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鄭州客車廠產品滯銷,經營困難,機構改制後成立了全新的宇通客車。當時的車間主任唐玉祥,壹次偶然坐火車出差,讓他萌生了把火車臥鋪搬到客車上的想法,然後進行技術攻關,帶領員工制造出了國內第壹輛臥鋪客車,徹底改變了長途客車的管理思路和理念。
1994年,在整個客車行業銷量下降11.17%的同時,宇通客車銷量增長98%,成為宇通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大膽的創新也讓唐宇翔迅速成為宇通的總經理。隨後幾年,宇通客車以每年50%的銷售增長率快速發展。
壹個老拓荒者失去了他的馬——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001因協作單位零部件技術問題,導致客車發生不同程度事故。剛剛成為宇通董事長的唐宇翔,顯然意識到了企業服務的軟肋。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在加強售前培訓的同時,還下定決心投資654.38+0.2億元,在全國建立20家全資售後服務站。”在唐宇翔的帶領下,宇通客車從傳統生產型轉變為服務型企業。
技術是客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2002年,宇通客車與德國MAN公司建立了全新的現場生產基地。通過這次合作,宇通學到了世界上最高的裝配技術和管理能力,以及六種不同類型的MAN底盤技術。通過參觀MAN公司,唐宇翔看到了外籍工人工作的嚴謹和細致。每個扭矩扳手每月檢查壹次,確保扭矩誤差值不能超過2%。壹旦掉到地上,必須重新檢查,而家政人員是把扳手當錘子用。
在專家面前,他不得不佩服,面對不同水平的家政人員,很難做到這麽高的水準。然而,唐宇翔做了壹個大膽的決定。通過建設信息化的方式,他為企業部署了ERP系統,嚴格控制每壹個生產和銷售環節。可視化管理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以前要十幾個人加班,趕不上財務報表。現在ERP系統壹個人三天就能完成。
完成服務和技術的布局後,最後壹步就是人才。這壹次,唐宇翔的決定讓人瞠目結舌。
徐偉棟曾是伊利液態奶事業部總監。伊利銷售增長率10倍用了三年,他也不認識唐宇翔。他是宇通客車聘請的企業管理公司推薦的。當他來到宇通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每個人都充滿了憂慮。賣牛奶的賣汽車。畢竟勢如破竹,但後來徐偉棟的表現讓所有人都佩服唐宇翔的用人之道。2004年,徐偉棟的銷售額在短短8個月內達到30億,同比增長50%,以此表明賣牛奶的方式仍然適用於賣汽車。
十年壹劍,劍指天下。
從2006年開始,隨著宇通從古巴接下65,438+0,000輛汽車訂單,宇通客車正式走出國門,開始了全球銷售戰略。在建立銷售網絡、技術合作、國外建廠等壹系列動作之後。宇通客車的全球銷量和知名度壹路攀升。
截至2018年末,宇通客車已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64000余輛,全球市場占有率654.38+05%,營業收入3654.38+0.746億元,利潤總額25.47億元。在談到宇通客車的成功時,唐宇翔表示:“宇通取得了客車行業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