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近些年來我國的樓宇自動化技術得到了長足的提升。下面是我精心推薦的壹些樓宇自動化技術論文,希望妳能有所感觸!
樓宇自動化技術論文篇壹
樓宇自動化控制網絡技術研究
摘 要高層建築、超大面積建築越來越多的現代社會,如何實現對樓宇內零散分布的大型設備進行集中管理控制是影響樓宇運行是否良性運行的重要因素。這種分散式的控制需求也決定了全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誕生,它需要實現分散樓宇設備的監控、控制和測量。本文對比了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發展歷程中各種系統的優缺點,闡述了以太網對於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構建的意義,在遵循相關標準、原則和依據的基礎上,討論了樓宇自動化控制網絡的組成、既定目標最後以以太網技術為基礎,集成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創建OPC服務器實現通信接口數據高效傳輸和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
關鍵詞樓宇;自動化控制;網絡;以太網;OPC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近些年來我國的樓宇自動化控制技術得到了長足的提升。所謂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是壹種基於科學技術進行高度自動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統機制,通過這樣壹個網絡控制平臺實現對樓宇內各種設備的壹鍵管理。這裏的科學技術包含了計算機網絡技術、自動化控制以及網絡通信技術等,能夠統壹管理的設備則包括空調系統、溫度系統、電梯、消防系統、照明設備等等。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以大大減輕管理難度和人工成本,具有高效率性和環保節能性。可以說自動化控制網絡系統的發展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智能樓宇未來的發展方向。
1 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發展歷程
1.1 樓宇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歷程
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緊握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潮流,在三四十余年時間裏壹***經歷了四個階段的發展歷程。第壹階段是始於1970年代的CCMS中央監控系統。其原理為通過設置信息采集站於建築物各處,然後將總線與中央站連接起來,創建CCMS中央監控系統。系統的樞紐是中央計算機,通過接收處理信息采集站的信息,做出相應的決策並發出命令,調節樓宇內設備的各項參數。第二階段是1980年代的DCS集散控制系統。其實年代的信息采集器進化成了80年代的科技產物:數字控制器。通過為每壹個數字控制器配置集散式控制系統計算機,每壹個獨立的數字控制器都可以顯示、處理采集到的信息,只需要在其上布設壹個起到監視作用的中央電腦,就可以實現分站完全自主處理信息的功能。第三階段是1990年代的開放式集散系統。通過應用ON現場總線,布設三層結構的BAS控制網絡系統,形成中央站、DDC分站、現場網絡層的輸入輸出結構,這就使得整個系統更加具有開放性,對於系統的配置和管理也更加靈活。第四階段是進入21世紀之後的網絡集成系統。網絡系統中具有壹個中央主控站,將子系統進行優化組合,諸如消防、安全、照明、溫度等,然後統壹集成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在跨越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樓宇自動控制系統最大的變化就是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取代了分布式控制系統(DCS)。雖然DCS擁有較好的模擬、操作和管理性能,但是費用高、可靠性差、系統開放性差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而現場總線控制系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興起,其上烙印了典型的現代科技,具有更高更強的可控性和科學性。它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了系統布線方法,提高了操作性和維護性,優化了實時性,並且降低了成本。
1.2 以太網開始進入樓宇自控領域
以太網壹直都是局域網構建中的核心技術網絡,而隨著科技的進壹步發展,以太網中的站點完成了單獨收發數據信息的進化,這就減少了物理層數據的碰撞、擁塞和緩存,為樓宇自動化系統的開發設計提供了獨特的思路。而在IEEE802.3af標準頒布之後,基於以太網的工業交換機產品大幅增加,基於現場總線的開放式以太網標準也紛紛湧現。比如ODVA、CI、HSE、Profinet等。以太網和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的結合,彌補了各方的缺點,使得工業自控系統的設計逐漸成形,而其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成功應用直接促成了其在樓宇控制系統中的快速發展,從最初的信息層道控制層,以太網被越來越多的應用。
太網的優點很明顯,那就是實現了從信息網到控制層的完美過渡,實現了各層統壹,對這樣系統的開發和管理也就更加便捷,也實現了和智能樓宇中其他系統的快速完美融合。但是同時需要認識到時,以太網技術和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的集成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因為科研成本較高,產品較少,就會導致用戶選擇不多同時推廣性也會受到阻礙,還有就是以太網的維護性、實時性還需要時間的考證。
2 樓宇自動化系統的組成與基本功能
2.1 樓宇自動化系統的組成
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通常包括空調、消防、供電、電梯、安全管理、給排水等子系統。可以通過以太網技術,建立通訊網絡,集成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建立控制層、管理層和設備層,實現操作站和網絡控制單元之間的連接。采用傳送控制協議/協議,建立用戶數據協議,構建OPC服務器,既集中完成控制端對所有設備的管理,也可以實現用戶對客戶端的自由訪問,而避免了親自查看設備的繁冗過程。通過增加網絡控制單元可以實現樓宇內每壹個子系統的監控、***享和管理,通過相應的多種統計計算功能,可以在壹定的情況下可以代替操作站功能,完成手提式應急信息處理和指令控制。
2.2 樓宇自動化系統的功能
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幾點:
(1)實現對眾多子系統啟動和停止的控制、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
(2)收集設備運行的歷史數據,完成設備壹生運行的技術性數據分析;
(3)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自動調整設備運行參數;
(4)監視樓宇各系統運行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及突發事件,並配置壹整套處理方案;
(5)實現對水電、煤氣等科學管理,節能高效自動;
(6)針對各子系統中的設備,保存壹份包含運行檔案、歷史、維修情況的設備管理報表,以供參閱。
3 樓宇自動化控制網絡系統設計方案
3.1 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總則 樓宇自動化系統的最主要功能還是實現對樓宇內各個子系統的監控,采集運行數據,對比分析運算,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設備都能正常運行,並且實現快捷簡單的遠程監控。最顯著的優點就是大大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也就相應地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通過這樣集約化的控制和管理,實現對各子系統統壹而有序的管理,使其健康運行,充分發揮各個系統的功能,為智能樓宇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這裏以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層、現代化智能大樓作為設計對象,就自動化控制網絡系統的創設關鍵技術作簡要闡述。
如同前文所述,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必須要首先保證子系統的高效運行,實現子系統有序運轉和靈活自動運轉,從而減輕人員管理,節約勞動力資源和資金成本。這裏設計的系統主要是基於壹般業主的要求和極高的性價比,采用最優化的方案設計出壹套可以同時實現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的自控系統。比如著名的BACTalk樓宇管理系統,它是壹種基於BMS的自控系統,可以將消防系統、保安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等集中在壹個平臺上進行控制,並且具有先進的現場控制器以及和其他系統設備的開放性接口。根據現代高層大樓的特點,設計壹下需要主要監控的子系統:電梯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照明***點系統、給排水系統等。
3.2 樓宇自動化控制網絡系統設計的原則和依據
在設計壹個樓宇自動系統時,必須遵循以下的原則。首先是可靠性。可靠性是檢驗壹個自控系統是否合格的第壹標準,優先采用分布式的控制系統,將自動控制的任務交給很多現場處理器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單獨的處理器出現故障而影響整個系統健康運行的情況。可靠性的另壹個表現就是系統數據采集和記錄的準確性,不能誤報,也不能有故障而不報,所以對於系統硬件和軟件的要求極為嚴格。其次是靈活擴展性。樓宇自動系統和其他的網絡系統壹樣,都會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進行進化和升級。我們在建立了初始系統之後,應該考慮到伴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原始系統勢必要進行優化和升級,所以這對系統的可擴展性提出了壹個新的要求。當然靈活性也很重要,主要表現在現場控制器的增減不能影響整個系統的性能,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應用都必須具備靈活性,便於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系統。第三是實用性。設計的系統總歸是要應用的,這要求設計人員從高深的科學信息技術中提取出便於應用的普通知識,系統可以根據樓宇的多功能性實現不同需求的給予和完成。是否方便快捷是實用性是否合格的另壹個標誌。管理方式是否合理簡約是檢驗壹個系統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壹個好的樓宇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樓宇各子系統資料內容的完美綜合,並且統壹呈現在中央層,減小了管理難度。最後是經濟性。我們要求系統的設計采取最為精準和尖端的技術,但是也要考慮到實際需求高度。采用現場處理器應該可以滿足相當長時間之內的系統運轉,所以要合理規劃,切不可盲目投資。
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首先要以相應的電氣圖紙和標準規範作為基礎,然後需要滿足國家及其他國際標準。比如建設設計防火系統、照明設計標準、電梯設計標準、空調安裝及采風設計標準、工民建供電系統設計標準等等,對於需要設計的每壹個子系統都應該按照國家相應的規範指導系統設計。
3.3 系統功能設計
設計的系統方案以以太網技術為基礎,以此來實現各總線的集成。包含網絡層、控制層和設備層三層結構。其中設備層網絡技術依托CAN總線和Lonworks等,用以太網技術來實現管理層和控制層之間的通信。
依據前文所述,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更加開放、集散,同時便於維護、成本低,所以更加適合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輔以以太網技術,實現樓宇自動化控制。詳細設計圖見圖1。
圖1 以太網構成的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簡圖
3.3.1 自控系統的網絡結構
設計的系統主要包括管理層、控制層和設備層。現場控制器之間的點對點通信構成的智能監控區域層就是控制層,CAN總線、Lonworks總線上都布設有監控節點;管理層則包括中央主控機和分系統的計算機系統,以太網技術構建管理層,管理層中的操作站可以控制中央計算機,對各子系統進行集成統壹指令管理,並對系統中所有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設備層就是樓宇內的各機電設備,在控制層的管理下按照預設程序運轉。
3.3.2 自控系統集成技術
OPC技術可以標準化控制層和管理層之間的設備數據信息交換,並且加快數據傳輸速度和可靠性,同時降低成本。在樓宇自動系統中選擇OPC,需要根據不同的子系統以及需要實現的功能來開發相應的OPC服務器,完成設備層的獨立數據采集。
壹個完整的OPC服務器包括標準接口和用於通訊的接口兩部分。利用ASP.NET2005對兩個接口進行開發,也就實現了OPC服務器的開發。標準接口的開發因為數據庫而變得簡單,用於通訊的接口開發需要特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采集模式來編寫特定的動態鏈接庫。以此來構建的OPC服務器結構如圖2。
圖2 OPC服務器總體結構簡圖
通過該結構調用API函數,記錄、註銷服務器數據信息,並且按照特定的接口模塊,讀寫交換數據,隨即封裝讀寫的信息來滿足客戶端的需求。該設計的關鍵是函數的調用來建立動態鏈接庫,通過ASP.NET2005的DLL調用來構建API函數原型。常用的通信協議壹般為TCP/IP協議,通過通信接口來讀寫封裝的信息可以實現計算機端和客戶端的數據***同訪問,操作者在進行數據管理控制的時候不需要到每壹個硬件設備中進行采集,只需要查看子系統相應的OPC服務器就可以實現數據的自主收集。有了這些數據也就有了自控各子系統的基礎資料,通過壹定的分析和處理,就可以實現子系統運行數據和運行狀態的統壹呈現,極大方便了後續的自動化控制管理。這就是壹個完整的樓宇自動控制過程。
4 結論
智能建築正在成為未來建築的發展方向,實現樓宇設備系統的集中有序管理是實現社會節能理念和勞動力節約的關鍵環節。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設計壹個可靠實時成本低的樓宇自動控制系統提供了可能。利用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以太網技術可以實現系統設計,本著可靠靈活使用的目標,以以太網技術為基礎,集成CAN和Lonworks總線技術,利用OPC技術創設服務器,可以快速且準確的實現諸如消防、照明、電梯、空調、溫度、供電等系統的信息數據集成,同時也可以集散控制樓宇中的子系統,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及時調整故障,減少人員管理成本,保證樓宇健康安全高效運行。在建築面積越來越大、高度越來越高的現代社會,自動化控制網絡系統必定可以大大完善樓宇內部功能,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羊梅.LonWorks技術在樓宇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
[2]林黃龍.樓宇自動控制系統(BAS)中空調系統的監控軟件設計與實現[D].華東交通大學,2009.
[3]吉順平.網絡控制系統的控制器與通信協議的研究與設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
[4]張翰禹.Lonworks在樓宇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04:48.
[5]李丹.現場總線控制網絡的比較解析與發展[J].裝備制造技術,2014,04:240-242.
[6]智淑亞.淺論LonWorks技術在樓宇自控系統中的應用[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3,01:34-37.
[7]Terry S.Davies,H.Nouri and Fred W.Britton.Towards TheControl of Contact Bounce[J].IEEE Trans.OnComponent,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part A,1996,19(3).
[8]Jan Siroky,Frauke Oldewurtel,Jiri Cigler et al.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an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heating system[J].Applied energy,2011,88(9):3079-3087.
[9]Peter Fantke,Peter Wieland,Cedric Wannaz et al.Dynamics of pesticide uptake into plants: From system functioning to parsimonious modeling[J].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2013,40(Feb.):316-324.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樓宇自動化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