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丹東在中國的哪個省?

丹東在中國的哪個省?

地理位置丹東是遼寧省下轄的直轄市,也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e 124 22′N40 08′位於東南鴨綠江與黃海交匯處,遼東半島經濟開放區東南鴨綠江與黃海交匯處。它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接鞍山和營口,西南連大連,北連本溪。丹東東西最大水平距離196公裏,南北最大垂直距離160公裏,總面積14981.4平方公裏。市轄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市區面積563平方公裏。市區依山傍水,呈帶狀分布。丹東大陸海岸線長120公裏,沿海有大鹿島、國後島等島嶼。市人民政府設在振興區。大部分是漢族、滿族和回族。

38億年至18億年前,丹東地區有壹片原始古陸。1982年發現的“千陽人”頭骨化石表明,早在1.8萬年前,丹東就有原始母系氏族時期的先民。東港市馬家店鎮三家子村後瓦果園古村遺址表明,丹東地區的先民在6000年至7000年前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寬甸下蘆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鎮安區九連城風景名勝區龍頭村等多處遺址證明,先民在3500年至4000年前進入青銅器時代。

丹東地處祖國邊陲,歷代都是軍事要塞。唐堯屬於青州,虞舜屬於潁州。戰國時期是燕國的東部邊疆。西漢時,在Xi安設平縣、科恩·武茨縣;唐元年,安東設總章,廖健設宣州、開州、周目、淶源。金代屬石素府路(今鎮安區九連城鎮)管轄;到了元代,在金制中確立;明朝時隸屬遼東。

1618年,後金采取定邊政策,在贊河和鳳凰城門口築起柳條邊界,禁止在邊界外農耕、畜牧、漁獵、伐木、開礦,使丹東成為不毛之地,嚴重損害了經濟文化的發展。1689年以後,清政府實行邊界延伸政策,逐漸發展起來。隨著山東、河北等地漢族人數的增多。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區”的豐富資源“歸化流民”,並允許將耕地提升為署。到1874年規定“東部地區壹律封閉”,並於1875年在安子山設立,以促進該部納稅。1876年,清政府設安東縣、岫巖府、鳳凰廳。次年,設立寬甸縣,以鳳凰堂為首都,轄岫巖、安東、寬甸三縣。至此,邊境地區自然發展的歷史已經結束。丹東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為丹東城市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安東縣長辦公室設在沙河。第壹個轄區是64卡,後來改成了49卡。政府建立後,漢人大量入關種植、伐木、經商,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經濟發展。1903年開埠通商,隨著鴨綠江水運的發展,逐漸成為東北東部木材、糧食、山貨、柞蠶的集散地。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采油、木材加工、絲綢業三大產業,柞蠶、糧油、山貨、藥材等20多個行業,出現了糧食市場、菜市場、魚市、蠶繭市場、柴草市場等許多專業市場。到1927年,城市人口從建市時的不足2000人發展到10多萬人,流動人口大量存在。

1907年,安東縣隸屬奉天。1914年屬東區道管轄。1929年屬遼寧省,壹級縣。

九壹八事變第二天,日軍入侵安東、豐城。當年12月15日,日偽改遼寧省為奉天,安東縣為奉天治下的甲類縣。5438年6月+1934年10月,偽滿洲國將東北四省劃分為14個省,其中新增的安東省轄安東、鳳城、賽馬、寬甸等12縣,並設在安東縣,因此安東成為安東省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1937年12月,偽滿洲國建立安東市。安東市與安東縣分開,與安東縣同屬於安東省。市區分為金堂、元寶、中興、鎮安、浪頭、大和、旭日7個區。

九壹八事變後,有反帝愛國傳統的安東人民異口同聲,人人響應。鳳城縣、李起義,寬甸縣張海川起義,安東縣李振元、陳友年起義,抗日救亡鬥爭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勢。1934年後,楊靖宇率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壹軍獨立師(後改名為東北抗日聯軍)挺進寬峰北部山區,開辟抗日遊擊根據地。抗聯和誌願軍的頻繁進攻,沈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抗日救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 * *生產黨領導的軍隊進入安東。11月初,接受日本傀儡政權,成立安東省、安東市、安東縣、鳳城縣、馬賽縣、寬甸縣政府。安東市區分為中環、鎮江、中興、元寶、金堂、鎮安、浪頭七個區。1946年3月和1947年11月,安東縣九連城風景名勝區和五龍北區先後劃歸安東市。1946年6月,成立遼南省第二專署(兼安東市壹支隊),隸屬遼南省,轄安東、孤山兩縣。11月改為安東省。次年3月,撤銷第二派出機構,安東市、安東縣、孤山縣直屬於安東省管轄。1949年5月,遼東省成立,安東市隸屬遼東省。安東是安東省和遼東省的省會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中國成立後,安東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鬥爭的最前線,被譽為英雄人物。安東,被稱為英雄之城。安東在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壹化三變”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安東人民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中,極大地發展了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

1954年9月,遼東、遼西兩省合並為遼寧省,安東市隸屬遼寧省。1956年4月,元寶、鎮安並入元寶區,振興、中環並入振興區。7月,九連城風景名勝區、五龍背並入五龍背區,浪頭、湯池並入浪頭區。1957年7月,撤銷浪頭、五龍背兩區,建立郊區。1958年12月,安東、鳳城、岫巖、寬甸劃歸安東市,實行市管縣體制。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安東更名為丹東。意思是紅色東方的城市。安東縣改名為東溝縣。2月,振興區更名為振興區。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丹東經歷了“文革”動亂。這期間,元寶區更名為宏偉區。丹東下轄振興、宏偉、郊區三個區和東溝、鳳城、岫巖、寬甸、莊河、桓仁六個縣。1968年12月,莊河縣和桓仁縣分別劃歸大連市和本溪市。

1978年以後,在十壹屆三中全會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下,全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壹個又壹個輝煌成就,使丹東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區行政機構也發生了變化。第壹,恢復元寶區的稱號。

1980年6月,郊區改稱振安區。

1985年後,岫巖、鳳城、寬甸三縣先後改為滿族自治縣。

1992年2月,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

1993年6月和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東溝縣設立東港市,鳳城滿族自治縣相繼撤銷。至此,丹東下轄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設立國家級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

1992年,國家設立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是14國家邊境經濟合作區之壹。2005年5月,邊境合作區改為江灣合作區。

2000年,首屆“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旅遊節”在中朝界河鴨綠江口拉開帷幕。

2006年,隨著遼寧“五點壹線”沿海開放戰略的提出,丹東作為中國海岸線的北方起點,經遼寧省委、省政府批準正式成立,成為遼寧“五點壹線”沿海開放戰略中的重要壹點。

江城丹東氣候宜人,環境優雅,風景秀麗;鴨綠江碧波蕩漾;中朝友誼橋雄偉挺拔;錦江山、鴨綠江、國門、濱江公園四季都很美;鳳凰山雄偉美麗;青山溝很美;五龍背,東塘溫泉;大孤山古建築群堅固高聳,大鹿島因甲午戰爭而聞名。萬裏長城東端的起點虎山長城,就在山上;雄偉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和五龍背榮軍療養院是愛國主義和傳統教育的好基地。幹凈整潔的城市街道到處是銀杏花和杜鵑花,長江沿岸的經濟合作區是觀光的好地方。丹東地區保存完好的自然風貌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北面是青山疊障,南面是與黃海相連的壹望無際的良田。1000多條河流和50多座水庫盤根錯節地分布在群山、丘陵和平原之間。多變的地形、豐富的動植物、火山、瀑布、溫泉、河海、島嶼構成了無數奇異的景觀。明代萬裏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反映朝鮮戰爭50年史實的抗美援朝紀念館、萬裏北端海疆界碑、槍林彈雨的鴨綠江大橋、中朝交界的鴨綠江,在國內外頗有影響。原始村落、古城池、古戰場遺址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丹東交通順暢,通訊方便,物產豐富,輕工業發達,經濟基礎雄厚。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溫泉眾多,宜寒宜暖,森林覆蓋率54%。

丹東作為東北地區東部的出海通道和遼東半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丹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丹東建設成為東北東部現代化沿海港口城市”的未來發展定位。全市人民熱情高漲“建設東北東部區域性物流中心,形成加工制造、特色農業、電力能源三大基地,發展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化工醫藥、紙及紙制品、電力和以旅遊、物流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等八大重點產業,

  • 上一篇: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和未來展望
  • 下一篇:德比軟件(上海)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