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優化珠海市營商環境的決定

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優化珠海市營商環境的決定

壹、全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壹流營商環境

本市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問題導向,從市場環境、法治保障、行政審批、政務服務等各個方面改革創新,全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壹流營商環境。同等條件下,在市場主體待遇、規則、標準等方面做到與國內其他城市的最先進做法主動趨同。

市、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第壹責任人。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將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納入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市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制定並不斷完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明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措施和責任。

市發展和改革部門是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協調、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織開展營商環境的考核和監督管理工作。其他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和駐珠單位按照職責做好各自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二、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享有平等待遇,對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的市場主體應當壹視同仁、平等對待。政府采購和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不得設置影響民營企業準入的限制性規定;不得設置明顯超過項目需求的業績門檻;不得以簽署戰略性合作協議等方式,為特定企業在招標投標中謀取競爭優勢;不得設置與企業性質掛鉤的行業準入、資質標準等,確保所有市場主體在公***資源交易活動中獲得公平待遇。

鼓勵和支持中小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和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投標。鼓勵民營企業加強與國有大型總承包企業合作,通過聯合體方式參與本市重大項目建設。引導建立適應中小微企業特性的融資信用評價體系,完善政策支持、風險補償、違約處置等機制,提高企業融資便利度。

各級政府及其有關征管部門應當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對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以及實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接受社會監督,禁止擅自收費、越權收費、超標準收費和重復收費。對依法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有下限標準的,壹般應當按照下限標準征收,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市、區人民政府應依法嚴格規範行業協會商會的收費行為和評比、達標、認證、表彰等活動,重點清理、查處、整頓社會團體違法違規收費行為,依法保障市場主體自主加入和退出行業協會商會的權利。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分類推進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可以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解決或者通過市場機制解決的,不得采取行政審批方式進行管理。對涉及市場主體的審批事項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等管理辦法,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提高審批效率,降低辦事成本。任何機關不得以備案、登記、註冊、年檢、年報、監制、認定、認證、鑒定等方式變相設定行政審批事項。

本市全面推行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度。對審批條件難以事先核實、能夠通過事中事後監管糾正且風險可控的行政審批事項,行政審批機關可以采取告知承諾方式實施行政審批,但直接涉及公***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和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以及依法應當當場作出行政審批決定的行政審批事項除外。告知承諾事項的具體範圍和辦理條件、標準、流程等,由各政府有關部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申請人以書面形式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並按告知承諾書的約定提交相關材料的,應當直接作出行政審批決定。審批部門依法對申請人履行承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申請人未履行承諾的,審批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後仍未滿足條件的,應當撤銷辦理決定,並按照有關規定納入信用信息平臺。

本市支持“壹業壹證”審批模式改革探索,可以將壹個行業準入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壹張行業綜合許可證。企業登記機關應當根據企業自主申報的經營範圍,明確告知企業需要辦理的許可事項,同時將需要申請許可的企業信息通過政務信息***享平臺告知相關主管部門。相關主管部門應當依企業申請及時辦理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並將辦理結果通過政務信息***享平臺即時反饋企業登記機關。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工程建設項目風險分級分類審批和監管機制制度,統壹審批流程,統壹信息數據平臺,統壹審批管理體系,統壹監管方式。市、區兩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應當使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行統壹受理、並聯審批、實時流轉,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審批節點全流程在線辦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對系統的全面使用進行跟蹤督辦。

依托珠海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完善水電氣接入外線工程並聯審批制度,對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實行“容缺受理、並聯審批”。公用事業服務單位不得將工程規劃審批和施工審批作為辦理水、電、氣的前置條件。

全面實行區域評估工作制度,減輕企業負擔,加快建設項目落地。各區人民政府(含功能區)負責統籌開展區域地震安全性、壓覆重要礦產資源、氣候可行性、洪水影響、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地質災害危險性、環境影響、節能、交通影響、文物考古調查勘探、雷電災害等專項評估。市自然資源部門在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前主動向建設單位告知相關建設要求,相應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轉變政府監管方式。

  • 上一篇:職場信息公開的規定是什麽?
  • 下一篇:餐飲收銀系統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