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洛陽市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動方案(洛陽市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動方案匯編)

洛陽市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動方案(洛陽市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動方案匯編)

洛陽市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動方案

壹、工作目標

把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放在洛陽打造聚合創新資源平臺城市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位置,“十四五”期間,著力實施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五大工程,提升洛陽城市功能品質與青年的契合度,真正讓城市更好地吸引青年、集聚青年、成就青年,以青春活力不斷激發創新活力,為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匯聚強大青春力量。

二、主要任務

產業平臺聚才工程

1.壯大優勢產業集群。立足洛陽現有產業基礎,圍繞裝備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等主導產業,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打造農機、軸承、機器人、鋁鈦、耐火材料、精細化工、光電電子器件、光伏、節能環保等產業集群。面向未來市場前沿需求,聚焦儲能與氫能、關鍵戰略材料、生物制品與健康服務、大數據與智能機器人等領域,著力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圍繞優勢產業實施“雙招雙引”,貫通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

2.打造科技創新平臺。著力打造以科技產業為支撐的伊濱科技新城,布局建設壹批高成長性、高科技型項目。加快推進科技產業社區建設,推動形成壹批功能齊全、青年青睞的新型城市社區。聚焦優勢主導產業,培育和引進壹批產學研結合更緊密的新型研發機構,布局建設壹批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以清洛基地等創新平臺為依托集聚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更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3.實施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動。支持河南科技大學創建“雙壹流”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洛陽師範學院等駐洛高校建設特色骨幹學科。推動駐洛高校圍繞洛陽產業發展設置學科專業、建設創新平臺,引進和建設壹批與洛陽產業契合度高的產業學院、研究生院。支持國內外知名高校在洛陽設立分校或研究機構,提升科技創新人才源頭供給能力。

青年就業創業工程

4.積極開展青年引才活動。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出臺我市《匯聚創新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加快建設人才強市若幹舉措》等系列文件,延攬大學生、青年技能人才來洛就業創業。持續打造“才聚河洛”招才引智品牌,依托駐外辦事機構、高校等平臺建立招才引智工作服務站。精心組織高校畢業生和省內外校園引才招聘活動,為外地來洛應聘大學生發放壹次性面試補貼,並在青年驛站提供15天以內免費住宿。

5.提升在洛就業大學生數量。實施“萬名大學生留洛計劃”,引導和鼓勵各類市場主體設立實習基地。有針對性發布見習單位目錄和見習崗位清單,吸引省內外優秀大學生來洛實習。見習期內給予不低於本地最低工資標準80%的生活補貼,力爭每年萬名以上高校畢業生留洛就業創業。

6.積極開發大學生就業崗位。聚焦我市產業和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發布各類實踐崗位1萬個,搭建用人單位與高校大學生溝通交流平臺。擴大大學生招錄規模,每年招錄2000名以上高校畢業生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招聘2000名以上高校畢業生進入國有企業。支持民營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並給予壹定補貼。

7.推動地校企合作。實施“地校企合作計劃”,采取政府搭建平臺,高校對接企業、產業園區等措施,通過項目獲酬、兼職取酬、政府補貼等方式開展人才交流,吸引更多博士到我市高校任教,支持高校博士到企業開展項目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支持在洛企業與國內知名高校設立產學研基地、研究生培養基地,視規模和效益給予10萬元~20萬元補貼。

8.完善青年創新創業綜合服務體系。為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孵化場所,提供最高3年租金減免。加大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降低反擔保門檻,通過建立市場手段開發“人才貸”“成長貸”“銀投聯貸”等金融產品;通過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信用貸資金池,完善“天使投資+信用貸款”等金融服務政策,助推青年人才創新創業。

9.打造青年“雙創”載體平臺。圍繞產業建設,支持中心城區、功能區建設科技產業社區和“智慧島”,構建適應青年創新創業全生命周期的新生態。積極籌建洛陽市就業創業體驗館,探索“人力資源招聘服務+就業創業互動體驗”新模式。全市打造孵化場所不少於120個,為青年人才提供低成本、高聚合、強黏性的創新創業空間。

10.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優化完善“河洛英才計劃”,在人才項目評選中設立青年專項,讓優秀科技和技能型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實施“河洛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重點培育支持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青年人才。創新青年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壹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勞模和工匠工作室、首席技師工作室,加快形成各類工匠人才梯次結構。實施“文化創意人才扶持計劃”,培育吸引更多青年文化創客,讓洛陽成為文創人才競相匯聚的高地。

青年安居保障工程

11.優化青年人才公寓運營模式。實行租補分離,擴大入住範圍,市級公寓本科及以上大學畢業生均可申請入住,可以以***有產權模式優惠購買。各縣區要加大青年公寓保障力度,擴大保障範圍,給予適當補貼。

12.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5年內新籌建70平方米以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以總量不低於40%的比例,優先供應來洛就業創業的青年大學生。結合全市開發區、科技產業社區建設,配建壹定數量的青年公寓、產業社區公寓,為吸引青年人才來洛提供良好居住條件。

13.建設運營青年驛站。鼓勵各縣區采取從當地青年公寓、保障性住房中提供壹定房源或與快捷酒店合作等方式打造青年驛站。定期向入住青年推送本地招聘崗位等信息,建立入住青年全程服務和跟蹤回訪機制。

14.保障青年租賃住房權益。外地來洛就業創業青年大學生,可優先承租保障性租賃住房,享受1個月到3個月的免租期。實行租售同權,給予承租保障性租賃住房青年人與購房人同等的子女入學、醫療等公***服務權益。

15.提升教育醫療保障水平。合理布局教育、醫療資源,統籌優化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和公辦幼兒園布局規劃,青年集聚區周邊增配優質公辦中小學和幼兒園,進壹步滿足青年人才子女高質量教育需求。加快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優化醫院診療流程,提供更加優質、便捷、貼心的就醫診療服務。

社交消費賦能工程

16.創新文旅消費模式。圍繞青年消費特點,打造沈浸式體驗旅遊區,引導博物館、老字號、特色店打造體驗式消費場景。引進培育文創頭部企業,高質量建設壹批大型文旅綜合體、文旅街區、文創基地。創造性做好文旅營銷,做大做強工藝美術、精品演藝、實景遊戲、數字文博等文創產業,提升洛陽城市文化對青年的吸引力。

17.豐富發展夜間經濟。圍繞“吃、行、遊、玩、賞、買”等出臺支持夜經濟發展系列舉措,開發城市夜遊精品路線。打造夜間城市書房,每周舉辦講座沙龍、書享會,並增設水吧、夜宵茶點等服務,營造溫馨環境。大力發展青年劇院、劇場,創辦和提升壹批音樂節、露營節。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推出更多網紅打卡地,提升夜間生活魅力。

18.豐富文體休閑活動。以15分鐘“閱讀圈”“健身圈”打造城市區“青年休閑環”,布局增建體育運動場館,積極舉辦帆船等時尚型體育活動。在城市公園、遊園內設置主題親子樂園,開辟戶外運動專區,設立攀巖、輪滑、平衡車等場地和設施。在青年集聚區域布局小酒吧、咖啡廳、時尚音樂餐吧等休閑娛樂場所,豐富青年人業余文體生活。

19.構建青年網絡場景。加強頭部社交平臺合作,常態化策劃定制彰顯洛陽特質、符合青年特征的線上活動。推出網絡爆款作品,形成壹批原創高質量文化網絡產品,構建彰顯洛陽青年風采、展示城市魅力、傳播河洛文化的網絡社交場景。

20.打造青年專屬頻道。建設新媒體人才隊伍,打造“青春洛陽”工作室、“青春洛陽”會客廳等新媒體品牌,推出根植城市願景、河洛文化的宣傳產品,在信息傳播、內容生產、價值影響等方面開拓創新,面向青年宣傳好洛陽厚重與時尚、古都與活力的城市氣質。

城市活力提升工程

21.打造青年集聚新地標。建設壹批洛陽青年公園或青年主題遊園,打造集休閑娛樂、文化感受、遊覽觀光於壹體的青年集聚新地標。推動形成壹批時尚潮流消費街區和青年集聚活動場所,培育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新業態。結合青年特點和需求,布局壹批高品質城市家具,營造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

22.增強青年城市認同。定期舉辦洛陽“青年論壇”,開展“青年城市青年講,我和洛陽***成長”主題宣傳活動。聚合社會各行各業優秀青年組建“青年講師團”,深入青年群體講好洛陽故事。引導和支持青少年為洛陽代言,組織“青年講解員”感知洛陽發展的速度、力度、溫度、韌度,不斷增強青年群體對洛陽的城市認同。

23.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制定符合洛陽氣質的宣傳口號、標語等,設計統壹、時尚宣傳標識,加大在主流媒體、網絡平臺投放數量和頻率,強化城市品牌。通過年輕新銳、廣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臺、OTA平臺,定期進行城市重大文化旅遊資訊宣傳,實現線上線下品牌推廣、客源市場***同開發。

24.促進青年互動交流。以15分鐘“生活圈”廣泛布局“青年之家”,實現“青年之家”鄉全覆蓋。開展社區青春行動,大力引導青年社群建設,推動青年群體主動融入城市。依托科技園區、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舉辦青年聯誼會、沙龍等活動,增進青年跨行業、跨系統、跨地域交流,解決青年的融入、交友、婚戀等需求。

25.搭建誌願服務平臺。大力開發社區誌願服務項目品牌,圍繞“愛古都·愛洛陽”等主題推出壹批社區需要、青年熱衷、群眾歡迎的精品服務項目。推動駐洛高校與城市社區、重點景區等單位結對,分行業、分系統組建城市誌願服務隊伍,廣泛號召社會各界青年常態化參與誌願服務。

26.增強國際青年交流。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壹帶壹路”合作倡議為主題,邀請相關國家青年到洛開展交流合作。舉辦中外青年學習實踐、體驗營、訓練營等交流活動,拓寬洛陽青年參與國際交往渠道。不斷加強同港澳臺地區青年交流,增進地區間青少年互信合作。

27.加強對外形象推介。制作洛陽全球宣傳片,積極在國際論壇、國際媒體宣傳推介。發揮歐美同學會、海外聯誼會等組織作用和資源優勢,在知名國家設立人才聯絡站,提供政策咨詢、城市融入等服務。舉辦“海外大學生感知洛陽行”,吸引國際文化藝術活動、體育運動賽事落戶洛陽。利用世界古都論壇、創新創業大賽等重大活動開展青年交流,讓國際青年認識洛陽、愛上洛陽。

三、組織保障

健全工作機制。在市委統壹領導下,市委組織部負責統籌協調,將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工作納入年度綜合考核,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平臺聚才,市人社局牽頭負責就業創業,市住建局牽頭負責安居保障,市委宣傳部牽頭負責社交消費,團市委牽頭負責活力提升,協同推進五大工程。各縣區、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形成齊抓***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強化政策落實。各牽頭部門要強化工作督導,建立工作臺賬,定期研究問題、項目化推進。各責任單位對照分工,進壹步細化舉措,出臺配套措施。財政部門、金融工作部門加大資金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營造濃厚氛圍。各級宣傳部門要切實做好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宣傳統籌工作,聚焦青年的特點和需求,找準政策宣傳切口,將我市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的誠意展現給青年,把洛陽精彩故事講給青年,不斷吸引、匯聚青年,彰顯城市青春活力。

  • 上一篇: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基本原則
  • 下一篇:企業誠信證明在哪裏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