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是壹個系統工程,要使這個系統工程正常運轉,實現高效、優質、高產、低耗,就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手段和原理,按照壹定的運營框架,對企業的各項管理要素進行系統的規範化、程序化、標準化設計,然後形成有效的管理運營機制,即實現企業的規範化管理。
1.企業規範化管理概念
1.1企業管理規範化
企業管理規範化,是指依據企業開展管理事務的規範運營框架或流程,(包括戰略、營銷、財務、生產、人力資源、組織結構等框架,也可以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流程)形成統壹、規範和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並在管理工作中按照這些組織框架和運營流程進行實施,以期達到管理動作的井然有序和協調高效。
2.企業規範化管理的內容
規範化管理在企業運作上涉及到多個方面:戰略規劃與決策程序、組織機構、業務流程、部門和崗位設置、規章制度和管理控制等方面;規範化的內容簡單地說就是“五化”: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表單化、數據化。
2.1戰略規劃和決策的規範化
在我國的很多中小企業裏,企業的人員從上到下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前途,沒有壹個統壹的、清晰的認識,對企業發展的預期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有壹個科學、規範、務實的企業戰略分析系統,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機會、威脅、弱勢和優勢進行有效的分析,確定企業的理念和文化,進行經營定位、行業定位、產品定位和市場的定位,以此來明確公司戰略,隨後“量體裁衣”制定企業的競爭戰略和各職能層戰略。
2.2運營流程的規範化
壹般企業在對某個部門內部的管控體系都有壹定的管理辦法,但對於部門之間的銜接卻很難有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門之間的權責,問題就越多。這時就需要對企業運營的流程進行明確,使部門納入到流程中,成為企業流程中的壹個結點;流程壹般包括崗位工作流程、系統業務流程、企業組織流程;在進行流程規範化的時候,必須先明確企業的戰略方向和目標、識別流程及其現狀,然後確定企業的各個流程,並對流程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使企業運營達到效率最優。
2.3組織結構的規範化
組織結構是關於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涉及的目標、任務、權力、操作以及相互關系的系統。具體內容包括: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結構、崗位設置、崗位職責以及崗位描述等。目的在於協調好企業部門與部門之間、人員與任務之間的關系,使員工明確自己在公司中應有的權、責、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標準,有效地保證組織活動開展,最終保證組織目標實現
組織結構決定著組織行為,直接影響企業戰略的執行,所以必須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設計與其相匹配的組織結構,達到順暢的發揮企業能力的目的。組織結構規範化強調組織架構的設計,應該建立在系統思考的基礎上。各單位、部門和崗位,都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對應於企業的目標來界定自己工作的內容、標準和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資源,使之按照既定要求和標準,對所獲得的資源的配置方式進行選擇,行使決策權力,並承擔相應決策的責任。
2.4規章制度的規範化
管理制度是規範化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對各個部門、崗位和員工的運行準則進行很好的界定,它能夠使整個公司的管理體系更加規範,是每個員工的行為受到合理的約束與激勵,做到“有規可依、有規必依、執規有據、違規可糾、守規可獎”。其主要內容包括:管理體系的規範化、行為準則界定的規範化、績效管理標準的規範化、違規行為處罰的規範化等。
2.5資料信息體系規範化
從有利於信息化、有利於信息***享、有利於減輕基層負擔出發,根據新流程、新制度的要求,按照格式模板統壹、填寫標準統壹、資料***享及歸檔要求統壹、檢查指導要求統壹、評分考核要求統壹、績效兌現要求統壹的標準,完善臺賬、記錄、報表,完善內部***享資料數據庫,推進基礎資料信息化管理,推進流程關鍵點的過程控制,為量化考核、追溯責任和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2.6管理控制的規範化
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作為管理者對企業的管理難度就越大。這就需要企業有壹套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統,管理者可以通過這套規範化的系統,對企業的戰略、營銷、生產、財務、人力資源、技術開發、供應鏈、產品的品質等模塊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來實現管理者的意圖。使企業的每壹個崗位、每壹個活動、每壹份資產、每壹個時刻,都處於受控之中。
通過對企業這幾個方面進行的規範化,最終使得企業的決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組織系統化、權責明晰化、獎懲有據化、目標計劃化、業務流程化、措施具體化、行為標準化、控制過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