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大數據助力智能化管理

大數據助力智能化管理

“園區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它不僅成為中國經濟的載體和平臺,也為中國工業經濟發展探索了壹條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21-2023)》中提到,培育壹批綜合實力強的安全服務龍頭企業,建設壹批工業互聯網安全創新示範園區,做好工業互聯網園區網絡建設。

恰逢新壹輪工業革命將數字技術和工具帶入工業產業發展,使制造業從業者能夠簡單有效地利用數字技術,使信息技術從業者能夠深入理解工業需求和文化,最終輸出數字制造知識和資產,讓對制造業本身不那麽精通的人也能通過這些數字資產挖掘出新的服務和使用,並產生增值。這與園區經濟轉型的需求不謀而合。

互聯網與園區的價值融合,可以充分發揮園區資源聚集、基礎設施集中建設的規模優勢,以及園區集中管控、精細服務的優勢。同時,園區可以幫助工業互聯網打通其使用的“最後壹公裏”,園區也可以收獲互聯網盈利模式。

因此,上海化學工業園融合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科技、智能、生態變革勢在必行。

上海化學工業區於1996年獲準建立。它位於上海南部,杭州灣北岸,橫跨金山區和奉賢區,規劃面積29.4平方公裏。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國家循環經濟先進單位。園區創造性地提出並實踐了“產品與項目壹體化、公用事業壹體化、物流與輸送壹體化、環保壹體化、管理與服務壹體化”的發展理念,形成了資源高度集約、效益集中的大型化工生產模式。超過80%的企業原材料/產品供應鏈在園區內實現閉環。

目前,德國巴斯夫、科斯特龍、贏創等國際化工巨頭,美國亨斯邁,中國石化、華誼集團、高橋石化等大型骨幹企業,以及荷蘭皇家沃爾堡集團、法國液化空氣集團、蘇伊士集團等世界知名配套服務企業已連續多年入駐園區,與園區形成了良好的互助***贏發展態勢。

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定制化大數據雲計算中心。

園區內有上海化工園區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是“4S”工業園定制的大數據雲計算中心,融合了中國電信雲網整合的力量和上海化工園區的規劃。大數據雲計算中心采用雲計算技術,統籌利用現有IT資源和條件,為上海化學工業區管委會各部門統壹建設和提供基礎設施、支撐軟件、使用功能、信息資源、運行保障、信息安全等服務。

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開放的雲架構和充分的可擴展性。采用政務雲相同框架建設標準,連續多年通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保護審核。具有靈活的定制化調整和開發能力,可同時滿足園區多家企業多樣化的實際使用需求。同時,在園區管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園區部分企業自主開發使用了企業級大數據平臺。

搭建大數據平臺和輔助決策系統。

實現“三個預期”的深入使用

園區內搭建大數據平臺,基於化學工業區接口交互標準和化學工業區數據目錄標準進行數據采集和交互服務。B

此外,園區推進綜合業務監管輔助決策系統建設,以園區各種感知和業務數據為基礎,以融合數據分析引擎為核心,以園區管理者、經營者、企業等主體的服務需求為導向,為智能決策提供有力支撐,提高決策效率,開展“三預測”(預測、預警、預報)深度使用。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原則是“統壹設計、分期建設、有序推進”。壹是完成平臺基礎架構,基本形成數據治理架構,實現數據可視化分析展示,開展輔助決策工作。然後完善平臺的功能,不斷擴展平臺連接的業務系統/數據,提供深度感知和智能決策服務。

輔助決策系統實現了園區整體業務運營的總覽,對業務場景的8個核心指標和業務狀態進行了設計、融合、分析和實現,***計29類。它采用逐級細化的可視化展示方式,業務數據的粒度由粗到細,實現了業務監管的分層決策模式。結合2D/3D GIS技術的使用,實現了工業互聯網園區業務管理“壹張圖”。

挖掘典型使用場景推進工業互聯網園區建設

園區內外生產性、生活性服務企業涉及原材料進出口、儲罐儲存、運輸管廊運維、汙水處理、熱力供電等公***功能。企業積極響應工業互聯網園區建設,形成典型的數字化使用場景,具體如下。

(1)數字結對。基於“GIS數字孿生”等技術,構建園區化工材料、能源材料輸送管廊三維可視化數字化管理平臺。結合智能傳感器實現管廊的智能化管理,將企業運營、安全、生產、財務等多業務維度指標統壹可視化展示。

(2)資產管理。對公用事業服務企業相關資產進行數字化識別、快速盤點、精準定位、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使用,實現資產的可管、可控、增值。

(3)智能巡檢。基於懸浮軌道機器人、地面行走機器人、集成IOT傳感終端等。實時感知和監控管道和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形成壹體化的空中和地面檢測網絡。

(4)熱電平衡。針對園區內多家企業對供汽穩定性的高要求,搭建了蒸汽配額交易平臺,平衡不同企業間因生產峰谷和配額利用率差異造成的供汽不穩定或浪費,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和資源優化。

(5)環境監測。基於生產企業

業廠內物聯網和園區廣域網的覆蓋,建立多源環保汙控數據集成監控體系,實現對園區內重點企業、重點區域的汙染源狀態、排放數據及環境質量數據的實時監測與預警。

另外,園區充分發掘主體化工生產型企業智慧化建設的內在動力,引導、鼓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加大投入,開展技術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目前已形成生產過程管理信息化、生產過程工藝自動化、智能巡檢/運維、能源管理、智能輸送、視頻監控等工業互聯網使用場景。

打破園區數據孤島,園區管理運營更上壹層樓

上海化學工業區實現了普通政務雲與園區使用、醫療生產力系統、公安封閉系統、物聯網及視頻系統的融合,在確保數據安全和使用順暢的情況下保持了原有的個性化資源需求。目前,園區各類項目上雲超過20個,資源使用率超過85%;平臺運行平穩,總體可用率超過99.99%;使用部署時間從原來的3~6個月縮短為3~5天;等級保護三級評測達到90分以上,未出現信息安全問題。

上海化學工業區數據平臺將采集的8200萬余條數據歸入3類、15項、21目、256細目的數據體系中,在此基礎上形成7大主題庫和256個業務庫,通過API為各類使用提供了430個數據元素。平臺的建設初步打破了管委會、公用工程服務企業和生產企業間的信息孤島,可以為園區管理運營的各個領域提供快速、有效的決策支持,為上海化學工業區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新的洞察力,提升園區治理、運營和公眾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專家推薦語

上海化學工業區建設之初開創性地提出了“五個壹體化”的發展理念,引領帶動全國石油和化工園區的發展。園區進行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建設,將普通政務雲與園區使用充分融合,搭建智慧決策平臺,匯集各類業務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和可視化展示,服務於園區不同客戶,提升園區運營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對於全國範圍內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及工業園區具有較高的可借鑒性和可復制性。

相關問答:系統軟件,支撐軟件,使用軟件怎麽區分?

系統軟件用於管理計算機資源,並為使用軟件提供壹個統壹的平臺。 使用軟件則在系統軟件的基礎上實現用戶所需要的功能。支撐軟件是支撐各種軟件的開發與維護的軟件,又稱為軟件開發環境。它主要包括環境數據庫、各種接口軟件和工具組。著名的軟件開發環境有IBM公司的Web Sphere,微軟公司的***.NET等。包括壹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編譯器,數據庫管理,存儲器格式化,文件系統管理,用戶身份驗證,驅動管理,網絡連接等方面的工具)。

  • 上一篇:原告在訴訟過程中可以將債權轉讓給第三人嗎?
  • 下一篇:單位所屬行業怎麽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