征信機構來說,參與互聯網金融就面臨更加龐大的數據處理,也要為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復雜信息進行凈化,其可控性是無法預測的。
不管人們如何不信任互聯網金融,不管媒體們如何報道互聯網金融的負面例子,未來世界是少不了互聯網金融,銀行也在轉型,但是它有自己的征信體系,還是最為安全的資金聚集地,它的缺陷是繁瑣的流程,這壹點能夠通過轉型、合作來改變,以後也壹定會改變。
其他互聯網金融機構,也能夠通過和安全的征信行業合作產生比銀行更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好。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和征信行業會產生越來越緊密的合作,也會帶給這個世界更多美好的改變。畢竟我們選擇投資,更多的是選擇投資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