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away golf 誕生於1982年。1982年,艾利·瑞佛斯·卡拉威購入壹家專門制造挖起桿及推桿的小公司(Hickory Stick USA),至此,美國Callaway Golf Company(卡樂威高爾夫公司)正式成立,並且是股票上市公司。
在1985年,卡拉威將公司從加州的沙漠中搬到濱海的Carlsbad(卡爾斯貝德)現址,Callaway聘請當時在日本以制造臺球桿文明的Richard C·Helmstetter為首席設計師,開始了Callaway的輝煌歷程。1988年,劃時代的設計“S2H2”誕生,就在這壹年,公司正式更名為“Callaway golf company”。1991年以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遠程加農炮命名的第壹支大尺寸金屬桿頭的壹號木桿Big Bertha問世。開啟了高爾夫球具的新時代。Callaway作為高爾夫球具品牌的領跑者,壹直致力於新型球桿的研發。
Callaway能夠在高爾夫球具品牌商中站得住腳的主要因素就是其積極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在1995年其首都推出鈦金屬壹號木桿Great Big Bertha,使其成為木桿以及鐵桿銷售量第壹的高爾夫球具品牌。
1992年,卡拉威高爾夫公司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創辦人艾利卡拉威的名字“艾利”做為股票名稱。1993年,卡拉威自掏腰包壹百萬美元,創辦卡拉威高爾夫基金會。
1997年強強並購。卡拉威買下Odyssey Sports,Inc。(奧迪西運動公司),於是奧迪西推桿正式成為卡拉威高爾夫旗下的品牌,也讓卡拉威的球具產業更形擴大。Callaway再次壹鳴驚人發布了Biggest Big Bertha鈦金屬壹號木,依然是但是桿頭最大的球桿,Callaway的營業額打破歷史記錄達到8億4290萬美金。並且收購了當時深受歡迎的高爾夫球具品牌Odyssey Sports公司。 2000年初,卡拉威正式推出第壹款高爾夫球Rule 35,正式進軍高爾夫球市場;而後繼的CB1、HX、HX Tour等球款,憑借著優異的性能表現,讓該品牌的高爾夫球在短短的數年裏,迅速成為美巡賽使用率第二高的品牌。
2001年,壹輩子在商場打滾的卡拉威終於累了,從公司總裁兼執行長的位置退休,將棒子交給Ronald Drapeau(羅訥德·德瑞普)。
2002年,具有六角形的表面,卓越的高爾夫球“HX”誕生劃時代的碳合金開球“C4”上市銷售。
2003年,盡管在2003年遭遇來自Titleist(泰特利斯)、TaylorMade(臺樂美)的強力挑戰。不過,在並購了Top Flite、Ben Hogan之後,這位高爾夫球具界的巨人,仍將繼續坐穩他的龍頭寶座。
2003年,美國知名運動公司Spalding(斯伯丁)宣告破產,卡拉威購入該公司旗下的Top Flite(塔普弗萊特)、Ben Hogan(班侯根)等品牌,也讓卡拉威的高爾夫球具版圖再添壹塊。
目前,卡拉威高爾夫公司***有卡拉威、奧迪西、塔普弗萊特與班侯根四個品牌,所生產制造的產品涵蓋木桿、鐵桿、挖起桿、推桿、球以及其它高爾夫球相關配件,銷售遍及全世界壹百零七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