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收緊簽證政策,不少高校擔憂留學生源減少。(BBC英倫網)
英國內政部消息稱,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18個月間,有1518名中國留學生被英國移民當局驅逐出境送回中國。據了解,被送回中國的學生中,大半是因為學生簽證到期,延簽遭拒後,非法居住在英國。他們大多是已赴英國多年,有的延辦過壹、二次簽證。
隨著金融危機、歐美債務危機的加劇,作為留學主要目的國的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在國際教育領域推行新政保護本國就業,這使得希望畢業後在當地發展的留學生在求職、續簽時更加困難,不少學生選擇在簽證到期後鋌而走險非法滯留。多國統計數據顯示,非法滯留者中留學生所占比例越來越多,在這背後,有艱辛,也有無奈。
年輕的學子們或許無力把握世界風雲變幻,他們遠渡重洋只為尋找理想中更好的未來。但在頻繁變化的政策夾縫中,他們只能亦步亦趨。他們是違法者,但他們也是“弱者”。在鋌而走險中“隱忍”是否會迎來希望中的未來,無奈的青春又將何處安放?
12萬移民者“失蹤” 英國推新政緊縮留學簽證
英國新政府上臺後,迫於經濟危機導致國內失業居高不下的壓力,開始收緊移民政策,出臺了《非歐盟經濟體移民限制政策》,以保護國內就業市場。與此同時,英方認為,越來越多非法移民利用留學渠道,獲得赴英簽證後逾期不歸,非法滯留的學生主要對英國內中低端勞動力市場帶來壓力。
英國議會下院內政委員會發表報告說,迄今已有12.4萬尋求避難和移民的人在英國“失蹤”,“失蹤”人員包括2.6萬簽證已到期但仍未離境和續簽被拒人員,其中包括海外留學生等。
因此,英國政府出臺取消PSW簽證(Post Study Worker,發給本科、碩士等畢業文憑的國際留學生,使其在畢業後有兩年時間在英找工作或者開展商業活動)等壹系列新的留學簽證政策,提高錄取門檻和收緊簽證延期,讓外國留學生結束學業後按時離開英國。
但這些政策的效果仍有待觀察,目前就讀於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中國留學生王冠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於在國外找到“好”工作比國內困難得多,即使PSW簽證存在的時期,絕大多數的留學生還是選擇壹畢業即回國就業。尤其是近年英國本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留學生想在英國立足更加困難。據英國內政部提供的數據,2011年4月實施新的留學簽證以來,外國留學生在英國申請延辦簽證人數大幅下降。
“可能有壹部分人選擇逾期滯留,但應該不是大部分人的理性選擇,因為壹旦有了不良記錄,以後再想出國就很難了。我覺得最大的誘因應該是英國較高的工資水平。”王冠楠同時稱,逾期滯留的人不太可能在大公司工作,因為大公司通常都有非常嚴格的監督機制,所以他們壹般都會選擇在中餐館、中藥店裏面打工。
??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面臨嚴重沖擊,媒體擔憂留學產業優勢漸失
政策在收放間徘徊 澳洲留學生逾期滯留率3年翻4倍
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稱,澳大利亞國際學生的逾期滯留率在三年裏翻了四倍多。
澳大利亞移民部數據顯示,上財年有超過8300名留學生在簽證過期或被吊銷後仍滯留在澳洲,相比前壹財年的6800人明顯增加,2008年,這壹數據僅為1900人。數據還顯示,上財年移民部吊銷了1.5萬份學生簽證,而此前五年的平均吊銷數量僅為7700份。兩個數據中的絕大部份學生——分別占47%和45%——都是高等教育簽證和技職教育(VET)學生。在簽證被吊銷的學生中,將近壹半(43%)是印度學生,11%是中國學生,6%是南韓學生,4%是馬來西亞學生,還有3%是尼泊爾學生。
移民法專家比特爾(David Bitel)則表示,留學生違法率的猛增與近期的技術移民法規變化存在直接關聯。2010年2月份,澳洲移民部長伊雲士(Chris Evans)宣布,為了阻止學習低價值課程的人鉆移民空子,縮緊移民政策,將申請移民的簽證要求大幅提高,主要針對廚師、理發師和商科等課程。這使得約10萬名留學生在移民政策寬松的時候申請赴澳的留學生都因為政策改變而無法拿到永久居留簽證。
壹名悉尼移民律師表示,雖然嚴格的移民政策讓很多留學生學成便獲得永居身份的夢想破滅,但他們或許將選擇畢業後在澳大利亞非法滯留。“他們不會打算離開,來到澳大利亞就是為了移民,花了很多錢卻不能移民,壹定會非常憤怒。”
曾擔任澳洲難民理事會(Refugee Council of Australia)主席的比特爾說,這些學生“是沖著此前連續多屆澳洲政府許下的移民保證而來的,但這保證卻破滅了。他們卻被妖魔化成鉆移民體系空子的人。如果壹場體育比賽進行到壹半時規則突然改變了那該如何?而這就是海外學生面臨的處境。”
在韓中國留學生學業堪憂 成地方大學“財源”
1992年中韓建交後,中國學生開始到韓國留學。截止到去年,在韓中國留學生人數達到5.949萬人,占留學生總數(8.3842萬人)的70%。1999年只有1182人的中國留學生在短短10多年內暴增50倍。中國留學生猛增是因為因生源不足而陷入危機的地方大學積極招收中國留學生。經營困難的壹些大學盲目擴招中國留學生,因此不具備語言等基礎實力的中國留學生猛增。
在這些中國留學生中,壹些學生放棄學位,淪落為非法滯留者。韓國法務部稱,截止2010年2月,通過留學和語言研修簽證到韓國的中國人達6.3216萬人。法務部認為其中11.8%(7435人)是非法滯留者。該比率比蒙古(11.3%)還高。壹些大學為了管理學生,對連續兩個學期留級、頻繁缺席的學生、擾亂課堂秩序和成績低下的留學生開除學籍。但他們未返回中國,而是轉學到附近大學繼續留在韓國。忠北大學有關人士說:“如果被開除學籍,學生簽證就會變成無效,應返回中國。但壹些大學只要交學費,就不管有沒有簽證都招收。因此他們以非法滯留者身份留在韓國。”
新西蘭勞工部:中國簽證逾期滯留者多為留學生
新西蘭勞工部調查稱,自2004年以來,逾期滯留的人數在逐年下降。大多數逾期者滯留前所持的簽證均為旅遊簽證,而中國滯留者則多是持留學簽證。
調查顯示,來自亞洲國家的逾期滯留新西蘭的人數卻有明顯減少,這可能是由於來自亞洲國家短期入境人數減少的原因。但來自中國的逾期滯留者是例外,這是因為持中國護照的逾期滯留者,36%持學生簽證,持旅遊簽證的人減少到32%。
而這其中部分留學生的非法滯留是被“默許”的,中國留學生Mengna Wang(王夢娜譯音)便是其中之壹。她在兩年內向AUT大學支付了約4萬紐幣學費,以完成會計學本科學位。校方接受了這名她的錢並允許她在非法滯留新西蘭期間完成學業。但由於學習期間簽證已經過期,她在臨畢業前被告知無法從該校畢業,她本人也壹度因非法滯留被裁定遣返出境。在數次溝通交涉後,校方才最終作為“特例”向她發放了學位。
事後新西蘭移民監督部門指責移民局的這壹決定不公正,因這壹事件移民局只是為了給學校壹個輕微的警告,卻斷然裁定遣返這名留學生。新西蘭華人國會議員霍建強對此發表評論說,該事件將會有損新西蘭的教育出口在國際上的形象,包括在中國和在亞洲各國的形象。
政策在制定時,決策者總有政策合理的理由,但政策變動的影響落實到具體的現實時,造就的或許是壹個學生人生的拐點。提醒學子莫用前途做賭註以身試法的同時,決策過程的人性化或許也應得到關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