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善我國口腔醫學學位制度,加速培養口腔醫學高層次人才,提高口腔臨床醫療隊伍的素質和口腔臨床醫療工作水平,以適應社會對高層次口腔臨床醫師的要求,特此設置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Master of StomatologicalMedicine,S.M.M)。
*院校排名
口腔醫學考研院校排名,排名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四川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報考條件
1、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團結協作,身心健康,願獻身於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口腔醫學事業。
2、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和思維能力,能獨立處理本學科(指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科學、口腔正畸學等,以下同)領域內的常見病,達到衛生部頒發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試行辦法》中規定第壹階段培訓合格的臨床工作水平。
3、掌握口腔臨床醫學較寬廣的基礎理論和較系統的專業知識。
4、能結合臨床實際,學習並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壹篇學位論文並通過論文答辯。
5、掌握壹門外國語,具有較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
*考試大綱及命題要求
壹、口腔解剖生理學
(壹)緒論
1.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內容
2.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學習方法
(二)牙體解剖學
1.恒牙外形特點
2.恒牙內層解剖特點
3.乳牙外形特點
4.乳牙內層解剖特點
5.牙體形態的生理意義
(三)牙咬合與頜位
1.牙列形態特點
2.咬合形態特點
3.頜位的概念
4.三個基本頜位的定義、形成機制及臨床意義
(四)下頜運動
1.開閉口運動
2.側向咬合運動
3.前伸與後退運動
4.下頜邊緣運動
(五)咀嚼功能
1.咀嚼過程分期與咀嚼周期
2.咀嚼運動與牙合運循環
3.咀嚼中的咬合關系
4.咀嚼中的肌功能活動
5.牙合力與咀嚼效率
(六)骨學
1.上頜骨、下頜骨,位置、形態結構特點及臨床意義
2.蝶骨、腭骨、顳骨,結構特點及意義
(七)肌學
1.表情肌、咀嚼肌,起止、功能、神經支配
2.頸部肌肉分層、筋膜間隙
(八)關節
顳下頜關節組成、運動、韌帶及其意義
(九)脈管學
1.頸外動脈、鎖骨下動脈,走行、分支及特點
2.面靜脈、下頜後靜脈、翼靜脈叢、頸內靜脈的位置、收集、交通
3.胸導管頸段走行特點及收集
4.頸內、頸外動脈的交通及其左右的吻合
5.顱內、外靜脈交通
6.頭頸淋巴結群位置、收集
(十)唾液腺
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位置特點
(十壹)神經
1.三叉神經、面神經的纖維成份及其來源、分布
2.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經的纖維成份及其來源、分布
3.頸叢組成、分支、分布
4.頭頸部植物神經來源、分布
(十二)頭部局解
1.唇、舌、頰的組成及其動脈、靜脈、特點
2.面部蜂窩組織間隙及其通連
3.腮腺咀嚼肌區、面側深區、解剖特點。
(十三)頸部局解
1.下頜下三角、頸動脈三角、頸根部應用解剖
2.頸段氣管、頸後三角局部解剖
3.顱頂及顱底內面解剖特點
二、口腔組織病理學
(壹)口腔頜面部發育
1.神經脊、鰓弓和咽囊
2.面部的發育
3.腭的發育
4.舌的發育
5.頜骨的發育
(二)牙的發育
1.牙胚的發生和分化
2.牙體組織的形成
(三)牙體組織
1.釉質
2.牙本質
3.牙髓
4.牙骨質
(四)牙周組織
1.牙齦
2.牙周膜
3.牙槽骨
(五)口腔黏膜
1.口腔黏膜的基本組織結構
2.口腔黏膜的分類及結構特點
(六)涎腺
1.涎腺的壹般組織結構
2.涎腺的分布及其組織學特點
(七)牙結構異常
(八)齲病
1.齲病的發病機制和病因學說
2.齲病的組織病理學
(九)牙髓病
1.牙髓炎
2.牙髓變性和壞死
3.牙體吸收
(十)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
2.慢性根尖周炎
(十壹)牙周組織病
1.牙齦病
2.牙周炎
3.發生在牙周組織的其他病理改變
(十二)口腔黏膜病
1.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變化
2.常見的口腔黏膜病病理變化
(十三)頜骨疾病
1.常見的頜骨非腫瘤性疾病
2.常見的頜骨非牙源性腫瘤
(十四)涎腺非腫瘤性疾病與涎腺腫瘤
1.涎腺非腫瘤性疾病
2.涎腺腫瘤
(十五)口腔頜面部囊腫
1.牙源性囊腫
2.非牙源性囊腫
3.口腔、面頸部軟組織囊腫
(十六)牙源性腫瘤
1.良性牙源性腫瘤
2.惡性牙源性腫瘤
三、口腔內科學
口腔內科學包括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
牙體牙髓病學
(壹)齲病
1.病因及其發病機制
(1)牙菌斑的結構及組成
(2)影響齲病發生和發展的有關因素
2.齲病的臨床特征和診斷
3.齲病治療
(1)窩洞制備的基本原則
(2)深齲的治療
(3)並發癥及其處理
(二)牙體硬組織非齲性疾病
1.牙結構異常
2.牙形態異常
3.牙慢性損傷
4.牙本質過敏癥
(三)牙髓和根尖周病
1.牙髓、根尖周組織生理特點
2.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3.牙髓、根尖周病的分類
4.牙髓、根尖周病臨床表現和診斷
5.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療
(1)活髓的保存治療
(2)感染牙髓的治療方法
6.根管治療術
(1)髓腔應用解剖
(2)根管治療術的主要步驟及其原則
(3)並發癥及處理
牙周病學
(壹)牙周組織的應用解剖和生理基礎
1.牙周組織的應用解剖和生理
2.牙周組織的結構和代謝特征
(二)牙周病的病因學及發病機制
1.牙菌斑的概念及致病機制
2.牙周病的局部促進因素,全身易感因素
(三)牙周病的分類、臨床表現及診斷
(四)牙周炎伴發病變的臨床特點、診斷及治療原則
(五)牙周病與全身健康關系
(六)牙周病的預後判斷和治療計劃的擬定
(七)牙周基礎治療內容和方法
(八)牙周病藥物治療原則
(九)牙周病的手術治療
1.牙周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
2.常見牙周手術適應證、禁忌證和手術方法
(十)牙周病的預防和療效維護內容
口腔黏膜病學
(壹)口腔黏膜結構及臨床病損特點
(二)常見口腔黏膜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1.感染性疾病
2.變態反應性疾病
3.潰瘍類疾病
4.大皰類疾病
5.斑紋類疾病
6.肉芽腫性疾病
7.唇舌疾病
(三)性傳播病、艾滋病及全身系統疾病的口腔表征
四、口腔頜面外科學
1.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檢查
2.口腔頜面外科麻醉,鎮痛及重癥監護
3.牙及牙槽外科,種植外科
4.口腔頜面部感染
5.口腔頜面部損傷
6.口腔頜面部腫瘤
7.唾液腺疾病
8.顳下頜關節疾病
9.口腔頜面部神經疾患
10.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
11.牙頜面畸形
12.口腔頜面部後天畸形和缺損
五、口腔修復學
(壹)緒論
1.修復前的臨床檢查與診斷
2.修復治療計劃
3.修復前的準備與處理
(二)印模與模型技術
1.印模技術
2.模型技術
(三)嵌體
1.嵌體種類
2.嵌體適應證
3.嵌體預備的各項基本要求
(四)樁冠、樁核冠
1.適應證
2.樁核修復的牙體預備方法及要求
(五)全冠
1.全冠的種類、適應證、禁忌證
2.各類全冠的臨床特點
3.全冠修復的固位原理及抗力要求
(六)牙列缺損的固定義齒修復
1.固定義齒的修復方式與類型
2.固定義齒修復的生理基礎
3.固定義齒的修復設計與基牙選擇
4.固定義齒修復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七)牙列缺損的可摘局部義齒修復
1.可摘局部義齒的適應證、優缺點
2.可摘局部義齒的類型及支持方式
3.牙列缺損修復類型及選擇
4.可摘局部義齒的組成及作用
5.牙列缺損及可摘局部義齒的分類
6.可摘局部義齒的設計
7.可摘局部義齒的戴入與戴入後出現問題的處理
(八)覆蓋義齒
1.覆蓋義齒的生理學基礎、優缺點、適應證、禁忌證
2.覆蓋基牙的處理及其利用方式
(九)附著體及套簡冠義齒修復
1.附著體及套筒冠義齒的適應證、禁忌證
2.附著體及套筒冠義齒的組成及分類
3.附著體及套筒冠義齒的修復特點
(十)全口義齒
1.牙列缺失後的口腔內軟硬組織變化特點
2.全口義齒的固位和穩定
3.印模與模型要求
4.頜位關系記錄
5.全口義齒戴入
6.戴牙後常見問題及處理
(十壹)種植義齒
1.種植義齒的組成和結構
2.種植義齒的種類
3.種植義齒的修復治療原則
4.種植修復並發癥及其防治
(十二)粘接修復技術
1.粘接形成的機制
2.粘接貼面修復技術
(十三)其它特殊修復
1.頜面缺損修復的特點
2.牙合與咬合病的修復治療原則
3.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常見修復治療方法
4.牙周疾病的修復治療適應證、治療原則
5.牙科CAD/CDM系統的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 考試形式
壹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 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 滿分300分,分值比例
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 約25%
口腔內科學 約25%
口腔頜面外科學 約25%
口腔修復學 約25%
四 題型比例
名詞解釋 約20%
單項選擇題 約20%
多項選擇題 約20%
論述題 約40%
五 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書目以衛生部“十壹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教材、供口腔醫學類專業用為主。
①《口腔解剖生理學》,皮昕主編,第六版
②《口腔組織病理學》,於世鳳主編,第六版
③《口腔頜面外科學》,邱蔚六主編,第六版
④《口腔修復學》,趙銥民主編,第六版
⑤《牙體牙髓病學》,樊明文主編,第三版
⑥《牙周病學》,孟煥新主編,第三版
⑦《口腔黏膜病學》,陳謙明主編,第三版
*學位論文/授予
申請人必須通過學位課程考試、臨床能力考核和學位論文答辯。由學位授予單位的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
1、學位課程考試:考試科目包括政治理論、專業課及基礎理論課,總門數不少於5門。由學位授予單位組織考試。
2、臨床能力考核與學位論文答辯:由學位授予單位按學科、專業組成考核答辯委員會,
考核答辯委員會應由3至5名具有口腔醫學副教授或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專家(含口腔醫學碩士生導師1-2名)組成。
臨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請人是否具有規範的口腔臨床操作和獨立處理本學科常見病的能力。
學位論文答辯,由考核答辯委員會以論文答辯的形式考核申請人的臨床科研能力。
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的要求:
(1)學位論文可以是包含文獻綜述的病例分析報告;
(2)學位論文應緊密結合臨床實際,以總結臨床實踐經驗為主;
(3)學位論文應表明申請人已經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人才培養目標
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堅持真理、獻身科學、醫德高尚、作風嚴謹、具有較高診療水平和較強教學與科研能力,具備適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需要的德、智、體發展的口腔醫學專業人才。
*就業方向
口腔科醫生的就業領域較寬,既可在大醫院從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開設診所,並且能在美容院從事相關的面部整容、美容。畢業後從事與醫學教育、科研、臨床實踐相關的工作:
醫師——在醫療機構或個體診所中幫病人解決口腔的疾苦
教師——在醫學院校從事口腔醫學教學工作
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發生、發展、預防及治療
銷售人員——到牙科醫療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從事營銷工作。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