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如何解決個人開放隱私泄露和敲詐勒索的問題

如何解決個人開放隱私泄露和敲詐勒索的問題

及時報警。凡是受到不雅照片威脅,構成敲詐勒索的,要及時報警,警方要鎖定嫌疑人,盡力制止侵害,減少損失擴大。以不雅照相威脅,行為人采用威脅、勒索、恐嚇等手段,使被害人感到恐懼,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的行為,明顯屬於敲詐勒索。如果受害人不交出財物,就是敲詐勒索未遂。法律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壹、隱私泄露後如何應對騷擾和敲詐

被敲詐的壹方要及時報警,維護合法權益。

(壹)個人信息立即泄露給警方。

(二)根據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侵入他人私生活,泄露他人隱私的行為,不僅是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監視、刺探他人私生活、通過私讀日記、私拆信件等方式刺探他人秘密,都是侵犯隱私的行為。當然,為了公眾的利益,執法部門依法調查並公開當事人的相關信息,並不屬於侵權行為。

二、個人隱私泄露的幾種方式

(壹)丟失手機後隱私泄露

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最私人的工具。壹旦手機丟失,手機中保存的短信、郵件、照片甚至個人網銀賬號、密碼都可能被泄露,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可能受到嚴重威脅。

(二)手機軟件泄露隱私

下載“植物大戰XXX”軟件時,需要被授權可以自己收發短信。使用“XXX天氣”時,需要讀取用戶的通訊錄。下載軟件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就要小心了,這些類似的術語很可能會泄露妳的個人隱私。

黑客利用系統漏洞竊取隱私

和電腦壹樣,手機系統漏洞也很常見。無論使用什麽樣的智能手機,用戶都不應該忽視系統安全問題,因為手機衛士等安全軟件可以有效規避惡意程序,保護個人隱私。

(D)點擊網絡鏈接泄露隱私。

“某某,這是妳孩子的學校表現。單擊鏈接下載它。”如果妳收到這樣的短信,妳要小心了。很可能是詐騙短信。不要點擊短信裏的鏈接。這可能是特洛伊病毒的下載鏈接。

(5)通過WiFi網絡泄露隱私

央視“3 15”晚會曝光不法分子在公共場所利用“釣魚WiFi”竊取用戶隱私信息,讓很多人對公共場所WiFi的安全性產生擔憂。報告的調查數據還顯示,近壹半的受訪者認為個人隱私可能會通過WiFi網絡泄露。

(6)雲網泄露隱私

去年下半年,好萊塢發生了女星色情照片大規模泄露事件,原因是不法分子攻擊蘋果iCloud雲,竊取了大量女星的手機照片和視頻。

(7)掃描二維碼泄露隱私。

微信支付、掃碼支付等移動端支付方式越來越多。二維碼成為目前最便捷的“名片”,“掃壹掃”成為智能手機用戶的常用動作。然而,銀行卡和信用卡經常在掃描二維碼下載應用程序或登錄網站後被盜刷。

三、如何認定侵犯隱私

侵犯隱私權或侵犯隱私權利益的責任構成必須具備侵權責任的壹般要件,即必須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四個要件。適用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

侵犯隱私權。首先,侵犯隱私必須違法。

(二)侵犯隱私權的事實。隱私是壹種信息,壹種活動,壹個空間場,壹種秘密狀態。對隱私的損害表現為刺探、被監控、被侵犯、被公布、被打擾、被幹擾。

(3)侵犯隱私權的因果關系。它是指侵犯隱私權的違法行為與隱私權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規律性的聯系。

(四)侵犯隱私權的主觀過錯。侵犯隱私權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主要是故意,即預見到侵犯隱私的後果但希望或放任這種後果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壹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壹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七十四條以敲詐勒索罪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勒索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上一篇:福州市五險申報登陸企業平臺網
  • 下一篇:工商核名過期了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