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築行業分析
智能建築的定義
對智能建築定義為“以建築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築設備管理系統、公***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壹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築環境”。
簡單地說就是,指通過將建築物的結構、設備、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壹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築環境。智能建築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其技術基礎主要由現代建築技術、現代電腦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所組成。
智能建築的系統組成
以搭建建築主體內的建築智能化管理系統為目的,利用綜合布線技術、樓宇自控技術、通信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安全防範技術等將相關設備、軟件進行集成設計、安裝調試、界面定制開發和應用支持。
智能建築系統集成實施的子系統的包括綜合布線、樓宇自控、電話交換機、機房工程、監控系統、防盜報警、公***廣播、門禁系統、樓宇對講、壹卡通、停車管理、消防系統、多媒體顯示系統、遠程會議系統。對於功能近似、統壹管理的多幢住宅樓的智能建築系統集成,又稱為智能小區系統集成。
樓宇自動化系統(BAS)對整個建築的所有公用機電設備,包括建築的中央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系統,進行集中監測和遙控來提高建築的管理水平,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維護及營運成本。
系統集成功能說明:
對弱電子系統進行統壹的監測、控制和管理——集成系統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弱電子系統,用相同的網絡環境,相同的軟件界面進行集中監視。
實現跨子系統的聯動,提高大廈的控制流程自動化——弱電系統實現集成以後,原本各自獨立的子系統在集成平臺的角度來看,就如同壹個系統壹樣,無論信息點和受控點是否在壹個子系統內都可以建立聯動關系。
提供開放的數據結構,***享信息資源——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高度發展,信息環境的建立及形成已不是壹件困難的事。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集成系統的建立充分發揮了各弱電子系統的功能。
主要技術方法
智能控制是以控制理論、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運籌學等學科為基礎,擴展了相關的理論和技術,其中應用較多的有模糊邏輯、神經網絡、專家系統、遺傳算法等理論和自適應控制、自組織控制、自學習控制等技術。
智能建築行業發展歷史
智能建築自1984年1月出現以來(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都市大廈),在歐、美、日及世界各地得到迅速發展,其中以美國、日本興建最多。目前,美國有智能大廈幾萬幢。日本自1984年以來,在許多大城市建設了“智能化街區”、“智能化群樓”,新建的建築中有80%以上為智能化建築。中國於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發展勢頭令世人矚目。
智能建築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建築物智能化程度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標誌是4C技術(即Computer計算機技術、Contro控制技術、Communication通信技術、CRT圖形顯示技術)。將4C技術綜合應用於建築物之中,在建築物內建立壹個計算機綜合網絡,使建築物智能化。4C技術僅僅是智能建築的結構化和系統化。
智能建築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智能建築在我國已成為建築市場的大趨勢,也是建築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各類建築(樓、館、場等)的智能化工程投資,約占工程總投資的5%-8%,有的已高達10%;居住小區的智能化系統建設投資平均在每平方米60元左右(占土建投資的5%-8%),如按全國每年竣工面積計算總投資為幾十億元。智能建築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促成智能建築相關企業迅速增長。粗略估計,目前全國從事智能建築的企業超過3000家,產品供應商近3000家。全國有152家設計院和127家系統集成商具有智能建築專項設計資質。
在深圳,智能建築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健增長,其數量和水平正逐年提高,深圳居民對智能建築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目前,深圳的安防覆蓋率居全國之首。深圳還是國家發改委選定的全國社區信息化建設試點城市,深圳信息化社區的技術裝備程度走在全國前列。深圳智能建築及相關行業的企業有數千家,壹些國際上最新的技術、產品都能在深圳同步上市。
智能建築的發展趨勢
智能建築已從早期的追求功能完備齊全,向高技術化、實用化和節能化方向發展。
具體分析如下:
1、整合應用破解信息孤島
如今的智能建築已經從最初簡單的設備控制,發展為包括樓宇自控、安防、消防等20多個子系統在內的復雜工程。用戶對綜合監控、集中管理的需求帶來了智能建築大集成的應用趨勢,即實現智能建築的信息系統集成,突破分割運行的瓶頸,使應用系統之間,以及系統、信息、組織與管理之間實現高度融合及協調運行,使得不同應用項目可以滿足與建築內的設備、辦公、信息溝通、管理和服務的全面、動態的需要。在這壹趨勢下,智能建築工程的總承包商面臨著新的要求。
目前,國內能夠真正提供適合國情的智能集成管理系統的廠商還比較少。國外廠商提供的此類系統大多結合自身的硬件產品設計,或者其系統功能過於龐大,不適合國內智能建築應用現狀;或者其本地化服務能力不足,維護與升級困難。而在國內,除了2004年推出ezIBS智能建築信息管理平臺的清華同方等個別廠商外,具備此類技術實力、行業積累和服務能力的集成商仍然寥寥無幾。
除了技術上的要求,大集成項目的總包商在角色定位上也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從以外單純的項目實施,不斷向前期的綜合規劃和後期的運行維護延展。智能建築系統的復雜性、專業性以及與建築整體結構的緊密聯系,使得用戶和建築設計者越來越需要廠商在工程實施以前做出完整詳盡的規劃,甚至幫助用戶挖掘其對智能化應用的需求,這就要求智能建築廠商具備壹定的咨詢設計能力。
2、大型功能建築走在智能化應用前列
以2009年建成的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為例,作為2010年第十屆全國運動會的主賽場,南京奧體中心是壹座綜合性大型體育建築群和體育公園,主要包括體育場、體育館、網球場、遊泳館和科技中心五部分,各場館要實現集成的控制系統將近20個,結構也十分復雜。承建商清華同方在設計南京奧體中心的集成系統整體框架時,遵循各場館相對獨立管理的原則,以及可在科技中心進行各場館綜合管理的原則,利用中央集成管理系統(IBMS),將各子系統通過計算機網絡有機的整合在壹起,實現系統之間的協調運行,對信息資源進行合理***享、分配及分析整理。中央集成管理系統的實現,為奧體中心綜合處理突發性或災難性事件,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強有力的支持;為各控制系統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保障奧體中心的安全、舒適、節能的運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3、節能與環保智能建築的新航標
夏天的持續高溫,各地頻發電急警報,日益突出的能源消耗問題讓人們重新認識到建築節能的必要,國家也開始通過政策引導節能。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建築領域成為與工業、商用及民用並列的中國未來幾年節能重點領域。國內新建建築須嚴格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其中北京、天津等少數大城市率先實施節能65%%的標準。這對於智能建築系統的設備和工藝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築節能和環保的要求需要智能建築廠商不斷提升自身技術能力,利用尖端的信息技術和整體規劃能力保證建築物的使用更加綠色環保、高效節能。
除此之外,數字街區和立體綠化智能建築的概念也越來越受到關註數字街區
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數字化工程為例:首先要建設統壹的應用平臺,支撐園區各項信息應用的發展並構建具有國際水平的信息基礎網絡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建立園區IDC及NOC、空間信息系統、園區公***智能化系統、電子政務應用平臺、電子商務系統、企業信息化系統、社會公***服務信息化系統、數字化社區的數字化系統、建築物信息化系統、園區信息化管理系統、園區數字化物流系統。因此,形成以信息服務、信息應用為核心的建築群數字化系統,不僅在規模上、系統配置上、功能上、技術難度上遠遠超過傳統的智能建築,而且對智能建築也是壹次挑戰。
立體綠化智能建築
住宅小區的智能立體綠化應將居住小區的內環境與外環境通過智能化設計集成,如利用先進的IC卡技術,小區設備自控系統、小區管理服務智能系統、小區公***交換網(CATV)互聯網(Intercet)系統、通訊系統、小區綜合布線系統以及家庭智能化系統等,來實現從家庭到小區的整個智能化過程。從而使居住小區的立體綠化通過智能系統來真正實現其防塵、滅菌、降噪、改善氣侯、美化環境的作用。
智能建築的流行方向
通過分析幾個有代表性的行業,看看過去幾年智能建築市場流行過什麽,和今後幾年會流行什麽。
1. 學校 大概從2000年以來從各大高校開始經歷了壹輪大規模的異地建設,從老城區搬遷到城市郊區新建大學城,相信大部分的集成商和廠家都在參與,並取得不錯的業績。這輪大規模的造校運動基本上在06年以後慢慢的平靜下來,目前在建或待建的高校項目已經不多了,進而轉向職業技術學院、中學、小學等基礎教育學校和普及教育學校的建設。但這些項目的建設規模已經沒有高校異地重建來的大,對高端的大集成商來說會逐漸的失去吸引力,但這個機會可以留給中小型的集成商。
2. 政府公建項目 包括行政中心、會議中心以及其他政府機關大樓,這些項目的顯著特點是建設資金依靠政府預算撥款,資金來源穩定、可靠,是各大集成商和廠家眼中的優質項目。公建項目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的狀況不同,和各地的新城區規劃藍圖,陸續的有計劃的在進行建設。從近十年來看,公建項目數量並沒有壹個明顯的爆發時間點,壹直在按計劃有序的進行,所以從時間分布上來看此類項目是持續、穩定的。換而言之,集成商每年都會有機會參與本地區域公建項目的建設,這也是集成商穩定的項目來源。我們也經常可以從各種渠道上了解到,某某公司中了某某行政中心的建築智能化總包標,項目規模也不斷的推向新高。
3. 體育建築 包括體育場、體育館、遊泳館和各類專項體育基礎設施。體育建築的潮流隨著08奧運年進入高潮,大部分地區的體育建築同時也做為群眾性文化娛樂設施而受到政府的重視,被列為本地的壹個奧運獻禮工程,伴隨著奧運的開幕而結束。因此這類項目大規模的新建目前已經進入了暫時的休眠期,如果奧運前幾年沒有規劃建設,那麽09年也應該不會有大的動作。但區域性的體育建築設施還是會有,比如全運會、亞運會落在某城市召開,定會掀起某城市、某行政區域範圍內的體育設施建設的小高潮。
4. 金融建築 主要是指銀行建築(證券、保險行業hahawa不是很熟悉,無法做分析,:P)。國內銀行排名前幾位的是工、農、建、交等四大國有銀行,他自身的科技力量體系完善、健全,他們對於自己所需要的建築智能化系統和要達到的功能是比較明確的,而且資金實力雄厚,因此每壹次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基本金融行業都會先人壹步。建築智能化也不例外。這幾大國有銀行自中央總行到省壹級分行再到地區二級分行的大樓基本在前幾年就建設完畢,有些銀行大樓在當地屬於最高檔的寫字樓,成為城市的標誌之壹。當然也有部分陸續在新建的,近幾年的新建的國有銀行大樓項目均成為各大集成商、廠家爭奪的熱點。經過近十年的建設,總的來說四大國有銀行總行、壹級分行級別的建築已經基本結束。現在我們把眼光轉向除四大國有銀行之外的中小商業銀行,中國經濟三十年來的騰飛,促進了各地中小商業銀行的飛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各地區不斷成立的股份制中小型商業銀行,經營業績效益並不差於四大國有銀行。這些商業銀行因業務規模擴張、員工隊伍擴大,對自造新辦公大樓有非常迫切的需要(自建新大樓本身也是對房地產的壹個增值投資)。商業銀行因其區域性的性質,經營範圍壹般限制在地級市壹級,因此地級市的商業銀行大樓就成為其總部。雖然是壹個中小型的商業銀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做為壹個總行大樓,各類的IT基礎設施、應用設施、保障設施等建設必不可少,建築智能化方面的投資規模必然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