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狹義會計信息的唯壹提供者,需求者是指企業外部的信息需求者,主要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國家、企業管理當局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會計信息不對稱的表現: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之間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是指會計報表的信息披露因特定會計方法的選擇而偏向於某壹特定的信息使用者,導致壹部分人獲得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另壹部分人則相反,從而造成投資成本上升,股票在市場上的流動性下降;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的會計信息不對稱。企業管理當局作為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的內部使用者,比外部使用者更具有信息優勢。企業管理者利用這壹優勢,粉飾美化會計報表,不斷調整收益和盈余。
我國正處於會計信息需求大於會計信息供給的階段,許多公司和企業不願意披露其內部重要的會計信息,以免被競爭對手獲悉後,使自己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有壹些內部財務信息,比如公司虧損嚴重,資不抵債,公司被財稅部門重罰。這樣的信息公布後,肯定會損害公司形象,甚至造成上市公司股價暴跌,所以公司不願意提供這樣的信息。由於會計制度自身的因素,會計信息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業績,如歷史成本計量、貨幣計量等固有的局限性,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信息報告失真
主要體現在:為了追求經濟指標或任務指標的完成,在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時,依靠調整報表蒙混過關;只使用對政績有用的統計數據,對不利的數字進行轉換,最終導致數據失真。內部自我約束功能不強。在會計和統計管理中,它是任意的。在重大政策和業務出臺時,它利用政策的漏洞,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法,對會計統計采取不負責任的態度,隨意更改。沒有必要的統計監督檢查手段,即使審計部門也只能檢查壹個部門或單位數據的真實性,而不能對合並統計進行全面檢查。
披露不足
以企業年度定期報告為例,存在母公司對子公司及關聯企業的列報存在遺漏、未對或有事項等重大事項進行說明、未詳細披露利潤總額主要由非主營業務利潤構成、未對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等主要財務指標的重大變化進行必要的分析和說明等現象。有的雖然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了披露,但如果未能根據環境的變化或公司面臨的特殊情況主動增加披露內容,則披露充分性不足。例如,近年來,價格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很難看到公司願意在會計信息披露中解釋或充分關註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有些企業有大量資產沒有得到確認,更不用說計量和報告了。
現有的財務報告模式只關註實物資產,而未能反映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正是這些無形資產是增加企業利潤最快最重要的因素,也正是這些因素決定了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源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第壹資源。如果以歷史成本來衡量,很多知識資源的價值無法實現。知識資源反映的是企業的未來價值,而歷史成本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
信息簡化
現有的企業報告主要反映企業的財務信息,披露範圍也僅限於財務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交易和事項,而忽略了非財務信息的重要性。因為企業環境和企業本身還在不斷變化,僅僅依靠過去的財務數據來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是不夠的。而且,壹些非財務信息往往比財務數據更能提示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貿易增加了,這些非財務信息有助於提高貿易的可能性。另外,現有的企業提供的報告主要反映自身的業績,而忽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企業對社會的貢獻,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等。這是由工業經濟時代的特點決定的,但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對企業的評價標準不會局限於企業的經濟效益,信息使用者很難利用現有的會計報告對企業做出全面的評價。
變速器老化太慢。
在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中,及時性與相關性密切相關。從中報和非上市公司披露的情況來看,現在會計制度不定期提供會計信息,企業的年報要到會計年度結束後幾個月才發布。企業管理組織往往由於信息的缺乏而難以確定某些重大事件何時發生,導致監督有效性不足。
此外,壹些公司往往根據自身利益決定何時披露重大事項,甚至與不正當投機者勾結,配合其操縱市場進行披露,從而降低了相關會計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及時性。會計信息老化嚴重滯後於現實,極大地影響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眾多投資者的決策和切身利益。
很難滿足不同信息用戶的需求。
相關性是相對的,同樣的信息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而現有的會計體系只能提供壹般的會計報告供所有者需求。這實際上是會計信息再加工的信息加工過程的結果,只能向信息使用者傳達全面的信息。但是,這種通用的會計報告不能滿足所有信息使用者所有不同決策的需要,其相關性只能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