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監測中心對北京市辦公場所室內空氣最新抽樣檢測結果顯示,有害物質如
氨、甲醛、臭氧的超標率分別為80.56%、42%和50%。而來自混凝土、水泥、花崗巖等建築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氡,亦成為不容忽視的無形殺手。對全國14座城市的1524個寫字樓和居室調查顯示,每立方米空氣中氡含量超過國家標準的占6.8%。氡含量最高的達到596貝克,是國家標準的6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因氡致肺癌約在5萬人以上。
家用空氣凈化器是解決家庭室內汙染的壹種新型家用電器。選擇壹臺適合自己的空氣凈化器對家庭生活非常有利。
室(車)內環境汙染報道案例
案例壹、調查數據
中消協2001年公布了壹項驚人的調查結果,在北京和杭州分別對室內空氣檢測後顯示:甲醛濃度超標分別達73.3%和79.1%,甲醛濃度最高的超標10多倍,.消費雖然大多表現為環保意識很強,但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中國室內環境檢測中心的調查顯示:全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汙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萬人!
案例二、幼兒園集體感染案
廣州芳村區壹幼兒園因原教室十分破舊,重新蓋了教學樓並裝修壹新,於2002年9月2日開始使用。三天內***有100多名學生出現眼紅、皮膚痛癢、咳嗽等癥狀,先後到醫院就診。經廣州醫學院和防疫站的工作人員到幼兒園進行檢測,由於裝修材料中的有毒氣體超標,導致嚴重空氣汙染。 案例三、北京陳穎案—中國首例室內空氣汙染傷害案
1998年,陳穎先生花巨資在北京昌平區八仙別墅購房壹套,經裝修後入住,因甲醛汙染造成陳先生咳嗽不止,經診斷為癌癥先兆之壹“喉乳狀瘤”。檢測發現:室內甲醛濃度平均超標25倍。陳穎向北京小湯山法院起訴裝修公司,法院壹審判決裝修公司賠償8.9萬元。此案中央電視臺等大型媒體己作了詳細報道和分析。為此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專門開通“陳穎室內環境汙染幫助熱線”。
案例四、1/3白血病源於裝修
在市民對新居大搞裝修之時,血液病專家發出呼籲,壹定要提防裝修汙染引起的疾病。珠江醫院全軍兒科中心的朱為國教授從接治的60多兒童白血病患者中發現壹個驚人的事實:有1/3的白血病患者的發病與家庭裝修汙染有密切關系。
案例五、北京楊老師案
2001年3月20日,北京某大學楊教師訂購了壹套價值6400元的臥室家具,待生產廠家把家具運到楊家中,當時就聞到家具內發散出辣眼刺鼻的甲醛氣味。數日後,家具釋放的甲醛氣味更隨著氣溫的升高越來越大。不到壹個月,楊老師就眼睛充血、疼痛、心煩、肝區不適,楊老師多次找家具商場和廠家要求解決處理,廠家答復新家具有味兒是正常的,又說室內氣味是楊老師裝修造成的。經檢測發現,存放家具的房間裏,空氣中甲醛超出國家標準6倍多。6月22日,楊老師壹紙訴狀把某家具廠告上法庭。北京市朝陽區法院根據檢測結果,判某家具廠辦理退貨並壹次性付給退貨款及連帶損失。
案例六:甲醛汙染造成胎兒發育畸形案
家住北京“回龍觀”的壹對夫婦,本打算在新裝修的家中迎接新生兒,不曾想,妻子在懷孕二十壹周時,檢查發現胎兒發育畸形。經有關部門檢測,他們居住的新家甲醛超標八倍。
新婚的何先生向朝陽某家具加工部訂購了壹套家具,到貨之後,何先生及家人發現送來的家具有甲醛氣味,便向廠家送貨人員提出疑問,廠家說新家具都這樣,過壹段時間就會消失。但是何先生的家具用了壹年多時間,甲醛氣味還是沒有減少。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用茶葉吸附、用中草花熏,都沒有效果。何先生的妻子已有孕在身,他們和廠家多次也沒有解決異味問題。隨著溫度越來越高,何先生家裏的家具異味更濃了,廠家人員說,放兩個洋蔥可解味,於是他們壹下子放了10斤洋蔥,也沒見效果。後來何家從檢測中心的有關人士處獲悉。制造家具的人造板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甲醛有致癌和導致殘疾,夫妻倆只好忍痛含淚,將胎兒做了人工流產。
案例七:室內甲醛汙染——兒童健康大殺手
2002年2月14日,北京市兒童醫院小兒內科主任醫師臧晏向媒體發布了壹條令人震驚的消息:2000年開始。臧醫師接診白血病患兒時進行了家庭居住環境調查,結果發現,十分之九的小患者家,在半年之內曾經裝修過,而且大多是豪華型裝修!醫學專家推測,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汙染是當今這幾年來小兒白血病的患者明顯增加的壹個誘因。中央電視臺連夜對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的專家進行了采訪,並於2月15日在央視壹套《東方時空》欄目中播發。
案例八:甲醛汙染造成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
住在北京金魚池的秦靜女士1999年在廣安門外的“廣華軒”購買了壹套期房,建築面積90多平米, 2000年新房竣工,秦女士高興地拿到了新房鑰匙,為了盡快住進新房,2000年4月與北京輕達裝飾公司公司簽訂了裝修合同,秦女士提出了房間的功能要求,裝飾公司進行總體設計,為了保證家人的身體健康,也沒有進行過多砍價,就以6萬元的價格簽約,秦女士當時與裝飾公司提出了環保裝修的問題,裝飾公司答應使用3A級的木芯板,保證沒有問題,2000年4月15日簽定裝修合同,6月30日交工,算下來再加上地板、瓷磚等費用是10多萬。裝修完工後全家的看著裝飾壹新的房子,別提有多高興了,按照兩位女兒的意見,恨不得當天就搬新家。可是,秦女士聽朋友說,新裝修的房子有汙染,最好放置壹段時間再住。再說秦女士還真感覺房間氣味很大,辣眼睛,不敢入住。到了冬天,金魚池的平房沒有取暖設施,實在難以忍受,便於11月份全家搬到新房,誰知道,怕什麽就來什麽,自打搬進新房,秦女士全家四口就沒得好,連續不斷的感冒,總也不見好,可怕的是,從2001年3月開始,先是秦靜的丈夫感冒、發燒,長時間退不了燒,免疫力嚴重下降。便懷疑是結核,經醫院檢查不是,住院治療了壹個多月也不見效,後來,嗓子感到有異物感,到醫院壹檢查,發現是喉乳頭狀瘤,但是,因為免疫力太低,暫時無法手術,原來體重190多斤,降到160斤。同時,兩個女兒也體質下降,有壹次頭暈摔倒在學校的走廊裏,二女兒的記憶力和智力嚴重下降,學習成績也是大幅度下降;秦女士也是咳嗽,渾身難受,到醫院治療費、醫藥費等等花了幾萬元。沒辦法,2001年4月只好又搬回金魚池的平房。6月20日,有關媒體報道了八仙別墅陳穎甲醛超標汙染案件的情況,秦女士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家的情況和陳穎的遭遇壹樣,便請到了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的專家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6月23日進行了第壹檢測,室內空氣中甲醛達到了0.71mg/m3,在裝修壹年之後空氣中甲醛超過國家標準9倍!壹個月後,7月25日又進行了第二次檢測,在有通風的情況下,仍然達到了0.6mg/m3,超過國家標準7倍以上。
為了解決房子的質量問題,秦女士可沒少跑腿,多次找“化輕達”裝飾公司。但是,壹次次都沒有壹個滿意的結果,秦女士已經決定要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正當利益。據2003年元月7日中央電視臺壹套新聞報道,秦女士勝訴,獲賠11.98萬元。
案例九、裝修汙染殃及幼兒無辜受害
家住北京良鄉的吳女士,5月裝修完新房後,雖然當時房間裏氣味很大,但是由於馬上要把舊房交給別人,所以裝修以後就入住了。結果從9月開始,吳女士3歲的兒子開始患病。開始是咽炎、慢性哮喘,逐漸地免疫力下降,經常生病,原來較胖的孩子明顯消瘦。到醫院多次檢查也查不出原因。不久前吳女士請來中國室內環境監測中心進行了檢測。專家來到了吳女士家,乍壹看室內裝修簡潔大方,沒有什麽特殊之處,但是,仔細檢查發現了問題;不但臥室和客廳的地面全鋪的是復合地板,而且為了使復合地板具有實木地板的隔涼效果,裝修時的復合地板下面又鋪了壹層大芯板。當時為了減少裝修開支,考慮到鋪在復合地板下面,不用買質量好的,所以用的全是50元10張的低檔大芯板,這種大芯板不但外觀質量差,更為嚴重的是遊離甲醛釋放量特別高。檢測人員還發現室內用大芯板打了衣櫃和吊櫃,櫃內也沒有進行封閉處理,這些都會造成室內空氣中的甲醛超標。經過檢測中心進行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結果說明,吳女士的房間在裝修10個月以後,室內每立方米空氣中甲醛還達到了0.36毫克,超過國家標準4倍多!
案例十、苯汙染禍害壹家人
2001年3月19日,山西太原陽泉壹名為劉巧英的女同誌向檢測部門的同誌訴說了家庭裝修給自己全家帶來的不幸。2001年8月份,為了美化居室環境,劉女士壹家決定自己動手把居住多年的46平米的兩居室簡單裝修壹個下,於是購買了天津裕華公司生產的津華牌建飾漆、醇酸樹脂漆8桶(6元/桶),用於粉刷門窗。由於在產品中未註明詳細的使用說明,劉女士壹家在不知道其危害的情況下,仍然居住在剛裝修完的房間裏。裝修以後,壹家人在室內居住,開始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掉頭發、耳朵腫等癥狀,隨著時間的推移,2001年11月份,劉女士壹家先後發病,年僅18歲正在讀高中的兒子突發白血病,劉女士也感覺得渾身無力,經檢查血小板下降、紅血球升高。壹家人,為看病花了很多錢,但是,兒子的病情並未有明顯好轉。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花錢費力裝修完的房間,竟是壹個十足的“毒氣室”。
那麽,禍害劉女士壹家的罪魁首就是苯系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它存在於油漆、膠以及各種內墻塗料中。由於苯屬芳香烴類,人壹時不易警覺其毒性。但如果在散發著苯氣味的密封房間裏,人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脫離現場,便會導致死亡。另外苯也可致癌,引發血液病等,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物質。衛生部落2001年制定的《室內空氣質量衛生規範》規定室內空氣中苯的標準是每立方米小於0.087毫克。
案例十壹、新居成了氨氣室
購買沒兩年的商品房室內氨氣嚴重超標,竟需要20年才能揮發完,業主憤然將房產商告上法院,要求立即搬出該房,並索賠87萬。2000年8月2日,北京某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某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北京大學內銷商品房預售契約》,購買了某家園兩套商品房,2001年3月底裝修完入住。但其後不久便發現房屋內人無法忍受的異味。同年5月,北京壹健身俱樂部擬租用該公司房屋,要求該公司做室內氣體檢測,並簽訂了為期5 年的租賃協議,俱樂部支付了1.2萬元的訂金。2001年9月工日,進行檢測後,發現其中壹套室內空氣中氨氣濃度超出國家標準7倍,該氣體20年才能揮發完。故該公司將俱樂部訂金退還。原告曾與被告房地產公司協商解決解決此事,但被告沒有予以答復和處理。
案例十二、新居氨氣超標20倍
2001年1月18日至上20日之間,北京現代城2號樓有兩位業主反映房間有異味,而且人們感到頭暈、惡心,白天不敢關窗,如晚上關窗睡覺,早晨起來後口鼻十分難受。後來有關單位對房間進行了檢測,發現2號樓5至6個樓房的房間空氣中氨氣濃度高出國家環保部門出具的參考標準。室內環境專家曾對其中壹戶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經檢測,室內空氣中氨最高含量超過國家規定的公***場所衛生標準20多倍。致使房間內氨氣超標的原因,是建築水泥中的防凍劑造成的。
案例十三、建材、家具四成以上不合格
2002年7月1日市場禁止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規定出臺已經三個月了,三個月後,市有關部門組織監督、抽查、檢測結果顯示合格率僅為58.7%,家具、人造板家具(櫥櫃)合格率僅為12%,不合格原因主要為甲醛超標。其中,浙江豪鼎木業生產、×××曲陽店經銷的柚木貼面板2440×1220(壹等品)實測,甲醛超標9倍。上海冠博家具廠生產、自行經銷的冠博牌套房家具實測,甲醛超標14倍。專家和業內人士指出:甲醛嚴重超標是建材、裝修材料、家具的主要質量問題,須下猛藥整治,而市場狀況不容樂觀,建材、家具市場規範、達標任重道遠,期待zf、技監、質監、生產制造廠、流通領域、消費者、輿論傳媒齊抓***管、形成社會合力,執行標準不走樣,不折不扣地執行上海市建築業管理辦公室滬建建管(2002)第77號文件,特別是生產、流通企業要把執行標準提高到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來認識,切實維護消費者不受有害有毒物質侵害的合法權益。希望zf下屬的職能部門對繼續生產銷售不符標準產品的要亮限期整改的“黃牌”、殺回馬槍,如仍不能達標,要果斷出示“紅牌”,直至吊銷生產經營許可證,逐出市場,不讓他們再危害百姓。為了再次引起廣大民眾對“十項標準”的重視,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遠離汙染、關愛生命,本報再次選登有關連接10項標準的綜合資料,請廣大讀者關註。
案例十四、警惕新車“氣味殺手”
在裝修熱、買房熱引起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關註與爭議的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車進入家庭,車內空氣質量也是壹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當我第壹次坐進我的汽車裏”,我不禁陶醉在那新車的味道中。許多車主都有過這種“幸福的體味”。但您可能不知道,這種“新車的味道”很有可能便是“毒氣”。在北京持續購車熱的壹年多的同期時間裏,中國裝飾協會室內空氣監測中心累計對近200輛新車的檢測發現,若參照室內空氣標準,有近九成的汽車都存在車內空氣甲醛或苯含量超標的問題,大部分車輛甲醛超標都在五六倍以上。據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分析,空氣中的超標甲醛多是來自座椅沙發墊、車頂裝飾布內襯等裝飾材料,而苯則來自膠粘劑。監測中心主任宋先生說,這種“新車的味道”危害極大,因為車內空間狹小,有害氣體不易揮發,加之人體還會排出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司機若長時間在這種汙濁環境中駕駛,極易引起不適,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專家提醒車主,使用新車的前半年裏應盡量少使用空調,多開窗通風,以使有害氣體自然散發,如果想盡快、徹底消除有害氣體,也可請專業人員采用空氣離子等專業技術凈化空氣。宋先生還特別提醒說,壹些司機認為汽車香水可以消除汙染的想法是誤區,香水只能遮蓋刺鼻氣息,而無法改變有毒氣體濃度,更無法消除有害影響。新車氣味刺鼻,已經引起了壹些車主的警覺。到監測中心做檢測的私車、為避免客人投訴的旅遊車、公司的商務用車甚至電視轉播車越來越多。雖然被檢測車輛大部分有害氣體超標,但尚未引發類似“室內氨氣事件”的消費權益糾紛,這與尚無相關標準、人們又未認識到車內空氣和室內空氣對人的影響同樣重要有關。“而車內空氣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權益,應該引起廠商及車主的***同關註。”律師吳海認為:根治毒氣的最有效辦法在於立法。即從法律上給車內空氣制定標準,並作為汽車制造或裝飾業的質量標準,以從根本上凈化新車空氣。”
案例十五、《全國每年11萬人死於室內空氣汙染》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監測中心透露,全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汙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1萬人。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宋廣生說,我國的室內環境建設事業有了長足的進展,人們對居室環境汙染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是總體水平仍然不容樂觀,室內空氣汙染仍然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殺手之壹,加強治理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