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準則:
(壹)衡量會計信息質量原則(6條) 客觀性、相關性、可比性、壹貫性、及時性、 明晰性
(二)確認和計量的原則(4條) 權責發生制、配比原則、歷史成本、 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
(三)起修正作用的原則(3條) 謹慎性、重要性、實質重於形式
新準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8條)
1、客觀性原則 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 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2、相關性原則 會計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應當滿足宏觀信息需要、 滿足會計報表使用者的需要。 會計所提供的各種報表不能滿足所有方面的需要, 只要會計報表使用者通過通用的會計報表中的信息進 行加工整理,能夠得到其所需要的會計信息,這樣的 會計信息就符合相關性原則。
3、明晰性原則 會計記錄和會計信息必須清晰、簡明,便於理解和 使用。
4、可比性原則 同壹企業采用的會計程序和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 會計期必須保持壹致,在壹般情況下不得隨變更。 (縱向比較)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變更。 不同企業會計核算必須符合國家統壹規定,提供 相互可比的會計核算資料。(橫向可比)
5、實質重於形式 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重於其法律表現形式,應當 按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
6、重要性原則 會計核算應當區別被交易或事項的重要程度采用不 同的核算形式。 重要與否取決於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於不同的會 計主體重要與否是不同的,對於同壹會計主體的不同會 計期重要與否也是不同的;重要與否應從兩個方面考慮 (數量和性質)。
7、謹慎性原則 會計核算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不多記資產或收益, 不少記負債和費用,也不得計提秘密準備。
8、及時性原則 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會計信息收集及時、處理 加工及時、傳遞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