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才是每個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在2020年建築企業註冊量猛增256%,對於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在眉睫,人才是引領發展的“源動力”,必須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突出人才的戰略資源地位,著力創新人才工作思路,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積聚優秀人才,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壹下2020年建築企業人才的需求形勢。
1、全國建築業企業註冊量
數據顯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全國建築業企業註冊量驟降,但到3月註冊量回升到5.7萬家,較2月份增長了256%,這個註冊量已經非常接近去年10月的水平了。看來,每次中國經濟承壓,基建總是擔起了頂梁柱。
2、我國現存建築業企業數量
截至2020年3月25日,我國現存建築業企業數量為352萬余家,其中建築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築業最多,占總量的53%;房屋建築業次之,占總量的24%。從地域分布上看,擁有建築業企業最多的是山東省,高達38.3萬家,其次為江蘇、廣東等地。
3、註冊量趨勢
2010年至2019年全國建築業企業註冊量逐年攀升,2019年註冊量達到85.6萬家,較2018年增加了25.3%。註銷量的走勢基本與註冊量成正比,2019年全國建築業企業註銷量達到了22萬家。
4、全國建築業生產的職工
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在發布會透露,全國從事建築業生產的職工大概有5000萬。截至3月8日,全國房屋和市政工程有19.25萬個項目,復工的有11.19萬個,占項目總數的58.15%。作為高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隨著外地勞動力陸續返回,建築行業也逐漸恢復生產。山東作為建築企業最多的省份,截至3月16日全省12045個在建工程項目已經復工10740個,占項目總數的89.17%。
5、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隊伍是建築行業發展的關鍵,隨著建築業新業務、新模式和新技術的出現以及建築業的快速國際化,建築業正面臨新壹輪的人力資源短缺,只有明確人才隊伍的需求狀況,培養符合需求的人才隊伍,才能促進經濟新常態下建築業的發展。
6、建築信息化
建築信息化是建築業發展趨勢,隨著信息化發展,大型企業應積極開發資源,看準發展趨勢,將信息化作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大力推進建築業信息化發展。建築業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作為後備力量。
7、裝配式
就拿裝配式來說吧,有別於以往的現澆混凝土結構,裝配式建築從設計、生產到施工組裝本質上改變了過去的建造方式,各相關利益方在建造過程中面臨新的要求和挑戰。任何精湛的技術和完善的標準,不能沒有人才支撐,培養新型人才隊伍是裝配式建築發展的重中之重。
8、技術挑戰
構件化的裝配式設計流程和施工過程給設計和施工提出新挑戰的同時,也給行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帶來了挑戰。目前從事裝配式建築的高素質人才較少,現有的裝配式建築需要大量的資金、人才和技術投入,企業不再需要大量如鋼筋工、混凝土工等工種的現場作業人員,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掌握裝配式建築流程、懂得現場裝配和構件吊裝的產業化工人,擁有設計、生產、施工和管理等能力的裝配式建築技術人才以及擁有工業化管理思維的項目管理人才。
9、建築企業和人才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性
經歷此次疫情,建築企業和建築人才都意識到了加強自身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性。當危機降臨,企業能憑借自身的資源、資金、人才等優勢渡過難關,建築行業的從業者能夠憑借自身的職業能力和崗位資源,保持優勢,減少疫情對生活水平、工資水平的影響。
從以上數據看,建築行業並未受疫情太大沖擊。相反,每次中國經濟承壓,基建都義無反顧當起了頂梁柱。而此次受疫情帶來的延遲復工、農民工返程受限等影響,雖然在壹定程度上延滯了建設項目的進度,建築業壹季度產值和收入受到了較大影響。但是,隨著全國建築行業逐漸復工,各地也陸續推出了投資計劃,目前建築行業正在加速發展。需要盡快、有序地完成實施方案的整體規劃,科學有序地全面開展各個項目的設計及施工建設,需要培養專業的復合型高素質壹線建設人才和具備規劃能力的實用型規劃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