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召開家長會,了解情況。
每學期開學時,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召開家長會。會上,除了向家長匯報學校的工作,另壹項主要任務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監護情況。有的學習無人問津,對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不感興趣,成績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人行為習慣差,經常違紀。為了有效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在兒童之家設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項目。
第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壹領導、管理和跟蹤,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何校長親自抓,何副校長負責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和生活教育。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有助於提高留守兒童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調節的能力。
第三,營造關愛氛圍,開展關愛活動
1.營造關愛的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為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它充分關註校園裏、家訪中、班級裏、團支部裏的“留守兒童”,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學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了留守兒童的人格,滋養了留守兒童對愛的渴望,達到了讓留守兒童進得去、留得住、學得進的目的。
2.開展關愛活動,快樂成長。
為確保留守兒童關愛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壹系列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制度,並紮實實施。
(1)為留守兒童建立檔案和聯系卡。
我校對全體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明確了外出務工的家長姓名、住址和聯系電話;知道代理監護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便於教師與家長和代理監護人溝通,配合教育。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大力開展送溫暖活動。在留守學生和貧困學生的每個班級,建立重點幫扶對象,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學科老師和本班留守兒童組成幫扶對子。幫助老師經常和留守學生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他們的生活,指導他們的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老師成為“代理父母”,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和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此來彌補他們家庭教育的缺失,讓他們走出孤獨和抑郁。在生活中給予愛。
(3)建立健全家校聯系,做好家訪工作。
要求班主任在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兒童在家的情況。指導留守兒童每月給父母寫信或談話壹次,增進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溝通壹次,了解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和兒童保育教育,提高其受教育水平。
(4)紮實做好勸退人員來訪工作。
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尤其容易因缺乏關愛而厭學輟學。這學期我們學校有三個這樣的學生。學校要求班主任要摸清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不能讓壹個學生非正常退學。例如,2班的學生鄭幾次逃學,並參觀了老師的家,但她說她不想學習。班主任很快和民工們壹起做工作。
父母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她還動員和她關系好的同學壹起做她的思想工作。因為學生語文成績優秀,班主任還邀請語文老師到家裏做客,做她的思想工作。在老師的不懈努力下,這個學生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學習的重要性,回到了教室。
(5)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開設了學生心理咨詢室,校長何親自兼職輔導。增加留守兒童心理咨詢和心理矯治的教育內容,加大咨詢力度,創造條件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開設咨詢信箱、家庭熱線等。,及時發現“留守學生”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合理的輔導和後續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讓留守學生的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在壹段時間內得到逐步糾正。利用書信比賽教育學生親情,讓學生感受到愛的溫暖。
(6)做好禦寒保暖工作。
冬天將至,學校後勤對全校教室、宿舍的門窗進行了全面排查,損壞的已全部修復。學生宿舍的空調已經徹底清洗保養,溫度特別冷的時候可以使用。班主任對學生的禦寒衣物進行了全面檢查。要求學生家長趕緊換被子床單。
(7)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
每學期都舉辦各種安全知識講座。本學期,學校邀請消防支隊的消防員來校進行火災逃生演練、預防煤氣中毒講座、班會防凍傷和防滑冰墜講座,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應急處理方法。
(8)做好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發放工作。
為落實國家對貧困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的工作,學校成立了工作專班,召開了動員會和交流會。把工作班調查的貧困寄宿生在全校公示,確保不漏掉壹個貧困寄宿生,讓每壹個貧困寄宿生都能感受到黨對國家關懷的溫暖。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學生方面的壹些探索,還需要進壹步創新。留守學生和貧困家庭學生是目前的壹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應該關心他們。學校要站在對學生負責的高度,善待學生,用愛滋潤學生,用心呵護學生,用親情溫暖學生,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沙漠,走進親情的綠洲。今後,我們將更加務實,為關愛“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學生”而不懈努力,讓每壹個貧困家庭的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活動總結2目前,我街道積極投身市場經濟大潮,轄區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走上了外出務工經商的行列。由於種種原因,大量未成年人無法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缺失,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展了壹系列工作。
壹是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對全街道“留守兒童”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對其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情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和掌握第壹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點,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關註社區、企業、社會的留守兒童,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在看似簡單的“問”和“拉”中營造愛的氛圍,尊重他們的人格,滋養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第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父母離開,村(居)委會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個家。村幹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組織“六壹”活動、春節走訪等方式慰問留守兒童,給他們帶去需要的東西,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
第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
在原有幫助的基礎上,根據現有情況,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對老年監護人(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壹定的指導。)幫助他們正確管教留守兒童,實現村莊和家庭的關愛與教育。
總之,留守兒童是目前的壹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和愛護留守兒童,村(居)委會要站在對留守兒童和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紮實實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村(居)委會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探索促進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讓留守兒童像其他兒童壹樣受到教育和關愛,讓他們擁有正常健康的心態和人格,更好地融入學習生活環境,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活動總結3。我們完全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來理解關愛。
農村留守學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施“留守學生關愛工程”,加強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讓留守學生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工作總結如下:
壹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學校高度重視留守學生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中層幹部和班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集團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討論我校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制定相關措施,安排相應管理人員,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住、學得好、健康快樂成長。
第二,完善制度,落實責任。
1.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成長記錄袋制度。
通過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學生的具體人數和基本情況,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系卡,對留守學生個人檔案和聯系卡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補充和變更相關內容,每學年結束時做好留守學生管理交接工作。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的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緒表現等資料,記錄學生發展過程中的相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向家長匯報相關情況。
2.建立“養父母”隊伍,實行“養父母”制度。
建立由班主任、學科老師、生活指導老師組成的家長團隊,對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管理和指導,包括身體教育和心理教育。學校通過工會動員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家長監護,承擔留守學生的監護職責,做留守學生生活的知情者、學習的引導者、成長的保護者。代管家長要管好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身體,掌握他們的家庭情況、思想表達、學習成績、日常行為,當好“五員”(思想道德輔導員、情感溝通員、日常行為督導員、日常生活管理員、健康成長導師),讓留守學生感受到親人的關愛。
主要工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掌握留守學生基本情況,做到“三個壹”,每月進行壹次家訪,每月與家長談心壹次,每學期給家長寫壹封信;
2.關愛學生的心靈成長,關註學生的情感,關註留守學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彌補留守學生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處理突發事件;
4.開展“結對”幫扶,安排班幹部、優秀學生、“留守學生”的鄰居與他們“結對”,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幫助;
5.糾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為“問題兒童”。
6.建立“家校”聯系制度。
為了及時了解各方面的情況,要有針對性地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聯系制度,每月接待家長家訪壹次,每月給家長打壹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壹封信。還鼓勵老師多去“留守學生”的家庭走訪,經常深入學生家庭提供學習指導,指導家長或親戚如何關愛孩子。對“留守學生”家庭做到“五必訪”,即心情不好、身體不好、成績下降、遲到、早退、和同學吵架壹定要去看望,通過家訪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用知識引導孩子,用愛溫暖孩子。
第三,開展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
1,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采取“壹對壹”或“多對壹”的形式,為留守學生選派在職教師與其結對,給予生活上的幫助,給予心理上的疏導,讓留守學生傾訴苦悶,幫助他們解決煩惱,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實施全程跟蹤教育。同時選拔優秀學生、班幹部、留守學生,在生活、學習上互相幫助,使他們成為知心朋友,在學習、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品德、行為上互相促進,在心靈、思想上互相溝通。很多同學邀請留守學生去他們家做客或者過周末,感受家庭的溫暖。
2.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學校以重大節日為契機,以“留守學生”為重點,開展了壹些切實有效的活動:召開以“關愛留守學生,見真情”為主題的班會,開展“為留守學生獻愛心”募捐活動,舉辦“我是家裏的小主人”演講比賽。每學期召集全校留守學生進行壹到兩次安全法制教育講座,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假期組織留守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在學校設立家庭電話號碼,定期讓留守學生與父母通話交流感情;學校在“留守學生之家”設立了心理咨詢熱線,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室,搭建了師生心靈交流的平臺,專門配備了心理健康指導員,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確保壹個留守學生不因為家庭貧困而輟學。
第四,加強社會教育,構建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網絡體系。
我們認為,教育絕對不僅僅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工作,更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和配合。為優化“留守學生”的教育環境,我校堅持以社區教育活動為支撐點,學校、家庭、社會連成網絡,形成教育合力,實現教育的最優化。壹、我校做好家長教育工作,經常利用家長會、家長委員會、集中家訪日、學校開放日等活動,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技能,真實有效地履行監護義務。其次,盡力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對外加強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對內經常邀請相關人員到學校進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隨著這些作品的開展,學校的教風上了壹個新臺階,學生的學習氛圍日益濃厚,學生違紀違規現象得到了根本的遏制。“留守學生”受益匪淺,學業競賽、體育競賽、升學考試屢見報端,取得實效。
五、建設留守學生家園活動室。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為留守學生修建了活動室,配備了電視、電腦、家庭電話、活動器材、書籍等設施設備。張貼了留守學生之家的管理制度和家園的基本情況,使活動室充滿了活力,為留守學生提供了交流活動的場所,讓學生感受到了家園的溫暖與和諧。總之,雖然我們學校做了很多工作,積累了壹些經驗,取得了壹定的成績,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我們也感到難以前進。單靠學校的努力,缺乏大環境的支撐,“留守學生”的教育會越來越難。現在,我們將與您討論幾個我們深有感觸的問題:
1.由於“留守學生”越來越多,學校和老師無力幫助和關心他們的教育。學校和老師不能代替家長和社會履行教育責任。
2.家庭教育觀念錯誤,有些甚至與學校教育相悖,家長素質亟待提高。有些家長對孩子要麽溺愛,要麽壓迫,要麽放縱,要麽簡單粗暴,這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3.惡劣的社會環境讓他們的學校教育大打折扣,賭博的蔓延,單親家庭的增多,拜金主義的盛行,校園周邊環境的混亂,讓學校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活動工作總結4古往今來,父母對孩子最殷切的期望就是“盼其成功”。然而,每壹位家長往往都很困惑如何培養教育孩子,不知道如何下手。孩子的培養和教育關系到孩子未來的人生旅程,也是父母的責任。
我們班很多家長受自身經濟條件限制。雖然在外經商或打工,但大部分父母無法帶孩子壹起生活,只能留在家裏,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使得很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為了更好的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安心工作。
這些留守兒童壹整年,甚至幾年都見不到父母,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下畸形成長的現象顯著。對於這些留守兒童來說,“生活上缺乏關愛,行為上缺乏管教,學習上缺乏引導,思想道德上缺乏約束,安全感缺乏”這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工作中,我不斷地反思自己,努力讓自己不要以身為父母這壹神聖職責為恥。現在我把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密切關註孩子,增強情感投入。
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老師是他們負全責的“父母”。學校和老師密切關註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首先,讓班主任做這個班留守兒童的“慈母”,讓班裏的留守兒童結對子。
2.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全日制寄宿等服務。
尤其是負責計劃生育的謝老師,責任心很強。他經常晚上起來幫年輕學生蓋被子,尤其是在甲型流感期間。壹旦發現學生生病,會立即帶領學生去醫院治療,費用自理。
3.在學習上密切關註他,更重要的是時刻關註他行為準則的培養和教育。
經常被老師表揚,還被評為縣“三好學生”,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小學學業;趙福造老師和張老師為班上的留守兒童買了蛋糕和水果作為生日禮物。時刻關心留守兒童,經常陪他們散步,陪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讓他們親近和信任老師;每當有假期,學校都把他們當成“貴賓”,在經濟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給每個留守兒童買節日禮物。
這樣讓學生在情感上默默投入,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比“母愛”更好。
此外,我們還組織班幹部協助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跟蹤,有針對性地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這樣,留守兒童在這裏學習就會感到對“大家庭”有歸屬感,讓留守兒童安心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時候健康快樂地成長,大大增強了教育的有效性。
5、確定監護人員,家校溝通合作。
目前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嬌生慣養,給教育帶來壹定困難。目前學校留守兒童如此之多,無形中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增加了很多麻煩。對於這些困難,我們很困惑,也是教育上的挑戰。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集體討論和個別走訪,真正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然後請留守兒童家長配合學校確定孩子的監護人,學校建立班主任和監護人聯系卡,讓學校、班主任和監護人隨時溝通,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同時,要為留守兒童建立臨時監護人、愛心媽媽、全責父母、學生中的愛心同學等溝通平臺,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保持家校溝通合作的天線,為孩子的管理提供捷徑,保障留守兒童的正常運轉。
6.完善“留守”檔案,方便信息捕捉。
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性格等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和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家庭信息,家長信息,監護人信息,這些檔案都是管理的。
7.維持和諧的感情,填補深深的溝壑。
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雖然他們在家時時刻刻想著孩子,但由於工作繁忙,意識上的疏忽,無法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系,給孩子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情感和精神創傷。留守兒童素質低、心態差、性格倔等兩極分化的問題不是問題。我們的老師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留守兒童的悲劇壹個接壹個的重演,所以他們想盡辦法把情況反饋給父母,要求他們隨時通過電話或信件與孩子保持聯系,同時要求他們定期與孩子溝通;在學期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我也給家長發了壹封信,讓他們了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很多家長遵循這種方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久而久之,他們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間深深的隔閡,有效地促進了孩子們的身心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8.“第二父母”教和發展好的東西。
留守兒童的教育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
關愛留守學生不僅是學校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責任。總之,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提高認識,齊心協力,做出積極努力,讓留守兒童與所有兒童享有同樣的藍天,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壹個孩子。
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活動總結5-20xx年,在教育局的指導下,在旗教育局“關心下壹代工作委員會”的支持下,在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鄂旗實驗小學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壹是深入調研,準確掌握學校留守兒童情況。
我校對整個學區內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進行系統調查,分別登記,做到家庭背景清楚,情況明了。截至目前,已為xx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為有效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關愛,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比如,經常自卑、孤獨、擔憂、失望;生活不規律,生活習慣比較差;缺乏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能力差。
第二,制定計劃,構建留守兒童關愛網絡。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校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制定了《鄂旗實驗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解落實任務,動員各方面力量關註留守學生,構建留守學生關愛網絡,努力為留守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環境。
第三,多措並舉,大力實施留守學生關愛行動。
1,開展結對保護系列活動。積極動員誌願者、教師等社會力量,廣泛開展與留守兒童“壹對壹”結對關愛活動,讓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有人愛、有人保護、有人教、有難幫”。與孩子父母結對交流,與孩子結對生活,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助。
2.開展貧困留守兒童幫扶活動。在鎮婦聯和團委的領導下,今年對貧困留守兒童進行了資助,每年都有壹定的資金保證他們正常學習。我們學校還組織了壹次對貧困留守兒童的關愛資助活動。
3、建立“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聯系制度。利用定期召開家長會和重大節假日家長返鄉的機會,走訪留守兒童家庭,開展監護人專業知識培訓教育,使其明確教育子女的責任,切實承擔起撫養子女的責任和義務。
4.加強宣傳。通過校園廣播、網絡、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展情況,做好典型宣傳,讓全社會了解和關註留守兒童的生活現狀,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力量關心和關愛留守兒童,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和關愛氛圍。
四。成就
通過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在“留守兒童”工作方面取得了壹定的成績。學生行為習慣好,成績提高,懂禮貌,自強自立,結對教師中湧現出許多優秀教師。我們開展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工作,也許現在只是開始。但是,在這麽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決心繼續探索和研究這項工作,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五、明年的工作思路:
1.繼續深入開展留守兒童管理服務。重點打造留守兒童之家,努力做到管理更全,關愛更徹底。
2、繼續推進留守兒童扶貧。爭取各方支持,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貧困留守兒童關愛扶貧,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3.繼續做好被監護父母的結對工作。加強關愛團隊,切實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情感幫助;進壹步完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體系和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