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以下簡稱本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是影響本專業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直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本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為此,本專業教師必須定期到企事業單位輪訓壹次。那麽,這種專業教師在企業的實踐對“雙師型”教師的形成和教師的專業成長有什麽作用,有哪些問題需要改進?本文結合筆者於2013年3月至8月在聯想集團全資子公司陽光尤魯信息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尤魯)開展以“IT專業服務”為主的實踐活動的經歷,談幾點體會。
1.本專業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的成果
1.1的收獲之壹:開闊視野,鍛煉能力,開闊思路。
有些專業教師只是在學校授課後,才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活動範圍比較狹窄。雖然有時帶領學生參加企業生產活動,但只是簡單的數據錄入,專業性不強。所以,老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大部分只是書本上的“死知識”,學生幾乎沒有經驗。這種情況就是無源之水,必然枯竭的道理的體現。現在根據國家政策,本專業很多老師有幸參與到現代IT企業真正的壹線工作。通過現場觀摩、技能培訓、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等形式,重點了解企業生產組織模式、工藝流程、行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範、用工標準、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通過所教專業學習生產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增進對企業生產和行業發展的了解,結合企業實際完善本專業的實踐教學。另外,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參加實踐的教師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壹起培訓和學習,熱烈討論,相互學習,探索真理,形成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教學理念。
這種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的收獲,讓我深刻認識到,本專業教師必須把自己在企業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能、新技術、新方法傳授給學生,才能改變書本上傳授“死知識”的局面,讓課堂教學的“知識流”源源不斷。
1.2收獲2:增強觀念和知識基礎更新的緊迫感,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
本專業很多老師到實習現場後,基於自己的所見所聞,會有壹種強烈的感覺,學校相關專業的定位和專業課程的設置都是落後於時代的,跟不上市場的。學生離開社會後,可能還是需要從零開始學習新的知識,以適應企業的要求。這種情況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同時也會讓學生自然而然產生在學校學不到有用知識的想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行為能力,反而會影響學校乃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比如我們中職學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用的就是DOS系統和命令的內容。不可否認,DOS命令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是有其作用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並不使用,只需要了解壹部分知識,沒有必要進行系統的學習。另壹個例子是,前兩個學年,非計算機專業的Office教科書中教授了Office 98...如果是這樣,學生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雖然“經典”,但畢竟過時了。壹旦面對新的技術和知識,他們會不知所措。他們怎麽能不抱怨學校呢?而且我們學校教的學生能順利找到相關專業的工作嗎?通過參加企業的實踐活動,很多老師都找到了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我們教育工作者未能及時更新觀念和知識基礎,墨守成規,誤以為“這樣就夠了”而不是“動了”,最終導致教育成為壹潭死水。面對千變萬化的社會,千變萬化的市場,喬布斯的壹句話發人深省:“保持饑餓,保持愚蠢。”保持饑渴,因為我們需要保持壹顆饑渴的心,渴望學習新知識,提升自己;呆傻就是不要自作聰明,不要總想耍小聰明走捷徑,而是要勤勤懇懇笨拙地充實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其實這個專業的老師參加工作後還是應該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堅持不懈的學習,與行業同步。比如我在聯想陽光雨露工作學習期間,發現基本上所有員工都要參加業務培訓和考核,考核結果影響員工的收入、職位等切身利益。這是企業鼓勵員工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的方法之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次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的收獲,讓我深刻認識到,本專業的教師必須定期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他們首先要在企業中學習新的技術和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然後才能教給學生與市場接軌、符合企業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形成“終身教育”的理念。
1.3收獲三:親身感受企業文化。
本專業的教師在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時,不僅能學到必要的技術,還能感受到企業的文化和企業對員工的多元化要求。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於企業精神。教師只有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培養全面的職業行為能力、學習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溝通能力,了解企業對員工在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心理狀態、工作情緒等方面的要求。
1.3.1本專業教師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有利於親身感受企業在職業道德方面對員工的要求。學校裏雖然教職業道德這門課,但是上課只能照本宣科,講理論。很多道理只有進入社會和企業後,才能真正體會和理解。在企業中,要求員工始終把企業的利益放在第壹位,把創造企業價值放在第壹位。作為企業員工,壹定要牢記這壹點。現在很多青年學生還沒有以此為準則,還沒有轉變角色,還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樣,壹旦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發生沖突,就會難以適應,做出壹些錯誤的選擇,往往會憤然離開,導致在壹個崗位上幹不長。能在職場上得心應手,出類拔萃的人,首先要有符合企業要求的職業道德。比如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在筆記本維修這個崗位上,我要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檢查、維修,與前臺人員、客戶溝通,減少判斷失誤和返修率,讓客戶滿意,把滿意轉化為企業的實際效益。可見,在這個崗位上,我們必須踐行“敬崗愛業,認真負責,顧客至上”的職業道德,才能完成崗位任務。
1.3.2本專業教師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有利於在團隊精神上親身感受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企業是壹個團隊,企業文化往往表現為團隊文化。如何在團隊中立足?如何在團隊中發揮作用,實現自我價值?只有團隊每個成員齊心協力,形成合力,才能產生1+1+的效果...+1 ≥ N被產生。比如我在服務站後臺筆記本維修崗工作的時候,看到有的員工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及時完成分配的任務,其他員工二話不說就會幫忙,不計個人得失,及時完成工作,減少Q(N)量,這就表現出了可貴的團隊精神。在企業實踐過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溝通能力、學習能力、總結能力的重要性。員工之間、上下級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都要有順暢的溝通,生意才能順利;同時,個人也要努力學習,掌握崗位要求的技能,不懂就問,勤於總結,才能進步,個人的增值就是團隊的增值。
1.3.3本專業教師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有利於親身感受企業對員工心理狀態和工作情緒的要求。"工作是壹個重復的過程。"俗話說,再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再有吸引力的工作,當妳長時間做同壹份工作的時候,難免會麻木和疲憊。但這是工作的壹部分,不可避免。所以,作為職場人士,如何適應重復枯燥的工作,從中找到樂趣,獲得成就感,在工作中做到耐心、細心、執著,是值得探討的。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為員工提供潤滑劑,讓員工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精神飽滿,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也是每個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種深入企業生產壹線開展實踐活動的收獲,讓我深刻認識到,本專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符合時代要求的技能,更要在課堂上生動地告訴學生自己在企業實踐中親身感受到的企業文化,做好學生綜合職業行為能力、學習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溝通能力、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心理狀態、工作情感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這對學生的職業生涯大有裨益。
2.本專業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後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2.1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專業定位要更加專業化、精細化。
壹方面,計算機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不可或缺,任何行業都離不開它;另壹方面,計算機的普及使得計算機專業知識不再是“稀缺資源”,越來越多的各行業從業人員能夠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知識。計算機專業何去何從?為此,老師要多接觸IT企業,了解行業實際需求,做好調研,做好職業定位。從筆者在IT企業的實踐來看,本專業的定位應該更加專業化、精細化,根據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在IT企業實習,我的第壹個崗位是項目駐地工程師,被派到壹家保險公司的CIT部門。我主要負責聯想外包服務項目中電腦的日常維護,包括電腦系統安裝、桌面維護、硬件更換、資產庫存管理、磁帶備份、物料調配等。第二個崗位是筆記本檢測維修工程師,工作是在筆記本維修部學習和實踐聯想筆記本的檢測、現場、維修。第三和第四位分別是物流管理和多產品維護。可以看出,IT企業是社會中最活躍的組織,其工作內容和用人需求變化迅速,已經趨於專業化和精細化。因此,為企業培養人才的中職計算機專業,要根據IT企業在工作內容和就業需求方面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只有進壹步加強社會實踐,提高適應能力,才能縮小學校教育培訓與企業用人需求的差距。
2.2做好企業合作、專業建設、課程設置,以及學生入職培訓和企業實踐。
做好校企合作,才能形成雙贏。如果校企合作市場化、科學化、制度化,對於中職學校和企業的計算機專業來說,將是壹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比如本專業教師主動到企業實習,也是受到企業歡迎的。聯想陽光尤魯表示,以前他們多是在學生畢業的時候聯系相關中職學校,現在把聯系放在平時,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明確各自的需求。作為企業,更歡迎老師帶學生參加實習培訓和崗前培訓,因為很多學生熟悉崗位,熱愛事業,表現良好,畢業後可以直接為實習企業服務。此外,在實踐中,壹些專業老師將自己平時的積累和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提供給企業,為企業的生產和營銷提出壹些建設性的建議,也得到了企業的重視。
聯想陽光雨露也提供相關合作方案。教學資源(包括師資、教材、教學設備等。)可由企業直接提供,學校提供名額和必要的薪資;企業也可以提供教材設備,學校老師培訓後可以授課。課程由企業和專業老師共同完成,讓企業提供的課程與原有課程體系無縫對接。為了更好地完成企業提供的課程教學任務,本專業教師應及時更新觀念和技能。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和市場對新型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本專業教師必須本著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與時俱進,爭取更多到企業實踐和學習的機會,吸收新知識,學習新技能,把新知識、新技能傳授給我們的學生。同時,企業要設立常駐聯系人,隨時與學校領導教師聯系溝通,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定期舉辦拓展活動,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凝聚力。
2.3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提升競爭力。
學習工作要講究“道”。這個“道”就是做人做事之道。“道”體現的是人的綜合素質。比如在IT企業實習,我的第壹個崗位是駐廠工程師。在資產清查工作中,需要對各保險代理人使用的電腦進行檢查。公司中的每臺計算機都有多個標簽,標簽上有各種數字標記計算機的唯壹身份,包括服務ID、服務標簽、計算機名稱等。檢查時,需要根據原始記錄填寫相應的內容;如有錯誤,既要記錄不同的項目,也要記錄表格中未包括的項目。聽起來並不太難,但是我們做資產清查的時候,正好是保險代理人上班的時間。在開始工作之前,我們需要禮貌地征得他們的同意。而且由於每個人放置和使用機器的習慣不同,有些人喜歡將機器“頭朝下”放置,有些人甚至會在機箱上放很多雜物和裝飾品,所以我們需要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將雜物清除,將機器擺正,才能檢查清楚。可見,在完成這項工作中,必須註意做人做事的方式,必須註意與人溝通交流的技巧。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教育仍然不夠,導致學生在企業的表現與企業的期望相差甚遠。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教育。現在這些課程主要針對大壹新生,我認為職業素質教育應該貫穿整個中職學校。而且要讓學生進入生產壹線觀察、學習、實踐。在制作活動現場,專業老師可以更加形象具體地對學生進行各種專業素質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