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點新能源邊肖了解到,7月3日,繼大眾汽車集團87億入股中國動力電池公司郭萱高科後,戴姆勒旗下奔馳宣布深化與福能科技的戰略合作,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將出資數千萬歐元(根據福能科技披露的信息,支付金額為9.045億元人民幣)參與福能科技的首次公開發行,並持有後者約3%的股份,以此為準
雙方合作協議的重點內容包括先進高能量密度電池的研發和商業化,實現成本競爭力的目標。技術重點是通過提高能量密度和減少充電時間來大幅增加續航裏程。合同將保證奔馳電動化戰略所需的電池供應,福能科技的產能規劃也將得到保障。
根據雙方協議,戴姆勒大中華區將向福能科技投資數百萬歐元,該交易仍需監管部門批準。戴姆勒將有權提名壹名代表加入富能科技的監事會。戴姆勒和奔馳董事會成員,戴姆勒集團R&D和奔馳汽車公司首席運營官馬庫斯?斯查費將在監管部門批準後的12個月內到任。
為了滿足奔馳在德國工廠日益增長的需求,富能科技將在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terfeld-Wolfen)建設電池工廠,創造2000多個就業崗位。投資福能科技後,意味著奔馳成為第二家直接投資中國電池單體制造商的德國汽車制造商。富能科技也成為繼郭萱高科之後,德國車企投資的第二家中國二線電池供應商。
國內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是關鍵。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件”是電池、電機和電控。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根本,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的王牌,無論是補貼還是續航裏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把握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對電池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為政策的原因,國內新能源市場對電池的需求變化此起彼伏。在高能量密度時代,名不見經傳的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卻拿了動力電池裝機量冠軍的頭銜。隨著補貼的下降,業界非常看好比亞迪的“刀鋒電池”。前不久蜂巢能源的無鈷電池也引起了不少輿論。其實歸根結底,技術創新才是動力電池的根本。
汽車電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隨著動力電池技術壁壘的不斷突破,內燃機可能在幾年後退出歷史舞臺,未來純電動汽車可能成為主流。因此,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在於動力電池,電池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車輛的續航裏程和使用體驗。所以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得天下者得天下。
無論是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與寶馬的組合,還是豐田與比亞迪的“CP”組合,還是大眾入主郭萱高科,跨國車企主要選擇與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合作,都可以看出中國電池企業尤其是頭部廠商的技術實力。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中國車企搶先壹步獲得了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
奔馳選擇“另辟蹊徑”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方形電池占主導地位,軟包電池壹般都有銷售,但在國際市場,尤其是高端品牌車型上,軟包電池尤其受歡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方形鋰電池的絕對龍頭,比亞迪手握刀片電池。奔馳還需要擺脫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不為別的,或許只是因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另壹家德國制造商寶馬(BMW)。
軟包電池已經安裝在梅賽德斯-奔馳旗下的高端純電動SUV奔馳EQC上。此外,軟包電池也廣泛應用於大眾、奧迪、日產、現代起亞、通用、雷諾等眾多主流車型,如奧迪?E-tron,大眾ID.3,捷豹I-pace,保時捷Taycan,日產leaf等。
柔性電池的優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優點是能量密度高(有助於在國內獲得更多補貼),安全性好,設計靈活,缺點是生產工藝復雜,成本相對較高。從戴姆勒對福能科技的投資來看,福能科技的技術無疑得到了戴姆勒的認可,戴姆勒可能選擇了柔性電池的技術路線。
在軟包電池領域,福能科技壹直占據領先地位,在技術路線上更有優勢。在軟包動力電池方面,福能科技在2017和2018連續兩年出貨量和裝機量位居中國第壹、世界第三,被授予“軟包動力之王”稱號。
梅賽德斯-奔馳的目標是到2039年,從原材料和供應鏈到車輛生產,從車輛使用到回收,將所有乘用車轉變為碳中性產品。未來10年,奔馳計劃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占乘用車銷量的50%以上。
到今年年底,梅賽德斯-奔馳的目標是向市場投放5款純電動汽車和2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其中,奔馳EQC純電動SUV和三款smart?情商模型和?EQV?300已陸續投放市場。插電式混動產品陣容將包括從A級到S級車,從GLA?去GLE的越野車?明年即將推出SUV的各種車型。
在動力電池領域,福能科技采用軟包技術進行差異化競爭,努力在競爭激烈的動力電池領域找到壹席之地。牽手福能科技,也能看出奔馳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梅賽德斯-奔馳表示:“中國市場是我們現在和未來成功的重要支柱,不僅在銷售方面,而且在產品開發和生產方面。”面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奔馳選擇另辟蹊徑是明智之舉。
國內動力電池領域可能上演“三國演義”
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世界第壹的電池供應商。當初是和寶馬的合作讓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聲名鵲起,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則是為寶馬在德國設廠。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為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樹立了典範。它的成功不是壹蹴而就的,包括前期的技術積累,對電池研發方向的把握,以及新能源浪潮到來時與車企緊密合作、全球布局的廣闊視野。
福能科技成立於2009年,是壹家中美合資企業。2002年,裏斯本理工大學博士王軍在美國矽谷成立法拉西斯能源公司,獲得美國能源部、國防部和自然科學基金會20多項新能源技術開發獎項,申請了30多項技術發明和專利。
富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王軍博士、Keith博士及其團隊自1997以來壹直從事動力電池產品的技術研發工作。他們是行業內最早確立三元化學體系和軟包動力電池結構作為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方向的企業之壹,也是國內第壹批實現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量產的企業。
早在2065438+2008年3月,福能科技就通過了德國戴姆勒集團的VDA6.3過程質量審核,成功進入戴姆勒供應商體系。並且在2018 11年,福能科技與戴姆勒簽訂了為期7年的動力電池供應合同。福能科技在拿下戴姆勒的訂單後,已經趕上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訂單,這還不算其他客戶的訂單。
不過話說回來,動力電池行業從來都不是“論資排輩”的地方。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中國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尤其是政府的全力支持,使得中國占據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在這種情況下,三元柔性電池作為新能源的主流技術選擇路線,被全球越來越多的車企所選擇。
截至目前,戴姆勒、大眾、奧迪、通用、現代起亞、BAIC、眾多國內外主流車企,如廣汽、長城、奇瑞等,已經研發出多款支持三元柔性電池的新能源汽車或正在研發三元柔性電池配套汽車,這對於以柔性電池為主的福能科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背靠寶馬和比亞迪本身,技術實力先進,同時獲得了豐田的合作,而福能科技得到了奔馳的幫助。未來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將呈現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福能科技三足鼎立的局面。
紅點觀察:
如果說大眾選擇投資郭萱高科是出於地理上的考慮,那麽奔馳投資福能科技則是基於現有合作的延伸。相比簡單的訂單合作,投資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培養自己的“小集團”,無疑是更有效的保證中國電池供應的手段。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