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GCL能源正式迎來了它的新名字“GCL科技”。日前,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也發布公告稱,擬分別將證券簡稱更名為“TCL中環”和“隆基綠色能源”。
然而,在老品牌退出歷史舞臺、新品牌名稱開啟未來征程的背後,卻折射出領導者的堅守與變革。
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光伏行業投資熱潮正在興起,主導頻率正在出現的時代,光伏龍頭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知道自己的方向。
他們各自的選擇
2021年3月,GCL在業績預警中公布了新的戰略布局:聚焦矽材料主業,回歸科技創新屬性,聚焦顆粒矽業務。
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這家矽材料龍頭企業在北部和西部地區進行了多點布局,並加快了產量擴張。據GCL科技介紹,目前公司已規劃建設徐州、江蘇、樂山、四川、包頭、內蒙古、呼和浩特三個654.38+萬噸和654.38+0 30萬噸FBR顆粒矽生產基地。
16年後,GCL最終選擇回歸矽材料主業。為朱* * *山,集團董事長,在的投資;d已經成為它16年來最驕傲的底線。“發展之路沒有唯壹解,但有最優解:技術是‘第壹能源’,創新是對癥困惑的良藥。”
近年來,GCL科技壹度陷入黑暗時刻。在遭受了過去快速擴張帶來的現金流壓力劇增的苦果後,公司做了減法,在顆粒矽新技術的加持下重整旗鼓。
2021,GCL科技實現凈利潤50.84億元,扭虧為盈。並且今年壹季度,公司有望實現凈利潤30億元以上,創下單季度新高。
困難時期過後,GCL的新技術正不斷發揮“反哺”作用,為朱克斯山開啟“第二個光伏春天”。
如果說GCL的更名是壹種“劫後重生”,那麽中環和隆基股份的更名則是新形象的強化。
事實上,無論是GCL科技、中環股份還是隆基股份,這三家光伏龍頭企業壹直被賦予三三五四中的GCL科技是矽材料制造商的刻板印象,隆基和中環都是矽片。
GCL科技以“科技”之名,賦予外界矽材料科技創新的新屬性,中環、隆基則借助新名稱,享受業務多元化的內涵。
“公司致力於推動低碳能源轉型,長期以來專註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目前主要從事單晶矽棒、矽片、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光伏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屋頂的發展提供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積極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氫業務2021。”談及更名原因,隆基股份表示,“綠色能源”二字將強化公司價值。
在Central看來,“TCL”這壹名稱的提出,不僅進壹步加強了與集團品牌的關聯,也是借助TCL在母品牌的影響力支持全球業務發展。
顯然,新業務的規劃和定位,推動了上述三家光伏龍頭企業進入產業競爭的深水區。
可以預見的是,更名之後,光伏龍頭企業的下半場征程已經轟轟烈烈鋪開。
比賽的後半部分
三大光伏龍頭企業的更名雖然有點突然,但壹切都是蓄謀已久。
當顆粒矽的概念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席卷資本市場時,GCL更名只是時間問題。
在外界看來,GCL集團曾經在熱電、矽材料、矽片方面風生水起,但十幾年後
在GCL的顆粒矽布局中,中環已成為強有力的合作夥伴。今年4月中旬,GCL科技與GCL集團、中環、TCL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投資新型光伏和電子矽材料項目開展深度合作。根據合作協議,各方將建設65438+萬噸R&D;呼和浩特市顆粒矽及矽基材料生產及下遊利用項目D,以及654.38+10萬噸電子級多晶矽項目,總投資654.38+0.2億元。
到目前為止,GCL FBR顆粒矽的計劃總產能已達60萬噸,預計今年年底矽材料的總產能將達到36萬噸。
當然,在改良西門子法盛行的棒狀矽時代,GCL科技及其粒狀矽也面臨著其他矽制造商的激烈競爭。同時,技術溢出的風險也讓這個資本市場成為熱點,需要在技術、人才、設備等關鍵要素上設置更嚴格的壁壘。
因此,GCL需要在矽材料的下半年競爭中加速。
同樣,隆基股份、中環股份也需要加速。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隆基股份2021實現營業收入809.3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74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壹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凈利潤26.64億元,同比增長6%。
去年公司營業收入為465,438+065,438+005萬元,同比增長65,438+065,438+05.7%。凈利潤44.35億元,同比增長200.58%;歸母凈利潤40.3億元,同比增長270.03%。今年壹季度,中環股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9.13%和96.2%。
受益於近期矽片漲價,隆基、中環經受住了上遊矽料持續上漲的考驗,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但市場對光伏巨頭的預期明顯更高。
今年以來,a股光伏板塊的估值在市場的擔憂中被“重繪”。隆基和中環作為龍頭公司首當其沖,股價從高點分別下跌了30%和20%。
估值的下降考驗了龍頭企業的基本面: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急需為自身經營註入新的基因。
於是,隆基股份找到了“綠色能源”,中環股份迎來了“TCL”。
混改後的中央委員會
在“TCL時代”的sturm und drang股份,其凈利潤在2021和今年壹季度翻了壹番;然而,在隆基股份去年和今年壹季度業績增速放緩的時候,隆基股份倡導的“綠電綠氫”解放計劃試圖打開未來增長的瓶頸。
比賽下半場,中環股份獲得了管理體制改革的加持,隆基股份找到了業務發展的突破口。
三大光伏龍頭也將在更名中駛向下壹站。
相關問答:有哪些上市公司涉足光伏制氫?1,隆基2,陽光電力3,寶豐能源4,晶科科技5,大唐集團6,億利潔能7。利用太陽能的制氫系統包括光解制氫、太陽能發電和電解水制氫。太陽能制氫已有近30 ~ 40年的發展歷史。太陽能制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技術:熱化學制氫、光電化學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氫。8.在制氫方法中,化石燃料制氫占全球的90%以上。化石燃料制氫主要采用蒸汽重整和變壓吸附生產高純氫氣。電能電解水制氫也占壹定比例。太陽能制氫已有近30 ~ 40年的發展歷史。太陽能制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技術:熱化學制氫、光電化學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氫。: 1.早在2018,隆基就開始關註和布局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三年來,隆基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權威專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發合作,在電解制氫設備、光伏制氫等領域形成了技術積累。2021年3月底,全資子公司隆基綠色能源創投與上海朱雀投資共同設立Xi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氫能產業化布局。2.逆變器領先太陽能是國內最早開展光伏制氫研究的光伏上市公司之壹。公司表示,成立了專門的氫能事業部,並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先進的PEM電解制氫技術、可再生能源與電解制氫壹體化、氫能優化等方面開展了深度合作。生產系統等。3.高端煤基新材料龍頭企業寶豐能源從2019開始啟動制氫項目。2020年4月,公司“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在寧夏寧東基地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涉及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氫氣儲運、加氫站、氫能運輸示範和利用、與現代煤化工耦合生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4.2019晶科科技表示:“到2025年,‘光伏+儲能’制氫系統的技術大進步,經濟上可行大規模使用”。為此,公司在國內外的布局:在國外,2020年公司與air product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光伏新能源領域展開合作,將“制氫”與“綠色電力”相結合。";在中國,公司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的實施。希望能幫到妳。相關問答:大突破!太陽能大規模制氫獲得成功。中國的氫能市場有多大?我覺得這個消息很振奮人心,很好,但也有點奇怪。前段時間日本人剛剛宣布他們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氫和燃料電池汽車,在發展方向上徹底失敗了,他們也準備放棄了。現在突然之間,另壹種太陽能成功制造了氫氣。已經進了冷宮的燃料電池車還有必要延長壽命嗎?
當然,我認為研究它是壹件好事。如果用太陽能發電,存在供電不穩定的問題。如何並網發電是個大問題,所以太陽能發電棄電現象也很嚴重。如果太陽能被用來制造氫氣。這是兩全其美。壹方面,它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壹方面可以大力發展新能源。真的是壹件好事。
希望在這個領域,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越來越高,從而使其具有大規模開發的價值。#經濟學家# #策劃# #新媒體# #自媒體# #我要上頭條# #微頭條日簽# #百粉# #正能量# #千粉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