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大連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社會貢獻

大連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社會貢獻

加強市場監管,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以食品安全為重點,實施放心肉、放心糧、放心菜、放心水產品工程,大連市農產品檢測指標始終走在全國前列。省政府也在大連召開了食品安全現場會。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傳銷和各種商業欺詐。加大對商標侵權和虛假廣告的打擊力度。同時,積極推進“名牌興市”戰略。中國馳名商標9個,居東北城市之首。積極開展“紅盾護農”活動,凈化農資市場經營環境。2005年,假大豆種子案被國家工商總局列為20起大案要案之壹。國家局推廣“紅盾護農”做法,省局在瓦房店召開現場會。2006年6月,出臺了33條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優惠政策,受到農民和地方政府的好評。

加強工商文化建設,推進理念創新和服務創新。

通過確定“工商文化建設年”主題活動,舉辦高水平的“工商行政文化”論壇,不斷升華建設服務型工商的實踐和理念。著眼大連經濟發展與時俱進。實施的市場準入政策走在了全國的前面。近年來,該市每年新發展的私營企業超過1萬家。建立了大登記監管制度,實行登記員、限時承諾和大項目跟蹤服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將個體工商戶登記權限下放至該所,外商投資企業初審權限下放至分局;將企業名稱核準、變更、設立時間由法定的710、30個工作日分別縮短至1、3、5個工作日。連續三年開展“千家民營企業攜手萬名下崗職工再就業”活動,建立再就業支持中心和下崗職工再就業綠色通道。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20多萬人,減少下崗職工各項費用近千萬元。

加強“陽光所”建設,深化政務公開,規範執法行為。

全系統開展了“陽光所”建設活動,使工商所收費和處罰實現了民主公開。“陽光所”被市紀委評為創新品牌。《遼寧日報》、《人民日報》先後報道了我院建設“陽光院”、深化政務公開、助推軟環境建設的實踐。

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提高幹部綜合素質。

抓住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關鍵,突出以“三個代表”為主要內容的政治理論培訓;抓住依法行政這個核心,突出工商管理法律法規學習,全系統執法幹部全部持證上崗;把握信息社會發展趨勢,計算機知識學習突出,1712公務員取得計算機中級證書。

  • 上一篇:十大伺服電機品牌
  • 下一篇:大學生創業計劃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