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東營的地理環境

東營的地理環境

東營市地處華北坳陷區之濟陽坳陷東端,地層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巖群,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和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奧陶統、誌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統及中生界三疊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東端)、車鎮凹陷(東部)、義和莊凸起(東部)、沾化凹陷(東部)、陳家莊凸起、東營凹陷(東半部)、廣饒凸起(部分)等。

地勢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為28米(大沽高程,下同),東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為11米,東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為1/7000。黃河穿境而過,背河方向近河高、遠河低,背河自然比降為1/7000,河灘地高於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懸河”。東營市微地貌有5種類型:古河灘高地,占東營市總面積的4.15%,主要分布於黃河決口扇面上遊;河灘高地,占東營市總面積的3.58%,主要分布於黃河河道至大堤之間;微斜平地,占東營市總面積的54.54%,是崗、窪過渡地帶;淺平窪地,占東營市總面積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於古河灘高地之間,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於微斜平地之中、緩崗之間和黃河故道低窪處;海灘地,占東營市總面積的27.05%,與海岸線平行呈帶狀分布。 黃河東營段上起濱州界,自西南向東北貫穿東營市全境,在墾利縣東北部註入渤海,全長138公裏。

東營市除黃河外***有骨幹排水河道30條。以黃河為分界線,黃河以南屬淮河流域,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陽河、泥河子、預備河,支脈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溝、廣蒲河、五幹排,廣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東營河、老廣蒲河、五六幹合排、六幹排,永豐河及其支流三排溝,張鎮河、小島河20條河流;黃河以北屬海河流域,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馬新河,沾利河,草橋溝,草橋溝東幹流,挑河,神仙溝及其支流新衛東河10條河流。 東營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快速匯總結果顯示:常住人口為203.53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79.32萬人相比,十年***增加了24.21萬人。增長13.50%,年均增長1.27%。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如下:

家庭戶人口

東營市常住人口中***有家庭戶 67.91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89.25萬人,占總人口的92.98%,平均家庭戶規模為2.79人,比2000年的3.73人減少了0.94人。

性別構成

東營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03.08萬人,占總人口的50.65%;女性為100.45萬人,占總人口的 49.3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4.21下降為102.62。

年齡構成

東營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 31.69萬人,占15.57 %,15-64歲的人口為153.70萬人,占75.5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14萬人,占8.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2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比重上升了1.7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54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東營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為29.04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 受教育程度的為35.60萬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為70.69萬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為45.03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具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的由5738人上升為14268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的由15994人上升為17493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3710人上升為34733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由27189人下降為22124人。

東營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的人)為9.94萬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6.17萬人,文盲率由8.99%下降為4.89%,下降了4.1個百分點。

人口分布 東營市常住人口分布 東營區 75.67萬人 河口區 24.76萬人 墾利縣 24.23萬人 利津縣 28.12萬人 廣饒縣 50.75萬人 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30.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0%。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23.99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345.08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961.42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的3.6:69.5:26.9調整為3.6:68.4:28.0。人均生產總值163982元,增長9.4%。

物價水平低位運行。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升1.4%。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升2.5%,消費品價格上升1.1%。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上升1.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2.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2%。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新增城鎮就業4.4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4.0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9998人,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2.0%,低於2.4%的全年控制目標。

市場主體發展良好。年末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0.32萬戶,比上年增長21.8%;註冊資本(金)2400.58億元,增長29.7%;戶均註冊資本(金)232.66萬元。其中,年末實有各類企業2.94萬戶,增長25.9%;註冊資本(金)2296.21億元,增長29.3%;戶均註冊資本(金)780.54萬元。全年新增各類企業6496家,比上年增長81.7%。其中,新增私營企業6360家,增長90.9%。 農林牧漁業增勢平穩。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3.17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農業總產值99.55億元,增長4.0%,林業總產值2.14億元,下降0.1%,畜牧業總產值65.29億元,增長0.6%,漁業總產值55.87億元,增長6.8%,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20.32億元,增長9.7%。

糧食喜獲豐收,棉花產量恢復性增長。糧食播種面積218.05萬畝,比上年增長12.7%;糧食總產量93.61萬噸,增長29.5%。其中,夏糧播種面積93.80萬畝,增長19.8%;夏糧總產量41.02萬噸,增長20.3%;秋糧播種面積124.25萬畝,增長7.9%;秋糧總產量52.59萬噸,增長37.6%。棉花播種面積158.62萬畝,下降17.4%;棉花總產量11.55萬噸,增長21.0%。

林業發展良好。完成造林面積12.29萬畝,下降0.7%。其中,人工造林面積10.17萬畝,下降2.4%。森林資源配置結構繼續優化調整。保持鄉土樹種占較大比重,全年新營造林鄉土樹種面積9.99萬畝,占造林面積的81.3%。混交林比重為42.5%,較2013年提高6個百分點。

畜牧業生產波動較大。肉蛋奶總產量59.35萬噸,與上年持平。其中肉類總產量23.31萬噸,下降15.4%;奶類總產量23.30萬噸,增長24.5%;禽蛋產量12.74萬噸,下降2.8%。豬、牛、羊、家禽存欄、出欄下滑明顯。

漁業生產穩定增長。水產品總產量55.18萬噸,增長5.9%。其中,海水產品產量45.07萬噸,增長7.7%;淡水產品產量10.11萬噸,下降1.2%。水產養殖面積196.00萬畝,增長2.6%。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深入實施農業主導產業振興規劃,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60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707家,註冊登記家庭農場502家。 工業企業發展壯大。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21家,比2013年末增加57家。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229家,增加29家;過100億元的企業27家,增加3家。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3584.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地方工業總產值12447.51億元,增長16.1%。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4%,其中地方工業增加值增長15.3%。34個工業行業大類中25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71.4%。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08.20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地方項目完成投資2430.82億元,增長17.1%。分產業看,第壹產業投資74.15億元,增長13.2%;第二產業投資1661.39億元,增長14.1%;第三產業投資972.66億元,增長20.0%。從到位資金情況看,全年到位資金2549.18億元,增長13.9%。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38.5%,國內貸款增長18.3%,自籌資金增長11.6%,其他資金增長31.4%。

房地產市場穩定運行。房地產開發投資198.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住宅投資147.93億元,增長8.8%;辦公樓投資21.21億元,增長32.6%;商業營業用房8.75億元,增長4.0%;其他投資20.56億元,增長33.8%。房屋施工面積1336.4萬平方米,增長5.7%;房屋竣工面積377.3萬平方米,增長4.7%。商品房銷售面積334.9萬平方米,下降12.7%;房屋銷售額166.22億元,下降11.5%。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紮實推進。全年新開工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2.08萬套(戶),開工任務完成率為184.2%,連同往年結轉項目基本建成1.76萬套(戶),基本建成任務完成率為214.3%。

建築業生產呈趨降態勢。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224家。其中,壹級建築企業15家,比上年增加1家。建築業總產值320.08億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築業總產值94.28億元,下降18.0%;非國有企業建築業總產值225.80億元,增長8.4%。 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9.06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439.04億元,增長11.9%。從城鄉市場看,城鎮零售額579.86億元,增長12.6%;鄉村零售額79.20億元,增長12.5%。從行業結構看,批發零售業支撐作用明顯。批發業實現零售額95.57億元,增長10.9%;零售業實現零售額513.26億元,增長12.9%;住宿業實現零售額5.25億元,增長11.4%;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4.98億元,增長12.2%。

外貿進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完成進出口132.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進口71.61億美元,增長3.3%;出口60.95億美元,增長5.1%。按貿易方式劃分,加工貿易出口37.08億美元,下降4.7%,壹般貿易出口22.35億美元,增長22.4%。從出口市場情況看,對亞洲地區出口23.78億美元,增長5.8%;對歐洲出口10.93億美元,增長8.6%;對北美出口12.23億美元,增長10.1%;對非洲出口5.17億美元,下降12.1%。從重點產品出口情況看,輪胎出口35.76億美元,下降1.2%;石油機械裝備出口9.84億美元,增長14.8%;化工產品出口4.74億美元,增長37.2%,電解銅出口2.33億美元,增長49.8%。

利用外資水平進壹步提高。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9家。實際到賬外資2.20億美元,增長13.8%。承接服務外包合同200份,合同金額1.17億美元,執行金額0.92億美元。其中,承接離岸外包合同126份,增長11.5%,合同金額0.99億美元,執行金額0.86億美元;承接在岸外包合同74份,合同金額0.18億美元,執行金額0.06億美元。

對外經濟合作積極推進。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3.41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26億美元。外派勞務1462人。新批境外投資企業(機構)45家,中方協議投資額2.6億美元,增長99%。 財政收支結構漸趨優化。實現市級公***財政預算收入206.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稅收收入160.81億元,增長13.2%,占公***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0%,比2013年提高0.7個百分點;非稅收入45.42億元,增長8.9%。地方財政支出241.36億元,增長3.9%。財政支出傾向民生領域。其中,交通運輸支出增長32.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27.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25.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1.4%,教育支出增長5.1%。

金融市場活躍,整體發展水平提高。年末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300.09億元,比年初增加452.08億元。其中,單位存款余額1994.21億元,比年初增加307.43億元;個人存款余額1219.62億元,比年初增加132.8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600.04億元,比年初增加438.7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845.50億元,比年初增加277.78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714.22億元,比年初增加153.43億元。

保險業加快發展。全年保費收入61.87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4.60億元,增長16.2%;人壽險保費收入37.27億元,增長21.2%。全年賠付額13.28億元,增長1.3%。其中,財產險賠付額11.50億元,下降1.4%;人壽險賠付額1.77億元,增長29.0%。

  • 上一篇:電子商務/電子商務
  • 下一篇:2016最新新疆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