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對自治區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有什麽建議?

對自治區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有什麽建議?

教育部關於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有關直屬單位: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於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戰略部署,有效推進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廣泛、深入、有效應用,不斷提升職業教育電子政務能力、數字化校園水平和人才信息素養,全面增強信息技術支撐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現

壹是統壹思想認識,把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基礎和戰略支撐。

1.

20世紀,人類進入了以計算機、多媒體和互聯網為標誌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力推動了全球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對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為教育創新和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空間。以信息技術特別是寬帶網絡和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新壹輪學習革命已經興起。近年來,各個國家和地區爭相實施教育技術國家戰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創新、整合和獲取優質教育資源的巨大優勢,擴大公民受教育機會,提高教育質量和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加快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是適應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和應用趨勢,追趕發達國家教育技術水平,構建民族教育長期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

2.

當前,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進入了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級政府正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精細化、規模化地推進各行各業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逐步深入融入企業生產、服務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產品工藝、生產設備設施和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信息技術含量大幅提高,對在職員工和新勞動者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大規模培養具有信息技術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適應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要求,提高在職職工和學生信息素養、崗位信息技術職業能力和就業創業技能的迫切任務。

3.

近年來,許多地方、行業和職業院校積極開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開發、人員技術培訓和管理系統應用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有效拓展、優化配置和開放職業教育資源,大幅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是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基礎,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

二、堅持科學發展,明確“十二五”時期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總體目標。

4.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為導向,打造* *享受,突出特色,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引導、企業參與、專家支持、學校創新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機制。以推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為重點,全面提升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管理和科研中的應用水平,支持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強化內涵,提高質量。加快建設數字化、開放、愉悅的職業教育網絡,推進教育資源優化重組、統籌管理和綜合利用,逐步建成服務決策、服務前沿、服務社會的全國職業教育數字公共信息資源服務體系,縮小城鄉、區域、行業、學校之間的教育差距,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集團化、規模化發展。推動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標準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面向每個人、面向社會,動態適應社會多樣化學習需求,推動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5.

到2015年,職業院校配備足夠的計算機及其配套設備設施;90%的職業院校建成了運行順暢、功能齊全的校園網,信息技術可以支撐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科研等各種應用。85%的職業院校按標準建設了數字化校園;90%的成人學校和其他職業培訓機構有寬帶接入;其他學校可以建衛星數據地面接收站;偏遠山區和貧困地區的職業學校建設了數字資源廣播平臺。建立國家職業教育數字信息資源庫,不斷完善各級職業教育在線學習平臺;建設面向國家職業能力培養的公共虛擬仿真實踐教學環境,為學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建立國家職業教育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政務管理和職業院校業務管理的信息化、標準化和規範化。形成學生信息技術職業能力認證機制。職業教育信息化能力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第三,推進改革創新,突破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環節

6.

努力提高職業教育信息化基礎能力。建立和完善我國職業教育信息資源網絡,建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工業企業、科研機構合作的網絡化職業教育服務體系和資源共享機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重點加強省級職業教育網站建設,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建設泛在、先進、高效、實用的職業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職業院校信息化裝備水平。職業院校要在標準化校園網建設的基礎上,實現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加快普及信息技術終端設施,重點建設模擬實訓基地、網絡教室、遠程教育培訓中心、多媒體應用中心等數字化場所和設施。努力構建支持學生學習、學校辦公和政府決策的職業教育信息化環境。

7.

加快開發面向職業教育的數字化優質信息資源。開發包括在線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工作過程模擬軟件、通用主題素材庫(包括行業標準庫、實訓項目庫、教學案例庫、考試試題庫、技能競賽庫等。)、名師課程視聽和專業社區網站等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數字信息資源。建設教學資源平臺、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等綜合資源平臺。加快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資源開發機制、認證體系和* * *共享模式。加快國家職業教育數字信息資源庫建設。支持國家職業教育數字資源開發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職業院校、工業企業、科研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機制。依托示範性職業院校和大型企業,建設壹批國家示範性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8.

有效提升電子政務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能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政務信息作為提高職業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提前部署,積極推廣,創新應用。教育部規劃和指導職業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各地要按照規定確保全國職業教育政務管理信息采集、報送和統計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按照國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加強本地職業教育政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重點建設涵蓋實習實訓、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集團化辦學、學生資助等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的重點業務領域的管理信息系統。鼓勵國家職業教育試驗區和有條件的地區建立人才預測、就業預警、人才培養管理信息系統等創新性、關鍵性、前沿性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9.

加快提升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教育部制定了職業教育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加快標準化數字化校園建設。各地和職業院校要建設寬帶、泛在、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推進多媒體教室、數字化實驗室、遠程協同教室等職業教育信息化環境的應用,促進常規設備與信息化設備的協同融合;普及師生個人學習終端,創新數字化專業學習工具、協同交流工具和知識構建工具,引導師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動信息技術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過程、內容、方法、質量評價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不斷提高職業院校學生、教師、辦學經費、基本建設、設施設備、教務、校企合作等重點業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public files/business/html files/moe/s 3055/201205/xxgk _ 136506 . html

  • 上一篇:抖店營業執照可以更換嗎
  • 下一篇:法人變更證明怎麽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