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公園不僅是外國遊客遊覽的景點,也是當地居民休閑健身的絕佳場所。盛夏的早晨,河邊隨處可見打太極拳的老人和跑步的年輕人。在茂密的樹下,在河邊的長椅上,妳可以看到勤奮的學生,聽到他們的讀書聲。晚上,到處都是遊客。因為有河,河邊晚上特別涼爽,成了夏天人們消暑的寶地。老人們在公園的室外舞池裏隨著音樂起舞,而年輕人則成群結隊地聚集在燒烤攤周圍,品嘗美味的烤肉串和烤河魚。喜歡釣魚的人,手裏拿著魚竿在河邊靜靜地釣魚,魚兒咬人發出的水花引來孩子們的陣陣笑聲。直到深夜,濱江公園才恢復了寂靜,河水流動的聲音在這寂靜中顯得清晰而遙遠。
風景如畫的達傑河,像壹條蜿蜒的巨龍,歡快流動的河水,像壹個奔放的少女在奔跑,流經呼瑪縣的歐普、金山鄉,流入百年古城呼瑪鎮。
呼瑪鎮是呼瑪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大興安嶺最古老的古城。因呼瑪河流經時期而得名,也是歷史上黑龍江沿岸著名的古羅站。據史料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設立的古驛站之壹,原名古驛站,就經過這裏。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呼瑪鎮各族人民譜寫了抗擊俄羅斯入侵的壯麗篇章。在這片白山黑水中,英勇的抗聯戰士留下了與日寇殊死搏鬥的足跡。可以說呼瑪鎮是大興安嶺少有的百年以上歷史名城。
呼瑪鎮面積2443平方公裏,人口卻不到3萬,可謂地廣人稀。但這裏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尤其是百年文化歷史積澱和世代相傳的淳樸民風,依然保持著中國北方民族的獨特魅力。呼瑪鎮地處大興安嶺高寒緯度地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炎熱。這裏沒有火車,離省會哈爾濱千裏,在大興安嶺的大山裏。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中國少有的純天然無汙染的土地,至今仍保持著遠離城市喧囂的難得寧靜。近年來,隨著國內旅遊熱潮的出現,隨著人們回歸自然、崇尚自然、尋求自然綠色生態環境意識的增強,呼瑪鎮轄區內美麗神秘的大界河、獨特的大冰雪、原始森林、純天然野生漿果和藥用植物、古樸神秘的民族風情,越來越為人們所熟悉和向往。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來到這裏,使呼瑪鎮成為大興安嶺重要的旅遊景點。隨著呼瑪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積極投資政策的實施,豐富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綠色生態農業基地的建設,呼瑪縣成為各地客商投資的熱土,政府所在地呼瑪鎮這座百年古城煥發出勃勃生機。如果說美麗富饒的呼瑪縣以其獨特迷人的風情被譽為“金冠上的翡翠”,那麽百年古城呼瑪鎮就是這顆寶石上最閃亮的亮點。它就像古老的黃金之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又像壹塊未開墾的處女地,讓人充滿好奇和遐想,讓人情不自禁地走近它,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壹睹它美麗迷人的風采。
說到呼瑪鎮優美的自然景觀,就不能不提到依黑龍江而建的濱江公園。位於呼瑪鎮東側,與俄羅斯隔河相望,占地10公頃。是呼瑪鎮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也是百年古城的標誌性景觀之壹。是每個來呼瑪鎮觀光的人必去的地方。這裏曾經是河岸上的壹片綠地。經過政府的幾次精心設計和改造,它已成為人們休閑和欣賞河流美景的絕佳場所。濱江公園距離鎮中心只有幾英裏,非常方便人們步行參觀。從鎮中心壹路向東,有幾條街可以直達河邊。無論走哪條街,遊客首先要穿過的是壹條白色水泥澆築的永久河堤,河堤很寬很高,像壹條長長的白色臥龍,矗立在黑龍江邊上,像壹個百年古城的忠誠守護神。幾十年前,黑龍江沒有現在這麽溫柔。每年春天開河的時候,經常會發生上遊冰面先解凍,而下遊冰面還凍著三尺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為“開河倒退”。當河道被倒開時,上遊巨大的浮冰被流動的河水沖向下遊,浮冰被下遊堅實的冰面阻擋,形成冰壩,阻斷了黑龍江的水流,導致河水漫過河道,形成洪水。秋天也有暴雨,導致河水泛濫。那時候的黑龍江就像壹條調皮搗蛋的巨龍,時刻威脅著這座百年古城的安全,而小鎮原來的堤壩是土石築成的,高度和寬度都比現在大不相同。1985年春,黑龍江上遊發生“倒灌河”,呼瑪鎮面臨百年壹遇的洪水。河水過江到達大堤,最高水位與大堤基本持平,持續了近壹周。土築成的堤壩在河水的浸泡下隨時有決堤的危險,百年古城岌岌可危。也許黑龍江的那條淘氣的龍最終不忍心毀掉這個美麗的小鎮。河水神奇地退去,百年古城轉危為安。洪水過後,以此為教訓,縣政府積極組織人力物力,及時修築了這條混凝土大堤。現在它不僅成為了這座百年古城的壹道堅實屏障,也成為了這座小城的壹道亮麗風景。從空中往下看,黑色的河水和白色的堤岸像黑白相間的龍,盤旋在小鎮的東側。古語雲:“山不高,仙不過名;水不深,龍為靈。百年古城,兩條龍相伴,成為人傑地靈、物產豐饒之地,不足為奇。
穿過河堤,是壹道由楊樹組成的防風帶,寬度約五六十米。它像壹條白龍豎起的綠色屏風,直立在河堤的東側。這些楊樹高大茂密,盛夏時節,枝葉繁茂,遮擋了人們的視線。如果妳在黑龍江的河上,因為這道綠色屏障,妳看不到小鎮的風景。所以,對於偶爾在江上坐船的俄羅斯來說,
遊客漫步在這條楊樹帶上,美麗的黑龍江就像壹條夜光玉帶。隨著遊客的前進,它逐漸從河岸升起,進入遊客的視野。走近河堤,可以看到蜿蜒的河水,岸邊停泊著各種船只,孩子在戲水,女人在洗衣服,還有對岸俄羅斯的遠山和附近的灌木叢。等妳到了這裏,親眼看到這條河,妳可能就真的明白為什麽黑龍江在古代被稱為“黑水”了。站在河邊,可以看到整條河都是黑的,人都在岸邊,要看清兩三米外的河底,難度極大。但妳千萬不要以為黑龍江是壹條汙染嚴重的河流,卻是世界上唯壹壹條沒有被工業公害汙染的大河。不要相信我,如果妳手裏握壹把水,妳會發現水是清澈的。玩水的孩子口渴,喝河水是常事。對於釣魚的漁民來說,用河水燉河魚,不加任何調料,更是美味。
濱江公園建在黑龍江流經城鎮的河段上。南北長1000多米。這壹段河堤是石頭做的,但是1.963之前的這壹段河堤不是石頭做的。呼瑪鎮位於黑龍江水道的拐彎處,是這條河的水岸線。因此,在河流的沖擊下,發生了水土流失。建國至1963年,呼瑪鎮土地被沖走多達4.8公頃。當時中蘇邊界是黑龍江的主要水道,所以我們河岸的水土流失就意味著陸地面積的減少。為了保護這片神聖的土地,呼瑪縣政府用國家財政撥款65438至0963組織修建了這壹段河堤。
河岸上停泊著大小不壹的船只,最引人註目的是幾艘軍艦,其中有較大的炮艇,也有排列整齊的小型巡邏艇,讓人感受到邊關的莊嚴氣氛,為這片風景如畫的河岸增添了壹份威武的色彩。在河岸最醒目的地方,矗立著中俄界碑173。成立於1993年春天。經過中俄兩國政府的多次會晤和談判,以及對邊界的實地調查,並經兩國政府批準,確定了邊界的走向,並決定設立永久性界碑。兩國外交部有關部門派出各自的工作組,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支柱建設。兩國的界碑位置都是對應的。在呼瑪縣371公裏的邊境線上,* * *立了21界碑,就是其中之壹。中俄邊界和界碑的建立,為兩國邊境地區的穩定和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中俄在新的歷史時期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標誌,表達了兩國政府致力於和平與發展、建立睦鄰友好關系的堅定決心。這個173號界碑有兩米多高,有水泥基座。界碑上刻有莊嚴的中國人民國徽和“中國”字樣,以及界碑的編號和豎立日期。它已經成為濱江公園裏非常引人註目的建築。外地遊客紛紛在界碑前拍照留念。對於外國遊客來說,與莊嚴的界碑、美麗的界河和身後的俄羅斯群山合影,無疑是在祖國最北端睡覺和旅遊的最好紀念品。盛夏,如果妳能早起去濱江公園拍日出,那麽壹定不要忘了從界碑方向拍幾張。當太陽從東方俄羅斯的群山中壹點點升起,橙紅色的陽光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讓靜靜流淌的河水反射出柔和的光。河堤上和公園裏的樹林也籠罩在晨光中,像壹層橘紅色的輕紗,陽光將界碑映紅,顯得格外肅穆。此時,從界碑向東,是俄羅斯的群山,橘紅色的旭日,還有閃閃發光的河水。站在界碑前看日出,讓人為祖國的壯麗山河感到自豪。觀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會讓遊客感到澎湃和愛國。同樣,在祖國沈睡的界碑下看日出,會讓人發自內心地感到愛國,而這對於長期在大陸生活的遊客來說,是壹次難得的愛國情感體驗。
濱江公園不僅是壹個綜合性的公園,還有壹些重要的地方,值得壹去。河岸上有壹棟精致的二層小樓,是呼瑪口岸聯檢大樓。呼瑪港於1993年5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壹類客貨口岸,於1994年5月被中俄兩國政府確認為國際客貨運輸口岸。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馬諾夫區烏沙科夫港隔黑龍江相望,水路距離僅19公裏。年貨物吞吐量可達20萬噸。港口在明水時期除了水運船運輸外,還可以進行冰上汽車運輸。口岸聯檢大樓於2005年底竣工,總面積2200平方米,總投資350萬元。口岸的開通將有效促進這座百年古城的經濟發展,使這座封閉的百年古城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百年古城的魅力和風采將通過這裏展現給世人。
邊防哨所是河岸上另壹個值得壹去的地方。它是壹座用水泥和磚砌成的小樓,高40多米,外面是塔形,裏面有樓梯,壹直上到最高壹層,是邊防戰士的值班觀察室。這裏有壹個高倍軍用望遠鏡,從上面可以看到俄羅斯各地的異國情調。在我們哨所的對面,對岸的俄羅斯邊防軍也有壹座瞭望塔,但其建造方法與我們哨所不同,在建築材料和外觀上都有很大差異。在高倍軍用望遠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俄軍哨所裏的崗哨,壹河之隔的異鄉變得近在咫尺。站在高高的崗位上俯瞰近在咫尺的異鄉,妳會情不自禁地產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沖動,妳甚至會感受到這些年來中蘇之間不尋常的歷史。如今時代變了,曾經的超級大國不復存在,中蘇關系緊張被中俄友好合作取代。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和繁榮,蜿蜒的河流是所有這些變化的歷史見證。
看著流淌的河水,回憶著歷史的變遷,妳才能深刻理解“逝者如斯夫”這句話的含義。時間是改變這壹切最不可抗拒的魔杖,就像黑龍江的水不斷流逝,又像海峽兩岸的山壹樣,永恒不變。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動的兵”,矗立在河堤上的邊防哨所,不知送走了多少批風華正茂的邊防戰士。他們就像這條靜靜流淌的河流,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守護著祖國的北疆,守護著美麗的百年古城。
濱江公園不僅是外國遊客遊覽的景點,也是當地居民休閑健身的絕佳場所。盛夏的早晨,河邊隨處可見打太極拳的老人和跑步的年輕人。在茂密的樹下,在河邊的長椅上,妳可以看到勤奮的學生,聽到他們的讀書聲。晚上,到處都是遊客。因為有河,河邊晚上特別涼爽,成了夏天人們消暑的寶地。老人們在公園的室外舞池裏隨著音樂起舞,而年輕人則成群結隊地聚集在燒烤攤周圍,品嘗美味的烤肉串和烤河魚。喜歡釣魚的人,手裏拿著魚竿在河邊靜靜地釣魚,魚兒咬人發出的水花引來孩子們的陣陣笑聲。直到深夜,濱江公園才恢復了寂靜,河水流動的聲音在這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而悠遠。
風景如畫的濱江公園,和這座百年古城壹樣,美麗精致。也許妳去過大連的東海公園觀光。這是壹個依山傍海而建的公園,占地面積巨大。在那裏妳會體驗到大海的豪邁和浩瀚,欣賞到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但是,妳總覺得多了點做作,少了點簡單自然。呼瑪濱江公園雖小,但更古樸自然。在這裏,妳會真正體驗到“不辱使命,只看庭前花開:去留,看天上雲卷雲舒”的境界,這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是很難得的。或許這就是外國遊客對百年古城濱江公園情有獨鐘的重要原因。
信息來源:呼瑪縣委、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