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面;臨雙重挑戰:壹方面是體制和機制的挑戰,另壹方面是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挑戰。中國企業在大力推進企業體制改革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在管理模式上向知識管理轉變,否則,中國企業將又會落後於時代。
壹、知識經濟對傳統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
同工業經濟相比較,知識經濟的到來,對企業的增長理論及由此而形成的經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
(-)工業經濟遵循“收益遞減”原理。知識經濟表現為“收益遞增”。從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19世紀的新古典經濟學,本世紀為年代凱恩斯經濟學到戰後的各種經濟學派,可以說都是“物質經濟學”;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學。物質是稀缺的,遵循“稀缺原理”以及“生產函數理論”和“收益遞減原理”。生產函數理論是經濟增長理論的核心。這個理論指出,經濟的增長取決於資本和勞動投入的數量,而且,投入的要素是相互依賴的,按規模成比例地增加;任何壹方單方面的增長都會使收益遞減,這就是著名的收益遞減規律。 知識經濟則恰恰相反,表現為“收益遞增”,即對知識的投入,不僅不會出現“收益遞減”,而且收益是遞增的,著名經濟學家J.M.克拉克說:“知識是唯壹不遵循收益遞減規律的生產工具”。
(二)工業經濟以物質為基礎,知識經濟以知識為基礎。工業經濟主要的生產要素是能源、原材料以及勞動力等等。因為物質是稀缺的,所遵循“稀缺原理”,做到以最小的投入達到最大的產出,經濟增長服從“增長函數”。
知識經濟以知識為基礎,知識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而知識的豐富性和無限性,給經濟增長帶來 了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工業經濟時代的效率標準是勞動生產率;知識經濟時代,是知識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即每個人在單位時間的產品數量,是工業經濟時代衡量效率的重要依據,其強調的是量的增加。在知識經濟時代,是知識的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已經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由於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壹個企業、壹個國家,如果沒有新的知識、新的技術,並轉化為新的產品,那麽,勞動生產率越高,產品積壓越多,浪費越大,虧損越嚴重。知識經濟時代的關鍵,是知識的生產率,即獲得知識並運用知識、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即知識的有用程度。知識生產率取決於知識的獲得、運用、交流,包括:研究與開發、教育、培訓等等。
(四)企業管理重點不壹樣:工業經濟的管理重點是生產;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重點是研究與開發、銷售以及職工培訓。工業經濟時代以生產為管理重點,管理的目標是增加產量,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所以生產環節成為管理的中心,其提高效益的核心是提高勞動生產率。
知識經濟時代,產品量的增加、產品的生產已不是難事,企業管理的重點是知識的生產與開發,以及對人的知識培訓。
(五)工業經濟時代的生產方式是標準化,知識經濟時代則是非標準化。工業經濟時代的生產方式,是標準化、專業化和社會化,也就是大批量、單壹產品、高效率。知識經濟時代則是非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即小批量、多品種,運用彈性生產同樣也是高效率。應用計算機輔助制造,按事先編好的程序,在壹條生產線上,每壹個產品就是壹個型號。從某種意義上說標準多到“沒有標準”了,所以叫非標準化生產。
(六)工業經濟是集中化生產,知識經濟則是分散化生產。工業經濟以工廠為中心,把成百上千、成千上萬的工人集中起來,形成規模或大規模的生產。知識經濟則是分散化生產,職工通過計算機網絡,在家裏或分散的辦公室指揮車間的運轉。
(七)勞動力結構發生了變化:工業經濟時代。直接從事生產的工人,占勞動力的80%;知識經濟時代,不到20%,而從事知識生產和傳播的人占80%以上。工業經濟時代,長期以來,直接從事生產的工人,占勞動力的80%。企業管理經常抓的~項管理措施,就是削減科室人員,盡量充實生產第壹線,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而知識經濟時代,直接在車間從事生產的工人,逐步被機器取代,占勞動力的比例反過來不到20%。
美國經濟學家傑裏米。裏夫金說,第壹次技術大變革使機械力用來代替人力和獸力。現在信息和自動化新技術卻是要代替人的思想(部分腦力勞動)。“智能”將在各個領域代替人勞動或工作。在發達國家,75%的就業人口從事的工作或多或少都是重復性勞動,而越來越完善的自動化系統、機器人和計算機完全可以從事這類勞動。例如,在美國,在今後若幹年內,1.24億個工作崗位的9000多個工作崗位(75%)將會被取消,由自動化系統負責完成有關的工作。近30年來,美國的企業生產壹直在增加,美國壹直保持著第壹工業國的地位,而工人人數卻由占勞動人口的33%減少到17%。再過10年,將只有12%,到2020年將只會占不到2%,現在壹些工廠已經差不多不用工人了。
(八)分配方式發生了變化。工業經濟時代,人們被釘在崗位上,主要是“崗位工資制”。知識經濟時代,過度到“按業績付酬制”,憑自己的業績,在市場上獲得相應的價格。
二、企業知識管理的基本內容
(壹)企業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的管理,以知識生產管理為前提。知識的生產不同於其他物質和服務產品,它是在對知識的識別、獲取、開發、研究、分解、使用和***享的全過程中進行的,在這些過程中,知識既被使用,又在不斷地產生、形成和發展,新的知識在產生,原有的知識在發展。
(二)知識管理是以信息管理為基礎,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發展。信息管理只是將各種各樣的信息以壹定的方式匯總、組織起來,方便人們利用計算機來查詢和檢索,利用技術來進行信息采集、存儲和控制。而知識管理則是利用技術去分享知識(或信息)並把它們作為創新(發明)的手段或杠桿。知識管理是通過壹組解決方案的集合尋找和識別與問題有關的關鍵性信息,並將這些信息進行提取,形成對某~問題的專門認識,作為決策的依據。知識管理就是把信息轉化為知識,用知識指理是通過壹組解決方案的集合尋找和識別與問題有關的關鍵性信息,並將這些信息進行提取,形成對某~問題的專門認識,作為決策的依據。知識管理就是把信息轉化為知識,用知識指導決策並付諸行動,再將該行動轉化為利潤。有人將知識管理混同於信息管理,其實不然,知識和信息無論在內涵和外延,以及表現形式上都有所不同。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知識管理開始從信息管理中孵化出來,逐步形成適應知識經濟的新的管理模式。知識管理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聯系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實現知識的***享、運用和創新。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的進化,是管理理論與實踐中“人本”管理主線的進壹步體現和發展。正如庫珀所言:“正是由於信息與人的知識能力相結合,才導致知識的產生。它是壹個運用信息創造某種行為的過程。這就是知識管理的目標”。那種簡單地把知識管理等同於信息管理、把它置於信息管理的職權內的認識是不正確的。
(三)企業的知識管理就是為企業實現知識的清晰化和***享尋來新的途徑。知識從形式上看可分為清晰型知識和模糊型知識。清晰型知識是指以專利。科學發明和特殊技術等形式存在的知識。而模糊型知識主要是指員工的創造性的知識,只存在於人的頭腦中。清晰型知識易於通過計算機進行整理和存儲、通過高新技術手段和方法來管理。而模糊型知識由於難於被他人觀察了解,更無法奢談***享和交流,如何管理它已成為知識管理的壹大難題。為此,促進模糊型知識向清晰型知識的轉化繼而實現***享,以及二者的互動促生,在知識管理中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它是知識創新永不衰竭的動力和源泉。
(四)從知識管理的發展進程來看,企業知識管理可分為知識的生成管理、知識的交流管理、知識的積累管理、知識的應用管理,它們直相制約形成壹個有機的管理體系。其中知識的應用是管理的目的,知識的交流是生成知識的手段和途徑,知識更新是企業創新的動力,知識的積累是知識和企業發展的基礎。實施知識管理必須重視學習和培訓,實施全員教育和終身教育,激發企業和員工的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的活力,不斷創新、超越自我,永遠高人壹籌。先進壹步,這是企業效率之本,發達之源。知識只有交流才能發展,只有使用才能增值,只有交流和反復使用才能持續地派生知識,交流越快,使用越廣,效果越好。其中知識***享是關鍵,也是難點所在,它直接制約著知識的生成和交流,更關系到知識的管理和效果。要著力於實現知識的***享,滿足模糊型知識擁有者的利益要求,激發企業員工(包括客戶)把分散在頭腦中的零星的知識資源整合成強有力的知識力量,形成企業的集體智慧,提高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和知識的創新能力,這正是知識管理的出發點和優勢。
(五)知識管理要實現人力資源、信息科技、運作過程的結合。知識的載體是人,因此,企業知識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資源管理。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使企業能吸引來人才、留住人才,並使他們能心情愉快地在企業工作,甘願把他們的知識奉獻給企業。還要註意形成壹個激發他們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信息科技是知識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壹定意義上說,知識管理是在信息的獲取、溝通、整理中產生的。特別是在世界經濟壹體化、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科技系統在壹個企業的知識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完善的信息科技系統,壹個企業是很難於進行成功的知識管理的。運作過程是壹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適應本企業的、有效的運作程序。這是企業獨有的特殊資產。運作過程可以促進知識管理,提高知識管理的水平。
(六)知識管理要重點抓好四個環節。知識管理的四個環節,即知識的獲取、***享、運用和存儲,體現了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和過程。每個環節都是企業知識管理的重點內容,同時,四個環節又是緊密相連的,任何壹個環節出現統漏,都可能導致企業的知識管理功虧壹簣。
三、中國企業建立完善知識管理系統的應對措施
知識管理做為壹種嶄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已成為擺在所有企業面前的壹個不容回避的課題。無數企業的實踐說明,固守原來的管理模式,企業就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向知識管理轉變,企業則呈現出柳暗花明。知識管理應該怎麽搞?企業向知識管理轉變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這是眾多企業經營者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當前關於知識管理的眾多理論文章中,普遍認為知識管理是壹種靈活方式的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壹個組織機構獲取、***享、運用、存儲知識的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但是,在對知識管理的研究中,對知識管理的具體方法、措施論述較少。筆者認為,作為壹種管理模式,知識管理應該是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的,否則,就難以在所有企業推廣應用。筆者近年來考察了100多家企業,其中,40%屬高新技術企業,60%屬傳統型企業。這些企業對知識管理均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壹些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知識管理的探索。根據理論界對知識管理模式的闡述,結合實踐中眾多企業的探索,中國企業在向知識管理轉變中應采取如下的應對措施:
(壹)建立完善信息科技系統
知識管理首先是信息革命帶來的管理模式的變革。信息革命使每個企業所處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球經濟壹體化的時代真正來臨,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對企業來說,信息是企業知識的重要來源,同時,企業自身的信息科技系統,是企業知識***享、運用、存儲的重要工具。因此,建立完善信息科技系統是企業知識管理的基礎工作。
1、充分利用因特網
因特網給企業帶來大量信息,也帶來大量的商機,企業利用因特網可以進行大量電子商務。因此,所有企業必須重視利用因特網,要上網或建立網站。據對河北省衡水市的調查,1997年以來的4年時間,企業上網或建立網站連年以成倍的速度增加。
2、企業要建立信息部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哪些信息對企業有用,哪些沒有用,需要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篩選。企業信息部就負責此項工作。另外,企業信息部還負責對本企業信息的篩選、傳遞,對企業知識的***享、應用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衡水市的壹批企業從1998年開始設立信息部,壹般由3-5人組成,其對企業知識的獲取、***享、運用發揮了顯著作用,為企業產生了很多直接經濟效益,企業決策層普遍認為信息部是企業最重要的部門。
3、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局域網
政府經濟部門、行業協會的局域網深受企業歡迎,對企業知識管理有很強的促進作用。經貿委、計委及各行業協會應建立局域網,來促進企業間的知識***享。
(二)把提高員工知識素質放在重要位置
知識管理不等同於計算機化,信息只有和有知識的人結合,才能生產出對企業有用的知識。壹個企業知識的獲得大約要經過如下線路:信息;整理;創新;知識。因此,有知識的人是企業知識管理的關鍵,企業進行知識管理,要把提高員工知識素質放在重要位置。
1、董事會中要聘請專家擔任沒有股權的董事,提高決策的“知識含量”。 近年來衡水市的壹些企業集團或公司,為提高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實行了聘請沒有股權的董事的辦法,即企業要聘請三位國內本行業的管理專家。技術專家、市場營銷專家進人董事會,企業付給他們報酬或股票期權,他們在董事會決策中享有莊嚴的壹票。這個辦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企業董事會決策水平偏低的狀況,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2、提高企業中受高等教育員工的比例。
傳統產業中員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應達到40%,高新技術產業應達到70%以上。實踐證明,受高等教育員工比例的提高,對促進企業知識管理至關重要。
3、重視員工的培訓和學習。
企業要促進員工經常性的學習,使企業成長為學習型組織。現在社會的知識更新變化非常快,如果不進行經常性學習,企業和員工很快就會落伍。企業要采取相應措施,鼓勵員工探索新的領域,促進員工終身學習,並使企業成長為學習型組織。促進企業成長為學習型組織的方式有多種,比如經常性的員工培訓、員工讀書活動、企業管理培訓、專業技術培訓、派員工到大學或其他企業學習等等。
(三)建立、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
創新才能產生知識,尤其是在知識更新變化非常快的今天,壹個不能創新的企業是難以生存的。知識管理從根本上說就是創新管理。
創新的內涵通常包含觀念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其中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主要形態,是企業競爭力的直接因素。因此,建立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使新技術源源不斷地在企業中湧現、運用,是企業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和目的。
1、企業要建立完善研究與發展機構。
中國企業的結構大部分是“橄欖型”的,即科研和市場開拓能力較弱,重視生產,生產部分較大。這種結構是中國企業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的重要原因,應向“啞鈴型”轉變,加強研究發展與市場開拓的力量。每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研發機構。大型企業要抓住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機遇,吸納原來國有的科研機構進入企業,變成企業的研究院。中小型企業要積極吸引科技人員來企業工作,在創建自己的研發機構的同時,要加強與本行業水平較高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協作、合作,來提高自己的研發水平。
2、要加大對研究與發展的投入。
中國政府在20世紀80年代,就明確要求國有企業用於技術創新的投入要達到銷售收入的1%,高新技術企業要達到3%-5%。但是,由於經濟體制的原因,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普遍很低,壹般不到銷售收入的1%。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產權的明晰,企業對研究與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距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目前,發達國家的企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投入達到銷售收入的10%左右,中國企業也應盡快提高對研發的投入。
3、要形成對技術創新的有效激勵機制。
企業的技術創新壹般都是誘致的發明,因此,企業對技術創新的有效激勵機制,是促進創新的重要保證。據對中國壹些發展快、創新速度快的企業的調查,這些企業普遍有壹套對科研的有效管理辦法,采取了很多對創新的鼓勵措施。對科技人員的發明,應按其成果運用後為企業所增加利潤的比例給發明者報酬,或者給予發明者股票期權。
(四)企業要形成知識的交流、***享機制
知識的交流、***享是企業知識管理的重要環節,其對模糊型知識的運用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最大限度地促進企業知識的流動和***享。要消除企業知識流通的中間環節,減少知識的扭曲;消除企業員工之間知識交流的障礙,實現知識的自由、直接交流。
知識管理下的各部門之間不再是“鐵路警察;各管壹段”,各部門間應更加註重溝通、協作。尤其是科研、生產、營銷不再是各幹各的事,而是在密切溝通、緊密合作下工作,使企業的科研、生產、營銷變為壹體化。日本企業實行多年的合理化建議活動,其實就是加強企業員工知識的交流、***享,從而出現創新的壹種好形式。中國企業應該紮紮實實地在員工中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
(五)創建新型的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開展知識管理的重要保障。新型的企業制度,要使經營者和員工的利益和命運緊緊與企業成為壹體,利益分配要向有知識的人和鼓勵企業知識的獲取、***享、運用及存儲傾斜。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知識管理,企業才能吸引有知識的人才。很多企業在進行股份制改造時,註重讓員工參股,特別是重視讓有知識的人參股;為吸引有知識的人進入公司工作和鼓勵他們努力工作,壹些企業還實行了股票期權制度。這都是有利於促進企業知識管理的制度創新。不同的企業應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大力開展有利於知識管理的制度創新。
(六)企業知識管理的組織保障
在企業中實施知識管理,首先要有領導的重視,整個企業領導層要轉變觀念,大力推進知識管理,把企業知識的獲取、***享、運用、存儲做為管理的核心和重點。
企業要設立專門的知識主管。知識主管與總工程師有很大區別,總工程師是企業的技術主管,而知識主管則綜合性更強,其工作涉及企業研究與發展、生產、營銷的全過程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提高企業對知識的獲取、***享、運用和存儲的能力,從而在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知識主管處於公司的高層領導地位,其主要任務是將企業的知識變成企業的資本,主要職責有:
呈、創建和管理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建立和造就壹個能夠促進學習、積累知識和***享知識的環境,使每個人都可以認識到知識***享的好處,並為公司的知識庫做貢獻。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