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企業管理者沒有充分重視預算的重要性,各部門員工抵制預算流程,認為預算沒有意義,預算管理觀念模糊。
預算管理是指企業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和規劃,並通過對實施過程的監控,不斷對實際完成情況和預算目標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及時指導經營活動的改進和調整,幫助管理者更有效地管理企業,最大程度地實現戰略目標。
財務預算(Financial budget)是反映企業在未來某壹預算期間的預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本,以及現金收支等價值指標的各類預算的總稱。財務預算具有計劃功能、溝通協調功能、資源配置功能、運營控制功能和績效評價功能。財務預算作為全面預算體系中的最後壹環,能夠從價值的角度全面系統地反映經營期決策預算和業務預算的成果,因此是全面預算體系中的重中之重。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體系中迅速崛起。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體現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由於中小企業行業規模小、資金實力不足、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競爭力弱的特點,科學的財務預算管理對於如何合理安排資源配置和生產經營,如何加強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尤為重要。
壹,中小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小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還存在許多需要優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思想上,對預算管理缺乏認識,重視程度低,財務預算流於形式。很多中小企業認為財務預算的編制相當於年度財務預算收支計劃,可以由財務部門單獨編制。企業管理者沒有充分重視預算的重要性,各部門員工抵制預算流程,認為預算沒有意義,預算管理的觀念模糊。把財務預算管理當成負擔,部分員工采取無所謂的態度,消極對待。
企業的財務預算只在高層管理者中進行,被視為壹種純粹的財務行為。財務部門單獨閉門制定預算,增加了財務部門的工作壓力。在編制過程中,沒有各相關部門的配合,沒有相關機構對預算差異進行調整。因此,財務預算的編制具有主觀性和盲目性,無法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出發,無法編制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預算方案。
2.不能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而流於形式,編制方法粗糙。企業只註重對內部因素的分析,忽視對外部環境的研究,只根據對歷史過去活動的分析,結合資金、技術和管理來確定未來的財務預算指標,往往忽視對外部環境的研究和預測,使得許多財務預算指標與外部環境脫節,無法適應,難以實施。沒有戰略預算,預算管理目標短,沒有中長期戰略。企業的預算目標缺乏壹定的中長期規劃,導致企業的預算管理無法與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相匹配。
另壹方面,壹些中小企業只考慮各部門的內部利益,忽視各部門的相互溝通協調;在編制方法上,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以過去的歷史指標為基礎確定未來的預算指標,采用增量或遞減的預算編制方法。生產、銷售和采購大多采用固定預算法。預算編制方法雖然簡單,易於編制和執行,但不能及時適應市場供求的變化,指標缺乏靈活性和彈性,使得預算數據與實際情況有壹定差距,從而失去了預算的實際控制作用。
3.缺乏有效的控制機制和後續調整措施,缺乏相關的信息反饋機制。中小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責任單位的確定不盡合理,各部門往往職責和管理權限不清,導致扯皮現象,使得分級預算在企業中得不到有效實施;預算調整滯後,當市場發生重大變化或其他原因導致預算無法執行時,不能及時調整,導致企業的預算目標難以被市場接受,無法有效執行。
4.預算執行的評價和獎勵機制不合理。壹些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健全預算管理評價體系,預算指標評價不科學,方法單壹。考核指標主要是財務數據指標,由個別部門或某領導單獨考核,缺乏對考核公正性的監督,存在人為因素,失去了公平公正的意義;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強,往往難以界定各責任單位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並按責、權、利劃分,對非財務指標重視不夠。財政預算考核的執行結果有時會抹殺責任人的主觀努力。綜上所述,由於中小企業員工數量少,管理結構簡單,部分管理者認為企業規模小,業務調整靈活,不必對財務預算管理過於苛刻。由此,長期缺乏有效的財務預算管理機制,難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這也凸顯了財務預算管理在中小企業中的尷尬地位。由於社會經濟運行中財務管理失控會導致企業管理困難時有發生,因此提高中小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水平至關重要。
二,中小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優化建議
1.科學正確地理解預算是實施預算管理的前提。加強企業預算工作的組織領導,夯實財務預算管理基礎工作。壹是提高單位領導對預算工作的認識。企業最高領導層對財務預算的認識決定了財務預算管理的實施。加大對各部門員工預算管理的專業培訓,提高員工預算意識,熱心財務預算管理。財務預算壹旦制定,就應該在企業內部可用。法律效力?企業在壹切生產經營活動中,應充分考慮財務預算的可能性,圍繞財務預算的實現開展經濟活動,使財務預算管理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
2.企業預算的編制,壹般應按照?上下結合,橫向協調,逐步總結?這個項目。正視預算環境,進行市場調研,牢記戰略導向,科學編制財務預算報表,使企業發展過程與企業財務預算報表相結合,避免預算工作的盲目性。為了避免粗糙僵化的預算方法,企業預算可以根據預算項目采用固定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零基預算、概率預算等方法進行編制。面向市場,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和指導性,將當前的資金、成本、利潤等財務指標與企業的長遠規劃相結合,做到控制當年、鎖定來年、規劃來年、強調當年發展、規劃未來發展。
中小企業可設立專門機構(如預算管理委員會)配備或兼職人員組織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包括負責擬定預算目標和預算政策,制定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組織預算草案的編制、審議和平衡並提交單位領導班子審批,組織預算的下達,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問題,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監督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各職能部門全面參與預算的制定,預算目標層層分解,責任明確落實。各職能部門對自己的預算負責,掌握預算指標的適當性。財政部門扮演的是數據收集和預算執行的監督角色,而不是充當獨角戲。企業還可以建立預算責任中心,對企業年度經營活動中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和預算目標編制績效報告,對責任中心的事跡和業績進行評價。分析預算指標完成情況,總結經驗,找出不足,成為以後預算編制的積累數據。
3.預算控制可以同時采用多種手段,但主要是財務手段,將財務控制與法律控制、制度控制乃至權力控制有機結合起來。財務預算執行中剛性與柔性的結合。首先,預算必須是剛性的,壹旦制定就不能隨意調整。所謂剛性,是指制度框架的剛性約束,管理者按照預算體系中明確的責任機制和獎懲分明的激勵措施嚴格執行,進行財務預算管理。預算制度的剛性是維護預算制度權威性和有效執行的重要保證。
另壹方面,由於企業預算是在假設的基礎上科學量化的,預算與現實的偏差可能超出企業的承受範圍。因此,在壹定的條件和環境下,有必要進行壹定的彈性預算。當市場環境、企業經營目標、企業管理水平和宏觀經濟政策發生變化以及自然災害發生時,企業需要有更高層次的財務預算管理調整。所以過分強調預算剛性容易造成?預算角?過於強調預算彈性會造成?預算松弛?。因此,這兩個方面要齊頭並進,剛柔並濟,才能促進財務預算制度在企業的順利實施,保證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
4.在建立科學的預算分析體系的同時,還要建立公平的獎懲制度,真正實現責權利相結合,有效引導各部門人員的行為,實現目標壹致。考核與獎懲相結合的理念,確保預算工作落實到位,對員工進行公平的獎懲,調動員工積極性。財務預算分析建議全員參與。各部門要在企業總體目標的指導下,分析自身的管理目標,查找差距,及時改進,提高預算管理的約束力和控制力。在差異分析中,不僅財務數據要包括非財務數據指標,如:在工資預算控制中,不僅要反映職工工資總額,還要反映人員的人數、受教育程度、技術水平、年齡結構等;在采購預算、客戶分類、付款周期、運輸中的破損率等方面。
區別對待預算執行中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客觀分析,找出處理方法,分清責任,不要片面強調客觀原因,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科學分析評價財政預算執行結果,獎勵成績,發現問題,根據原因改進工作。企業應安排財務人員和非財務人員對預算執行中的偏差進行分析。預算分析不能以單純的數字為依據,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預算執行結果,需要明確劃分預算執行中各預算責任主體的責任,防止無效勞動轉移到另壹責任單位,並精心制定和選擇內部結算價格。建立公平、可控、激勵的預算評估機制,對預算進行量化和評估,肯定成績,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對員工進行公平的獎懲,獎勤罰懶,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勵員工共同努力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5.另壹方面,成功的預算管理需要技術分析數據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因為預算分析項目非常龐大,接近財務部門的人員很難高效完成,這就要求中小企業重視信息技術的發展。例如,壹些企業利用支出申請和審批的電子化,可以及時、全面地收集各類成本信息,實時掌握各類預算支出的執行情況。如果企業能夠及時分析這些數據,就可以解決財務信息反饋的滯後問題。綜合信息處理能力使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合理,數據采集和趨勢分析更加準確可靠,促進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