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珠海鬥門蓮溪在哪裏?

珠海鬥門蓮溪在哪裏?

鬥門區總面積806平方公裏。總人口為365,438+000萬(2003年)。

區人民政府設在靜安鎮,郵政編碼:519100。行政區劃代碼:440403。區號:0756。拼音:鬥門曲。

編輯本段鬥門概況。

珠海市鬥門區位於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東臨中山市,南接金灣區,西、北與江門市接壤。鬥門縣於1965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於1983年7月劃歸珠海市管轄。2001年4月撤縣設區。全區面積674.8平方公裏,常住人口45萬,其中戶籍人口31.6萬。全區轄5個鎮,100個行政村。是著名的僑鄉,有1.56萬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年平均氣溫為22.1。c、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鬥門區的鐘靈美麗、出眾,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有黃羊山,海拔581米,被譽為“珠江門戶第壹峰”。享譽海內外的皇家溫泉度假村、萬盛鄉村俱樂部;趙祠、張士傑墓、鬥門古街等,極具旅遊和歷史研究價值。金臺寺薄霧籠罩,白藤湖碧藍,燈籠、沙灘、漁歌相呼應,壹派水鄉風情。鬥門區毗鄰港澳,緊鄰珠海機場、珠海港、廣珠輕軌。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朱江高速公路即將開通。廣珠鐵路和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鬥門港是國家壹類口岸,有直達港澳和沿海地區的航線,交通便利,投資環境優越。農業以種植水稻、甘蔗、水產養殖為主,盛產荔枝、芒果、香蕉、龍眼、火龍果等南方水果,擁有賀州蓮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芹菜、天天新玉米、農村有機大米、白礁海鱸等壹批知名農業品牌。工業包括電子、電器、紡織、食品、建材、制糖等支柱產業。目前,偉創力集團、住友化學以及青島啤酒、格力集團、方正科技等國內知名企業相繼落戶鬥門區。商業、房地產繁榮,是珠海西區的商住中心。

編輯此部分的地理位置

鬥門區位於珠三角西南角,即磨刀門和崖門之間。即東經113 0.5 '至113 25 ',北緯21.59 '至22.25 '。車碧島至白蕉七尾交界處,東西最大寬度33.4公裏。總面積674.8平方公裏。

水資源(壹)當地水資源鬥門區降雨量在1100 ~ 3339mm之間,多年平均降雨量1998.8 mm,多年平均徑流深1201 mm,年徑流總量9.3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系數為0.50。鬥門區國土面積11平方公裏,多年平均徑流深度821 mm,淺層地下水總量約5000萬立方米。

(2)客運水資源過境客運水769億立方米。其中磨刀門水道523億立方米,吉特門水道654.38+04億立方米,虎跳門水道654.38+006億立方米。看主要嘉賓水量:全區年均淡水資源約778.8億立方米,人均水量26.65萬立方米。

編輯這段文化教育

鬥門區現有中小學76所,其中公辦小學55所,初中15所,高中(含職校)4所,民辦2所。中小學生69352人,其中小學生37192人,初中生197人,初中生21人,高中生和職校生10088人(不含出國留學人員)。該地區有3,633名公共雇員和354名私營雇員。全區共有幼兒園46所,幼兒12643人,幼兒教師958人。改革開放以來,鬥門區教育工作經歷了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多次受到省市表彰。1983獲得基本實現普及小學教育省級獎;1984獲省校養優秀成果壹等獎;1986被省政府評為學校先進單位;1987獲得省普及初等教育先進單位獎;1990通過省政府驗收,成為全省第二批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合格(最高等級)單位,走在全省先進行列;1992被省裏評為危房改造先進單位;1993被省裏評為中小學實驗室建設先進單位;1999通過廣東省“兩基”工作復查評估驗收。並先後獲得“廣東省普教系統宣傳先進單位”、“廣東省先進辦學單位1999”、“珠海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1991–1995”、“珠海市檔案工作先進獎”等榮譽稱號。鬥門區有113學校,辦學條件差,很多都是麻雀學校。1998以來,大力實施教育資源整合,通過“疏”調整學校布局,促進了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區已有39所學校合並。在此基礎上,標準化學校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從去年到今年初,全區有5所學校通過省校評估;3所學校通過市級學校評估;16學校升格為區級學校。全區共有43所等級學校,其中民族學校1所(區三職校),省級學校8所(區壹中、區實中學、實驗小學、靜安小學、幹塢中心小學、五山中心小學、柳巷中心小學、橫山中心小學),市級學校5所,區級學校28所,等級學校比例為56.8%。為了解決城區初中優質學位不足的問題,區委區政府投資建設了新的實驗中學,壹期招生結束後將達到5000個學位的規模。去年6月,鬥門區幹塢鎮克服重重困難,順利通過省級教育強鎮督導驗收,成為珠海首批廣東教育強鎮,實現了鬥門區的突破。為創建教育強區打好基礎。近年來,鬥門區“九年壹貫制教育”得到鞏固發展,“高等教育”得到大力發展。通過實施“防大流”工作,大力開展扶貧助學工程,“普九”和“普高”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0%,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入學率99.9%,全區高中入學率86.33%。教育教學整體水平得到提高。全區中小學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區中小學德育全部合格,優良率達96%,學生守法率達99.994%。依法辦學水平有所提高。堅持以教學為中心,重視教育內涵發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全區從小學壹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大面積開放計算機教學。高考成績每年都有突破。2005年,全區高考生***1594人,上線率85.33%,高出全市0.73個百分點。其中區壹中指標僅次於市壹中,市二的位置有保障。在教育、科研和各種競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從全局、歷史、戰略上充分認識和深刻理解教育的科學內涵和意義,把發展教育作為壹項德政工程,提出到2006年底創建教育強區,打好教育翻身仗。按照教育強區、教育強鎮無薄弱學校的評估標準,到年底,全區需要新建3所小學:燈籠片中心小學、新西埔小學、鬥門鎮新中心小學(2007年建成);3所中學轉制為中心小學:上橫中學轉制為上橫片中心小學,濂溪中學轉制為濂溪片中心小學,新環中學轉制為新興中心小學;按照先重後急的原則,計劃擴建19所中小學,合並38所學校,將全區76所中小學調整為39所。完成強國創建任務後,全區教育整體水平將進壹步提高,全區教育更加均衡發展,為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新的貢獻。

編輯此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鬥門區轄5個鎮(靜安、白蕉、幹塢、鬥門、連州)。

編輯本段的歷史沿革

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鬥門縣,設立珠海市鬥門區、金灣區。鬥門區轄原鬥門縣8個鎮,分別是井岸、白蕉、幹塢、五山、鬥門、上橫、柳巷、濂溪。

鬥門縣轄10個鎮(靖安、白蕉、幹塢、五山、鬥門、上橫、蓬溪、柳巷、紅旗、平沙),121個村委會,47個居委會。

2000年,鬥門縣轄10個鎮。總人口401529城鎮人口:上橫鎮23583蓮溪鎮13562柳巷鎮19849鬥門鎮41294五山鎮26068幹五鎮19023白蕉鎮61534井岸鎮108074紅旗鎮單位:人)

2003年,白蕉鎮和柳巷鎮合並為白蕉鎮,五山鎮和幹塢鎮合並為幹塢鎮,蓮溪鎮和上橫鎮合並為蓮洲鎮。

  • 上一篇:中國制造業信息化期刊目錄
  • 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幹規定》的決定(2017)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