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企業戰略的審查;
2、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審查;
3、對企業計劃的審查;
4、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審查
擴展閱讀:
管理審計是現代審計壹種新的審計類別,它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審計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經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及評價並深入剖析的壹種活動。它的目的是使被審計單位的資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從管理審計的輔助手段上來說,它是相對於財務審計的壹個概念,從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外延來看,管理審計又是相對於經營審計的壹種認知。對企業而言,經營講的是市場,管理講的是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審計又可以稱之為效率審計。
管理審計是以改善企業的管理素質和提高管理水平為目的,審查被審計事項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決策等管理職能上的表現,促使被審計單位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壹項管理活動
管理過程審計
管理過程審計是指以計劃、組織、決策和控制等管理職能為對象的壹種經濟效益審計。它通過對各種管理職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評估,以考查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素質的優劣以及管理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並針對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意見。如對決策職能的審查,主要應查明是否制定科學的決策和程序,是否遵守合理的決策原則;決策的方法是否科學、恰當,決策的結果是否正確等。對控制職能的審查,主要應查明有無健全和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各項控制制度是否嚴格執行,其實際效果如何等。
管理部門審計
管理部門審計,是以企業的各管理部門為基本對象,通過對企業各管理部門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及其履行狀況以及管理人員素質的審計,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壹種審計活動。如對設備物資管理部門的審計,應查明是否履行了對物資消耗和存儲定額的制訂、采購、保管、收發和維護等職責。對財務部門的審查,應查明會計工作是否遵循了會計法規,有無嚴格的成本控制制度;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進行資金的籌措,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開展管理審計後,從過去的糾錯防弊、扮演“警察”角色為主向高層次的“參謀、耳目、助手”方向發展;從真實性、合規性審計為主向註重效益審計方向發展;從以財務報表為中心的財務收支審計向以內部控制為中心的財務基礎審計的方向發展;從事後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