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建築業 經營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9-234-02
壹、引言
寧波泰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是集研發、生產、銷售為壹體的科技型企業,擁有專業化的研發機構和完善的實驗設備、高素質的施工管理人員和成熟的施工隊伍;設計充分考慮其匹配性、保溫系統產品彼此相容,擁有大量的施工案例和施工經驗。公司始終把產品質量和客戶利益放在首位,以“綠色環保”“節約資源”為己任,依靠科技創新,走專業化、產業化的發展之路,服務客戶,努力實現雙贏。以全新的經營理念,強力推出外墻保溫裝飾壹體化系統,致力於推動建築節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壹。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業內部競爭日趨激烈。現今,中國節能降耗市場潛力巨大。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建築能耗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28%以上。在既有的400億平方米建築中,99%均屬於高耗能建築,單位面積采暖所耗能源相當於緯度相近的發達國家的2-3倍。按照國際經驗和我國目前建築用能水平發展預測,到2020年,我國建築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將達到35%左右,超越工業用能,成為用能的第壹領域。節能技術服務市場前景廣闊。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陸續出臺了給予節能服務產業“三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節能服務配套資金獎勵等多項政策。
在節能降耗的大環境下,泰升公司強力推出外墻保溫裝飾壹體化系統,綠色環保、節約能源,在未來市場上壹定會有良好的發展。為了更好地實現公司健康良好的發展目標,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將管理科學理論及時運用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提升經營管理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競爭力,以適應生產力發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二、堅持安全是基,質量是本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已經逐漸成為了建築工程當中舉足輕重的壹環。所謂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包含了建築工程項目在其施工全過程當中的壹切有關施工安全的組織和管理活動,其主要是通過嚴加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從而使得這些要素當中的危險狀態或危險行為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甚至達到完全消除,以此來達到降低壹般事故的發生概率乃至杜絕重大事故的發生的目標,並最終使得建築施工的安全管理達到壹個讓人滿意的結果。而建築施工安全管理的首要問題,就是建立和完善出壹個良好的安全管理體系,以此來促使建築工程施工項目向著正規化的方向邁步前進。而要想做好建築施工安全管理的每項工作,那麽就必須在各項工作開始之前就對該項工作進行細致而全面地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順利地開展安全管理工作。
壹是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可控責任機制,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做好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將安全管理落實到人。要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平時檢查要與定期檢查相結合。嚴格執行施工安全考核制度,做好安全事故的施工應急預案。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質量創優機制,牢固樹立以質取勝、以優創譽的經營管理理念,加強質量自控能力, 強化過程控制, 克服質量通病, 認真把好每壹道工序、每壹單項工程的質量關,堅決杜絕重大質量事故,確保工程質量。
三、加強工程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建築企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謀求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手段。與其他行業相比,建築行業通常被認為是傳統的低技術含量企業,由於思想認識、人員總體知識水平和國家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建築企業在創新活動方面投入較少。建築企業的技術創新是與新的施工技術、新的施工工藝、新材料、新結構和新機具的研究開發、生產及推廣使用密切相關的。建築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社會科技創新資源,大力開展產學研相結合,借鑒壹般企業的技術創新模式,建立技術創新孵化器。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及其先進的器具設備,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進行二次開發;選擇有商業價值和有發展潛力的技術開發項目進行自主研究,開發新的服務產品,為承攬新任務進行技術儲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建築企業通過降低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提高建築產品競爭力的發展空間已經越來越小,建築企業只有真正解決技術創新主體缺位的問題,本身成為有創新戰略、有籌資能力、有自主開發能力、有強大技術創新能力的市場主體,才能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相關的核心技術,才能占領相應市場,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四、靈活運用信息技術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尤其是因特網的出現及應用普及,使得信息技術迅速滲透到社會生活和經濟的各個領域,標誌著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使傳統的企業管理手段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其所能達到的速度、效率和可靠性都是傳統企業管理手段無法企及的。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建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全球經濟壹體化,建築企業面監的市場競爭不僅來自國內,還來自技術和資金都占有極大優勢的國外同行。因此,加強建築企業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建築企業向智能型、管理型轉化,全面提升建築企業的競爭力已迫在眉睫。建築業屬於傳統產業,用信息化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傳統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建築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
建築企業管理信息化具有重大意義。企業信息化能輔助決策,減少了人工統計數據的片面性和誤差,使信息傳遞更加快捷,及時獲得需要的數據。通過數據進行分析,能夠及時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減少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主觀性,增強了決策的理性、科學性及快速反應能力。快捷的信息傳遞,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企業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繁瑣的重復勞動,節省了勞動力和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管理創新能力。
五、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壹個企業,不只是壹個賺錢的機器,還是壹個文化的載體。每個企業在成長和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形成鮮明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圍、企業精神、信譽和環境。企業文化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優秀的建築企業文化展現了企業良好的管理風格、經營狀況和員工優良的品德風貌等,是建築企業社會形象的基本體現。構建企業文化是壹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同創造、創新和管理的。因此,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優秀人才提供和諧、穩定且能展現其才能的良好發展環境,並對員工進行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對於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實踐建築企業“以人為本”“團結、誠信”的企業文化理念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文化的創新首先要研究現有的企業文化特點,對於優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護並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繼承和發揚光大。要重視企業文化交流,學習和借鑒同行優秀的企業文化思想,在吸收同化的基礎上找到符合自身企業經營發展的創新點,並善於利用壹切可能的條件和機會對外宣傳、展示、推廣,以期能推動和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六、結束語
建築公司的經營管理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堅持生產安全、質量優良,提升生產技術,加強信息化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所處的內外競爭環境相壹致,努力探索與自身經營發展目標相適應的管理模式,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以實現企業不懈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畢星主.項目管理精要.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張凱.我國建築業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4.
3.鄔廣松.企業技術創新對策與戰略思考.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
(作者單位:寧波泰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0)(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