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監測作為國際貿易風險管理的關鍵內容,還可以為相關貿易風險管理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也是企業有效抵禦國際貿易風險的重要手段。但就客觀因素而言,國際貿易風險具有壹定的潛在性,且不受相關方控制。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不僅在壹定程度上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而且加深了各國市場之間的相互依賴,國際貿易規模逐步擴大。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對外貿易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然而,各種風險監控問題的影響也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風險控制;外貿企業
風險監測作為國際貿易風險管理的關鍵內容,還可以為相關貿易風險管理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也是企業有效抵禦國際貿易風險的重要手段,在外貿企業風險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企業應對國際貿易風險監測的現狀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科學有效的監測措施,以促進我國企業國際貿易風險監測水平的逐步提高。
壹、中國外貿企業遭遇貿易風險的原因分析
(1)客觀因素。國際貿易中有壹些基本特征,如象征交換貨物、先貨後單、單貨分離等,它正逐步從商業信用轉向銀行信用。同時,每壹筆交易的順利完成,都需要進出口商、商檢機構、海關、承運商等各方參與,以及多方多國交接、文化法律差異等復雜多變的環境。而且,客觀風險發生的時間、方式,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能造成什麽後果,都是不可預測的。因此,從客觀因素來看,國際貿易風險具有壹定的潛在性,且不受當事人控制。
(2)主觀因素。
1.在人員意識方面。作為外貿事務的重點內容,許多企業仍然缺乏正確的防範和規避意識,過分追求市場和營業額的打開和增加,往往忽視了各種貿易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或者總是抱著僥幸心理。對壹些國際貿易風險防範措施也缺乏正確的認識,無法科學靈活地運用這些防範措施對潛在風險進行良好的抵禦和防範,也沒有做好心理和措施上的準備。
2.論風險監控的組織體系。風險防範機構的缺位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當前在華外資企業風險防範管理中最典型、最普遍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大多數外貿公司實行的運作機制是以出口人員為中心,風險管理水平主要取決於業務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在對外貿易活動中,不僅無法實施有針對性的監測和預警,也難以對已經發生的風險進行科學及時的控制和處理。在面對國際貿易風險時,往往處於不設防狀態,這在壹定程度上進壹步增強了外貿企業經營和交易中出現各種風險的概率。
3.監控方法。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存在經營狀況不理想,客戶和商家信譽差,或者無力支付貨款等現象。甚至在交易中,也存在壹些使用假單據、假發票的情況。同時,部分企業不重視客戶信心管理體系,交易前未對其經營狀況和工商註冊進行全面調查,進而頻繁遭遇外貿風險。
4.風險防範人才嚴重不足。風險監測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員的支持。為了進壹步提高外貿風險監控水平,其工作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責任感。就我國外貿企業風險監控而言,展覽業風險監控人才嚴重缺乏。在此背景下,不僅會損害企業的經濟效益,還會制約外貿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第二,加強國際貿易監測的措施
(壹)制定科學的計劃,增強外貿企業員工的風險監控意識。通過制定科學完善的監控計劃,可以引導每個員工充分明確相關的監控目標和要求。其計劃應首先說明風險監控的意義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性。同時,也要詳細說明風險監控機構在整個外貿經營機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導其機構負責人明確職責。無論如何,風險監控計劃應明確表達高層領導對風險監控和財務處理措施研究的重視,從而在為相關監控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依據的同時,不斷增強員工的風險防範和規避意識。
(2)建立健全國際貿易風險預警系統。主要包括:風險信息,風險預警信息系統涉及信息采集、存儲和處理子系統;風險判斷。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推斷和分析風險和機會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影響和關系,並對它們的發現趨勢作出科學的預測;風險識別。該系統還包括風險識別、評估和跟蹤監督子系統;風險信息輸出和報警。系統的功能主要是通過輸出相關預警信息,為相關決策提供壹些提示,以保證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和處理相關風險。該系統存儲各種備選對策、方案和其他信息。壹旦出現風險問題,系統可以及時提供科學的對策或參考。
(3)建立完善的風險監控體系。隨著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國際貿易競爭環境的日益激烈,外貿企業經常面臨更加多樣化的風險。因此,外貿企業要想對各類風險進行科學有效的監控,就必須對風險監控體系的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推動相關的風險監控工作向制度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外貿企業應不斷完善風險監控機制和管理體系,並與垂直管理有機結合。外貿企業領導也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不斷加強風險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逐步建立壹支高素質、高效率、戰鬥力強的風險管理隊伍。同時,還要註重風險監控制度的制定,引導相關工作人員明確自身的風險監控職責,按照崗位職責在相關貿易環節的風險監控工作中落實責任制,使各環節的貿易風險得到科學監控,監控工作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確保風險監控工作的順利和嚴謹。
(4)適當增加風險監控人員。風險經理領導的成員主要有保險、理賠經理、預警和防損經理。主要是因為隨著外貿企業的不斷發展,面臨的風險越多,需要承擔的風險監控和管理任務就越大,相應的企業風險監控的組織架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為保證各項監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應適當增加部分風險監控人員。在其組織中,風險經理不需要過多處理其細節,其主要職責是組織和協調風險監控人員規劃和實施風險監控計劃。
第三,結論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外貿企業不僅要重視新產品的開發和產品質量的提高,還要根據國際貿易市場和自身發展,深刻分析如何科學有效地降低和規避貿易風險。只有準確把握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產生的原因,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為我國外貿企業贏得更好、更長遠的發展前景。
參考
[1]吳,米佳龍。國際貿易風險監測探討[J].企業家世界,2013,8: 16 ~ 18
[2]胡大江。面臨雙重風險的中國企業國際貿易外匯風險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0
[3]胡大江、任玉龍、陳雪梅等。企業國際貿易匯率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4,4: 71 ~ 73
[4]白惠傑。論外貿企業規避國際貿易風險的對策[J].業務情況,2013,28: 139
[5]楊軍.淺談規避國際貿易風險的有效措施[J].前沿,2012,14: 93 ~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