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的研究與發展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的研究與發展

中遠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依靠科技進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在實施科技和信息化“十壹五”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國家和SASAC的要求,根據環境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在集團戰略規劃的總體部署下,確定了科技和信息化“十二五”規劃,落實了相關資源,編制了科技信息化“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科技發展戰略。

在創新型國家和創新型企業建設中,中遠集團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出了壹條具有中遠特色的服務型企業創新之路。2008年被科技部、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命名為第二批中央企業創新試點單位之壹。《中遠集團創新型試點企業試點方案》確定了中遠集團2008年至2010年三年創新工作的主要目標、主要工作內容和內容。2009年初,三部門組織的創新型企業評選,7月被評為第二批創新型企業。“十壹五”期間,中遠集團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圍繞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建設創新型企業。中遠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先後承擔了國家“十壹五”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項目,獲得了國家基金的支持。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後的再創新,取得了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在2011全國科技大會上,中遠集團榮獲“十壹五國家科技計劃優秀實施團隊”榮譽稱號,標誌著中遠集團重大科研項目組織管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總結了經驗,為“十二五”繼續承擔國家科研項目奠定了基礎。

2011,中遠集團牢牢把握“十二五”開局之年,圍繞集團確定的2020年發展戰略和“十二五”規劃,緊密結合企業實際,在低碳船舶、海洋工程領域、高技術船舶、全供應鏈集成示範等方面積極申報國家項目,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為集團“十二五”科技創新奠定了良好的開端,保持了中遠在航運企業科研領域的領先地位。中遠集團已逐步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在科技創新工作中,中遠集團以企業為創新主體,通過產學研結合,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中遠集團通過產學研合作,與國內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不斷拓寬產學研合作領域,涉及學科廣泛,合作方式多樣,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中遠(集團)總公司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經過多年發展,已建成以集團公司技術中心為核心,以下屬企業技術中心為分中心的支撐和專業支撐體系。集團公司技術中心下設廣州遠洋、青島遠洋職業學院、中遠海運、南通海運、中遠物流、中遠網絡北京、武漢理工大學7個技術分中心,其中南通海運為國家級技術分中心,形成職責明確、資源配置合理、* * *享受的創新體系。僅中遠航運技術中心就擁有800多名造船和海洋工程技術人員。中遠海運與大連海事大學共建船舶導航系統國家工程中心;在國家發改委的支持下,中遠物流技術中心結合技術中心能力建設項目,建設了新型物流技術實驗室,積極推進新型物流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集團下屬二級公司還設有市場調研、情報分析部門等專業研究機構。

重點研究領域:圍繞中遠主業,集團重點發展和研究船舶技術、物流技術、配套設備、信息系統、軟科學等。專利:單纜雙瓣液壓遙控抓鬥模擬柴油集裝箱運輸車專用支架、油輪和貨船加熱自動測控裝置、遠洋船舶智能通信控制系統、遠洋船舶航行情況遙控遙測系統、低溫流體裝卸臂緊急釋放閥、多功能升降桿計算機軟件版權:遠洋船舶及貨物運輸在線動態監控系統。基於海事通信衛星的船舶數據分析顯示軟件、船位主動檢索軟件、全球海洋氣象信息自動處理系統軟件、數據分析存儲系統、船舶安全航行態勢分析系統、岸基船舶監控指揮系統、船舶風險預警檢測系統、國際理貨管理信息系統V1.0市級物流綜合管理平臺系統V1.0 CoSha。再裝船生產壹體化管理系統中的遠程手機OA(推送V2.0移動辦公系統V1.0 Coshare協同辦公平臺OA Plus系統V1.0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信息平臺軟件V1.0 CoShare可持續發展信息管理系統V1.0中國燃氣安全教育系統V1.0中遠水手V2003-3.0 S-PDI]V1.0

2011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DP-3動力定位系統深水鉆井船大連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海頓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中遠船舶重工公司

獲獎科研成果:深海高穩定圓筒鉆井儲油平臺關鍵設計制造技術2011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中國航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0,Inmarsat-F站模擬操作員開發二等獎2009年中國航海科學技術獎。修船技術標準的研究與制定:2008年中國航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8年中國航海科學技術獎中遠集裝箱船舶全球動態監控系統壹等獎;GB/ T19945-2005水上安全監管常用術語:2008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30萬噸浮船塢設計建造,2007年中國船舶工程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大型貨物滾裝裝卸輔助決策系統,2007年中國航海科學技術三等獎, 水運企業船舶運輸生產統計系統研究20 2007年中國海事科學技術獎三等獎電子正時及旋流噴霧缸噴油新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2006年中國海事科學技術獎三等獎COSCOQM-I 5446TEU第五代集裝箱船全功能航海模擬器研發2006年中國海事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上一篇:中國的民營企業現在面臨哪些困難?
  • 下一篇:為什麽中小企業投資結構不合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