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行業的另壹個熱點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技術路線圖2.0進壹步明確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和產業新生態的構建,提出到2035年,各類網聯自動駕駛汽車將在中國廣泛應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將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俊)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俊介紹了技術路線圖2.0的主要內容,並提出了2035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六大目標,即:
1)中國汽車工業碳排放將在2028年左右提前達到國家碳減排承諾的峰值,到2035年,碳排放總量比峰值下降20%以上;
2)新能源汽車將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基本實現電氣化轉型;
3)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國際領先,產品大規模應用;
4)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形成協調高效、安全可控的產業鏈;
5)建立汽車智慧出行體系,形成汽車、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的生態;
6)技術創新體系基本成熟,具有領先世界的原始創新能力。
李俊指出,技術路線圖2.0延續了“總體技術路線圖+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的研究框架,並將?“1+7”的研究布局深化拓展為“1+9”,形成了“總體技術路線圖+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總成系統、充電基礎設施、汽車輕量化、汽車智能制造及關鍵裝備”
除了電動化,業界最關註的是技術路線圖2.0提出,到2035年,傳統能源驅動的乘用車將全部轉換為混合動力。
據李俊院士介紹,隨著汽車節能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持續下降,已接近2020年百公裏5L的目標值。目前,高壓縮比(12-13)+米勒循環+變排量附件+低摩擦技術等先進節能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汽油機熱效率正逐漸接近40%的國際先進水平。自動擋占比達到70%以上,7DCT和8AT已經量產。對於CVT,CVT180?,CVT250已經量產。
但面對未來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單純提高汽油機的熱效率顯然很難。所以“不燃燒”的聲音不斷傳出。但鑒於中國國情,多元化的汽車技術和能源類型更適合。在發展汽車電動化的同時,要重視對傳統汽車的改造。因此,專家組壹致認為,未來15,我國傳統汽車應全面向混合動力汽車轉型,以“全電驅動”取代“禁燃時間表”更符合我國國情。
基於此,2.0版技術路線圖提出,到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各占壹半,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全部轉換為混合動力,實現汽車產業全面電氣化轉型。在此基礎上,未來五年,10年和15年,我國汽車油耗將達到不同的標準。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新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是對中國汽車電動化路線的合理修訂,將引導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汽車全面電動化的過程中,混合動力汽車的重要性有望大幅提升,國內廠商技術儲備充足。隨著混合動力汽車成為關鍵的過渡產品,其重要性將顯著增加,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高。
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從2019下半年開始,曾經穩定但有些“疲軟”的混合動力汽車(HEV)市場開始明顯升溫,尤其是2020年前7個月,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比下滑的情況下,混合動力汽車(不含進口車)批發銷量達到16.6萬輛,同比增長65436。豐田、本田和其他日本合資混合動力車在中國的表現甚至更好。僅廣汽本田混合動力汽車今年前三季度銷量就達82284輛,顯示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壹提的是,豐田汽車有望向廣汽集團提供混合動力技術,這是豐田首次向外國公司提供其核心混合動力技術,其目的無疑是進壹步提升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2019年豐田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約為6%)。
此外,日產也在加強其在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業務。該公司將發布壹款搭載其ePower混合動力技術的汽車。日產還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推出五六款混合動力車型,包括最暢銷的軒逸(Sylphy)轎車。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