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國家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政策是什麽?

國家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政策是什麽?

2009年國家出臺的以下政策有利於中小企業的發展。

●寬松的貨幣政策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貨幣政策是金融政策的核心。面對世界經濟調整和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2009年中央政府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金融工作的重心將從控制物價上漲轉向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主要措施是:放松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信貸渠道,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積極的財政政策

財政是中央政府逆周期調節的主要政策工具和調控手段,即在經濟下行過程中,政府需要增加財政支出,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以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2009年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著力點是加大對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的支持,保持全社會投資的穩定增長;加強出口退稅,促進產品出口;適度減輕企業和個人稅負,增加收入;增加社會保障和文化教育支出,刺激擴大內需。

●優化產業政策

產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反映經濟平衡程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產業結構失衡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也是2008年以來經濟下滑的主要內因。從這個意義上說,產業結構調整是2009年的壹項重要任務,也是中央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主要內容。

2009年產業政策的基調是優化結構,主要著力點是:削減過剩產能,完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加快產業升級。

●靈活的儲備政策

戰略物資和黃金的儲備狀況往往反映了壹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抗風險能力。受資源稟賦和體制機制的制約,多年來我國儲備觀念落後,體系缺失,儲備數量嚴重不足,儲備結構失衡。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落後的儲備將難以適應國際市場供求的變化和匯率制度的調整,難以形成強大的經濟抗風險能力。2009年的重點在於:增加能源、礦產等戰略物資的儲備;調整財政儲備結構,增加黃金儲備。

總之,可以預見,2009年中國將通過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逐步實現以國內經濟平衡為基礎的國內外經濟平衡,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國可以通過擴大內需應對出口增速下滑,通過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對沖房地產投資規模的減少,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和服務業替代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收縮,通過利用外匯儲備增加戰略資源進口緩解能源、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通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改善要素供給條件、理順各種經濟關系,為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企業要利用好這些政策,在經濟寒流中變強,這樣在暖春來臨時才會大有作為!讓lark陪企業度過危機!

  • 上一篇:管理信息系統的試運行有哪些?
  • 下一篇:杭州來客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